假期帶娃別「掉坑」,是你陪孩子玩,而不是孩子陪你玩
假期到啦,是不是有很多年輕爸媽在摩拳擦掌準備帶孩子出去走一走、逛一逛,體會不一樣的人文風景。如果家長的初衷是為了讓孩子開闊視野,遊山玩水,那麼一定要擺正定位,明確孩子才是主角,建立一個觀點——是你陪孩子玩,而不是孩子陪你玩。
出遊前
應該徵求孩子的意見,問孩子是想看海還是爬山。如果孩子年齡還小,可以和孩子一起上網找圖片,讓孩子直觀地看一看自己想玩些什麼。如果孩子都不確定,再由家長代勞選擇。同時,要和孩子一起整理行李,研究行程表。哪怕孩子聽不懂你要幹嘛,但能夠感受到一種參與感,知道自己不是爸媽出行的一件行李,而是主角。
不能明明孩子想要去方特遊樂場,你覺得方特就是孩子玩的地方,偏偏帶他去蘇州園林看山看水,美名其曰「蘇州園林多美,一定很好看」。那麼請問到底誰陪誰。
出遊時
大人通常習慣按照旅行計劃來走,第一天要去哪些地方,只有到了那個地方才算真正的旅行。而孩子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玩。他們並非一定要到什麼地方才算玩。旅途處處是風景。就算是在天橋上來回跑兩趟都算是遊玩的一部分,於他們而言很有樂趣。如果大人為了快些開始他們眼中的旅行而不斷催促孩子「走了走了,不要一直在路上耽誤時間」,會大大地掃了孩子們的玩性。
如果途中孩子突然對某個寺廟感興趣,而家長卻為了不耽誤時間不帶孩子進寺廟參觀。那何來「帶孩子去玩」之說呢?
還有在飲食方面,也許大人覺得到了河北必須吃肉夾饃,「不吃肉夾饃怎麼能算到了河北呢?」可對於孩子而言,他就是不喜歡吃這個味,寧願吃旁邊的「JI野家」。家長卻非逼著孩子嘗「肉夾饃」。何必呢?不是說好以孩子為主的么?
最後一點是購買紀念品,不得不說景點的紀念品很貴,但是如果孩子愛不釋手,為什麼不能夠送給孩子一個小小的紀念禮物呢?純粹的儀式感嘛!而且孩子喜歡的東西一般都是小樣東西,比如有地圖的紀念本、特別的書籤等等,貴也貴不到哪裡去。
試想,倘若此時你在追求一位姑娘,姑娘想要買一件紀念品,你難道不會大方買下換得美人笑?
所以,家長帶孩子出遊,在允許的範圍內,讓孩子去他想玩的地方,讓孩子吃他想吃的東西。而不是處處都以家長的標準和三觀來牽制孩子,最終讓孩子索然無味。
出遊後
從旅途回來,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聊聊旅途的經歷,問問孩子旅途中最開心的事是什麼,從這次經歷中收穫了什麼等等。回到家後,可以把相片洗出來,做成相冊,經常和孩子一起回憶。如果家長在遊玩歸來,都各自散了,不出一個月,這寶貴的記憶就會漸漸淡出孩子的腦海,或者於他們而言就是單純的玩而已,沒有家長口中的「視野」「見識」。那多可惜!
所以,各位家長別打著「讓娃見世面」的旗號帶著娃一起出遊,如果真想帶孩子去,就一定要以孩子為主。
※五一假期來了,我為什麼不建議帶小寶寶出遠門旅遊
※孩子過生日,別往幼兒園送蛋糕,老師嘴上不說但你要知道
TAG:柏柏育兒漫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