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宮內的吉服有哪些樣式?

清宮內的吉服有哪些樣式?

清宮吉日的錦繡霓裳后妃吉服敘要

殷安妮

清宮吉服,是清代皇帝、后妃、宗室等在元旦(春節)、冬至、萬壽(皇帝壽辰)三大節日和其他喜慶吉日穿著的服飾,雖然《大清會典·輿服制》中將吉服款式、顏色、龍紋圖案等方面作了嚴格規定,不得僭越,但因其是在喜慶之日穿著,所以吉服的色彩之華美,圖案寓意之豐富是其他典制服飾所不及的。

清宮通常稱清帝吉服為龍袍(圖1),圖案除龍紋外,還飾有十二章紋飾,象徵著皇權的至高無上。龍袍形式為:圓領、大襟右衽、馬蹄袖端、四開裾、直身式袍服。皇帝龍袍可視季節、場合在外面套穿袞服或端罩,具有禮服、吉服兼備的功能。后妃吉服包括龍袍、吉服袍、龍褂(或稱吉服褂)。龍袍、吉服袍的形式與皇帝基本相同,但為左右兩開裾。龍袍用色以黃色系列為主體,吉服袍則色彩豐富。龍袍外面穿著的龍褂形式為:圓領、對襟、平袖端、左右開裾、直身式褂,色用石青。皇太后、皇后吉服也稱為「龍袍」。皇后以下的各級嬪妃、宗室、臣屬所著吉服無論是否用五爪龍紋,均不可用明黃色,不可用十二章紋飾,也不能稱作「龍袍」,只能稱作「蟒袍」。而坊間所言「龍袍」,則是皇帝肩帶披領,上衣下裳、有腰襕,下裳為襞積式的禮服,清宮稱之為「朝袍」,其形式、色彩、圖案、功能都與吉服有區別。

圖1 皇帝黃緞彩綉金龍夾袍

清宮后妃吉服從花紋上可分為:正龍行龍式龍袍、八團龍袍、八團龍褂。按清制,穿著吉服需戴吉服冠,晚清也有戴鈿子的,吉服褂套穿在吉服袍外面,也可視氣候、場合等因素決定是否套穿。冬天的吉服按需絮有絲綿,也可按等級鑲襯各色皮毛。夏日的吉服則用各式綢、紗、緙絲等輕薄涼爽的面料。穿戴時要配相應的各式靴子,鞋。后妃們除在重大節日行禮、祭祀先蠶壇等特定正式場合必須按典制穿著規定的顏色的龍袍、蟒袍外,在喜慶吉日的其他時間,可隨所欲選擇其他圖案、顏色的吉服袍,但需要根據節令時日,穿著與節氣、身份相符的顏色和圖案,一般年長的太后、太妃的服飾顏色較為沉穩素雅,圖案端莊規整。年輕的后妃可以穿著色彩豐富,圖案多樣的吉服,但典制規定的等級是絕不可僭越的。

圖2 彩繪女龍袍前式 後式紙樣

圖3 石青色緞綉串米珠八團雲龍紋龍褂料

圖4 熏貂皮青緞面紅纓妃嬪吉服冠

圖5 青色絨托嵌珠石頭箍

圖6 鍍金點翠鑲珠石鳳鈿子

圖7 翡翠鑲碧璽雙喜字鈿子

清宮后妃吉服,涵蓋了清代紡織、刺繡、圖案、色彩、珠寶鑲嵌等工藝,代表著清代織綉行業的最高水平,是清宮服飾中比皇帝服飾色彩更為豐富,工藝更加繁複的典制服飾,在喜慶吉日,為等級森嚴,氣氛肅穆的宮廷帶來一抹靚麗的暖色。三大節日和其他喜慶吉日及前後十天穿著吉服的日子被稱為「彩服期」、「花衣期」。所謂「花衣」從一個側面說明吉服的色彩豐富。按清制,黃色是等級最高的顏色,黃色中,明黃色是皇帝、皇太后、皇后的御用顏色,其他等級的人不可僭越服用。黃色系列的顏色還有:杏黃、金黃、米黃、薑黃、香黃等。紅色系列的顏色有:大紅、桃紅、胭脂紅、粉紅色、絳色、醬色等。綠色系列的顏色有:油綠、葵綠、茶綠、淺綠等。藍色系列的顏色有:藍色、湖色、月白色等。紫色系列的顏色有:紫色、藕荷色、雪青色、葡灰色等。棕色系列的顏色有:豆沙色、駝色、棕色、古銅色等,可謂異彩紛呈。筆者多年觀摩研究發現,清宮吉服顏色的運用,帶有較強的時代特徵,比如晚清,由於慈禧皇太后比較喜愛紫色系列的顏色,這一時期的服飾的紫色就明顯多於其他朝,不僅是吉服,便服更是大量用紫色,甚至在禮服(朝袍)的「海水江崖」、「雜寶」等圖案中,紫色也十分搶眼。同樣,這一時期的粉色、月白色等其他鮮艷顏色也常出現在后妃吉服、便服中,這其中不排除等級低的嬪妃為了迎合主位的喜好而定製的因素。

圖8 明黃色五彩滿地雲紋金龍妝花綢龍袍

圖9 清人繪孝欽後吉服像

圖11 明黃色八團金龍紋妝花紗單龍袍

后妃吉服的面料圖案分為織造和刺繡的,圖案除了典制規定的龍紋外,還有各式四季花卉紋、平安如意紋、五穀豐登紋、龍鳳同和紋、龍穿壽字紋、五蝠捧壽字紋、萬字曲水紋、喜相逢紋、暗八仙紋、瓷器紋、博古紋等,這些紋樣的吉服,稱為「吉服袍」。《清宮詞》中有這樣的描寫:「萬壽節中垂盛典,花衣期內引朝儀,盡翻舊樣團龍制,六和同春畫折枝。」說的就是節慶時宮中五彩繽紛的吉服。織造面料的工藝包括緙絲、妝花緞、妝花綢、各色紗、暗花紗等,刺繡的面料多用各色素緞、素綢,也有用各色暗花綢、暗花紗、直徑紗、實地紗等為底料綉制花紋。由於織造面料的設計織造工藝繁複,圖案較為呆板,后妃們更喜歡刺繡圖案的靈動巧變、色彩豐富和個性化強,故宮藏刺繡面料的后妃吉服不僅色彩豐富,圖案也變化多樣,即便是通身素色無綉制花紋的吉服,其鑲飾的領袖邊的綉制花紋也是精美繁複的。

吉服的製作,為清宮內務府廣儲司主辦,每年由禮部等按照后妃的等級,設計出圖樣,清宮如意館繪畫出服裝小樣(圖2),被批准後,原樣放大,發往江南織造或綉制,完工後,將衣料(圖3)送到宮中裁剪縫製。

筆者將近30年研究宮廷服飾所見清宮后妃吉服介紹一二,與讀者共享。


吉服冠、鈿子

清制,清宮皇太后、皇后、皇貴妃、貴妃的吉服冠,為圓形攢頂式,上綴紅色絲絨捻成的朱緯,散垂蓋住帽頂,帽沿上翻並鑲熏貂皮,頂子用東珠鑲飾。用於重大節慶吉日。熏貂皮青緞面紅纓妃嬪吉服冠(圖4)是故宮院藏后妃吉服冠中品相完整的,但從冠後的金黃色絲絛看,這件應是妃子的而不是皇太后、皇后御用的吉服冠。

圖10 明黃色八團金壽字藍雲龍紋妝花緞夾龍袍

圖12 石青色八團金壽字藍雲龍紋妝花緞夾龍褂

圖13 石青色緞綴綉喜相逢紋龍褂

圖14 雪灰色緞綉四季花籃紋綿吉服袍

鈿子,又稱為花鈿,多為細藤、竹篾或鐵絲用黑色絲線細密纏繞後,編成覆箕形骨架,內綴帽襯,外面根據所需綴飾各種玉石、珍珠、珊瑚、等多種材質雕琢而成的花卉、草蟲、鳳鳥、小動物(兔子、松鼠等)、壽字、雙喜字、雜寶、暗八仙等,一頂鈿子的材質可以多樣,但吉祥寓意從鈿口到鈿尾、鈿花都圍繞一個主題,裝飾可繁可簡,隨所欲。戴鈿子時,要先將頭箍(清宮亦稱「勒〈lě〉子」,圖5)系在額頭,再將鈿子戴上,防止鈿子磨傷額頭或滑脫。鍍金點翠鑲珠石鳳鈿子(圖6)是清孝定景皇后(光緒皇帝之後)著吉服時所戴,以鳳凰為主題,每一鳳凰均口銜寶石瓔珞,彰顯著皇后的至尊地位。翡翠鑲碧璽雙喜字鈿子(圖7)是宮中吉日后妃所戴,因歲月久遠,鈿花有部分缺失,雖已不似當年繁麗,卻也可見當年麗影。


正龍行龍式龍袍

正龍行龍式龍袍,是《大清會典·輿服制》規定的皇太后、皇后龍袍的第一式,與皇帝龍袍一樣飾金龍九條,用於重大節慶場合。形式為:圓領,右衽,上臂飾石青色平金綉行龍紋花接袖,袖為素石青色,馬蹄袖端,左右開裾,綴銅鍍金鏨花扣四枚,面料圖案為:胸前、背後為正龍,兩肩和前後下幅、掩襟均飾行龍,即所謂「正龍行龍」式龍袍。龍間飾以五彩祥雲,下幅飾海水江崖,間以八寶。棉、夾、紗、裘具按季節之需隨所欲。

明黃色五彩滿地雲紋金龍紋妝花綢龍袍(圖8),面料是做工繁複的妝花綢,由江寧織造局織造。妝花是雲錦的一個品種,分為妝花緞、妝花綢、妝花紗等。織造妝花需要按照設計圖樣先行挑花結本,再用裝有色絲的小梭子按本挖梭織造。這種滿地花紋妝花的織造,需要每飛一梭都不斷更換顏色,工藝非常繁複,做到提花清晰難度非常大。像此件這般花紋清晰細膩,設色華美富麗的作品,織造難度非同一般,即便是在故宮院藏的清宮后妃服飾中也非常鮮見,代表著清代高超的織造工藝水平。晚清慈禧的吉服畫像所著就是這種面料(圖9)。


八團龍袍

清初,八團龍紋的圖案是帝後兼用的,隨著清代服飾制度作為立國之本不斷的整肅、健全,以及清中期以前皇帝對服飾制度的重視,皇帝禮服、吉服的圖案逐漸只用九龍,即所謂「九五之尊」。八團紋飾逐漸成為后妃服飾的專用裝飾圖案,雖然我們還可以從早期皇帝畫像中覓見皇帝著八團龍紋的服飾,但中期以後,八團紋飾已成為后妃吉服的特徵之一。

宮中把吉服下幅的海水江崖紋飾稱為「立水」。后妃八團龍袍分為「有水」和「無水」兩種,區別的主要特徵是下幅是否有海水江崖的紋飾,穿用場合無具體規定。有水龍袍是《大清會典·輿服制》規定的皇太后、皇后龍袍的第二式,無水龍袍是第三式。

明黃色八團金壽字藍雲龍紋妝花緞夾龍袍(圖10),是清聖祖皇帝祖母孝庄皇后御用之物。龍袍面料為五枚緞紋地,前後身妝花織造藍龍穿金壽字八團,下部飾海水江崖紋,稱為「八團有水」龍袍。金壽字用紅色絲構邊,其他圖案均以湖色絲構邊。「藍龍穿壽」圖案造型別緻,花紋舒展豪放,線條清晰流暢,暈色沉穩莊重又不失華麗,突出了吉服的主題。妝花織造工藝精細,金線勻細,圖案清晰,面料平細柔軟,是后妃龍袍中的精品。龍袍領口系清人墨書黃條,其一正書:「香色緞織八團龍有水夾袍一件」,背書:「嘉慶十二年十二月初四日收敬事房交」,其二書:「香色緞織八團藍龍金壽字蟒袍一件」。

明黃色八團金龍紋妝花紗單龍袍(圖11),是清早期皇后夏日御用龍袍,雲龍紋帶有較明顯的明代風格。龍袍面料為明黃色暗團雲龍紋實地紗妝花織造八團龍紋,下幅不飾海水江崖,稱為:「八團無水」龍袍。面料織造在妝花的同時織造暗花團雲龍紋,工藝複雜繁複,難度非常大。用金的地方是用無捻片金織造,凸顯出金屬的光澤,使龍紋熠熠生輝,是清早期龍紋裝飾特點之一。

圖16 紅色緙絲八團彩蝶花卉夾吉服袍


八團龍褂

龍褂是穿在龍袍外面的服飾,也分為八團有水龍褂和八團無水龍褂。龍褂一般是圓領的,個別款式鑲有立領。穿用時,花紋裝飾上要與龍袍配套,比如,龍袍是有水的,龍褂也應是有水的。有的有水龍褂在袖端並不裝飾海水江崖紋,下幅的立水設色和構圖同樣精美。龍褂不用馬蹄袖端。

石青色八團金壽字藍雲龍妝花緞夾龍褂(圖12),與圖10同屬一套服飾,在材質、織造工藝、尺寸、花紋設計、圖案用色、用金等方面完全一致,是故宮院藏鮮見的配套的吉服,也是清聖祖皇帝祖母孝庄皇后御用之物。龍褂領口系清人墨書黃條,其一正書:「石青緞織八團龍有水綿褂一件」,背書:「嘉慶十二年十二月初四日收敬事房交」,其二書:「石青緞織八團藍龍壽字有水夾褂一件」。

石青色緞綴綉喜相逢紋龍褂(圖13),是採用綴綉工藝裝飾的龍褂。龍褂的面料是石青色五枚素緞,上綴八團「喜相逢」紋綉片。仔細觀察,這八團「喜相逢」雖然都綉著蝴蝶、牡丹、蓮花、菊花、海棠花的紋樣,但是每一團紋飾的色彩設計都有變幻,無一雷同,使得色彩愈加豐富,整體效果活潑而不輕佻,華美而不浮艷,反映出乾隆時期裝飾工藝獨特的審美取向。將圖案綉好再縫綴在服飾上,稱為綴綉,綴繡的難度在於八團圖案綴好後,圖案既要立體感強,又要與服飾有天成般的整體效果。此件圖案雖在色彩設計上有變幻,但所用平針、釘針、套針、纏針、網針、滾針、釘金、刻鱗針等針法統一,運絲手法一致,針腳細密平齊相同,其精緻可稱細若蚊睫、巧若神針,令人嘆為觀止!


吉服袍

吉服袍的色彩豐富,圖案多樣,是最受后妃喜歡的典制服飾,吉服袍的圖案設計一般也如龍袍一樣,採用對稱的布局,除龍紋外,多以花卉為主題,形式相對活潑。襟邊、領袖邊、花接袖的圖案也可不用龍紋,而採用與面料主題相符的花卉或者團鶴、鳳紋等。

雪灰色緞綉四季花籃紋綿吉服袍(圖14),以雪灰色素緞為面料,通身綉八組造型別緻的花籃,裝飾牡丹、宜男、石竹、月季、芍藥、水仙、蘭花、菊花、梅花、繡球、梔子、玉蘭、百合、海棠、牽牛、荷花等二十餘種四季花卉,間以草蟲等紋飾,下幅綉海水江崖,間飾雜寶。面料紋樣清麗雅緻,線條流暢,設色柔和自然,刺繡針法豐富巧變,領袖飾石青色平金綉鳳鳥紋緞邊,及石青色織片金緣,是蘇綉后妃吉服中不可多得的珍品。領口系清人墨書黃紙簽二:「藕荷緞繡花卉有水綿袍一件,乾隆三十三年五月初五日收,敬事房呈」;「藕荷緞繡花卉綿蟒袍一件」。

圖17 紅色綢綉金萬字地彩雲蝠八團龍鳳雙喜紋棉吉服袍

圖18 石青色綢綉八團五彩雲鳳金龍雙喜紋棉吉服褂

淺綠色緞綉博古花卉紋綿吉服袍(圖15),全身用五彩絲線綉青花紅彩雲龍紋瓶、青花纏枝卷草紋管耳瓶、黃釉青花扁瓶、仿青銅雙環獸耳瓶、白磁蟠螭雙耳瓶等八尊瓷器,並裝飾四季花卉,用豐富巧變的針法和絲的自然光澤表現乾隆時期觀賞用瓷的質感、發色和豐富的器型,使之表現出柔和的色彩和非常寫實的立體感,設計理念特立獨行,風雅別裁。在服飾面料上裝飾四季花卉,是清宮后妃服飾常用的裝飾手法,一是因其色彩絢麗,可彰顯皇家服飾的富美華麗,二是四季花卉圖案在任何季節穿用都不過時,作為吉服袍圖案尤為合適。領口系清人墨書黃紙簽,正書:「綠緞繡花卉綿袍一件」,背書:「乾隆四十二年十二月初一日收」,此件為故宮院藏品相完美,史料齊全的孤品。

紅色緙絲八團彩蝶花卉夾吉服袍(圖16),是道光朝以後后妃服飾變化的典型代表。清中期以後,社會處於變動相對激烈的轉型時期,為適應政治形勢和籠絡中原漢族貴族,統治者對服飾制度的整肅逐漸鬆懈,滿族貴族生活追求舒適閑散的都市化、宮廷化,窄袖束身的袍服不方便宮廷生活的禮節和節奏,關內相對溫暖的氣候已不需要常年保暖的服飾,因此,道咸以後,最能代表滿族服飾特點的馬蹄袖尺寸逐漸加寬,從最初的18~20厘米發展到30甚至40厘米,寬大的馬蹄袖成為滿族服飾的裝飾,不再遵循祖制,強調其方便騎射和保暖的功能,寬襟博袖的服飾應運而生,如此件這般雖數個案,但由此引起的后妃服飾變化以及後來襯衣、氅衣的出現,一發而不可收。此件通身為緙絲織造,緙織技法明快簡捷,有著筆描繪暈染,筆法細膩生動。領口系清人墨書黃紙簽,正書:「大紅緙絲八團花卉有水夾蟒袍一件」,背書:「道光二十一年又三月初七日收鞥可交」。

「龍鳳同和袍」是皇后吉服中最重要的服飾,在大婚時行奉迎禮的當天晚上,皇帝、皇后在行合巹禮,用合巹宴後,皇后升龍鳳喜床時御用。紅色綢綉金萬字地彩雲蝠八團龍鳳雙喜紋棉吉服袍(圖17)、石青色綢綉八團五彩雲鳳金龍雙喜紋棉吉服褂(圖18),是一套光緒帝大婚時皇后御用的吉服。故宮院藏成套的皇帝大婚吉服非常鮮見,品相完好的僅此一套。紅色綢綉金萬字地彩雲蝠八團龍鳳雙喜紋棉吉服袍,在紅色素綢地上綉八團「龍鳳同和捧雙喜字」圖案,象徵著帝後同和,好合百年。八團「龍鳳同和」之間,綉十二章紋,這是皇后服飾中非常鮮見的,十二章紋樣是象徵皇權至尊的,清宮后妃服飾中,除晚清慈禧皇太后的服飾上綉有十二章紋樣,就是這套上可以見到了。同和袍滿地綉萬字曲水紋,間飾五穀豐登、八寶、雜寶、福、祿、壽、喜、仙鶴、蝙蝠、祥雲、飄帶等紋飾,囊括了最美好的傳統吉祥寓意。石青色綢綉八團五彩雲鳳金龍雙喜紋棉吉服褂與圖17是一套,但在圖案設計稍有變化:鳳凰口銜牡丹微微仰首向龍獻上,表現了皇后對皇帝的愛慕敬仰之情,而不似吉服袍的鳳凰微微含頜,婉約賢惠的形象。兩件服飾的鳳凰從兩個側面張揚了皇后應有的風範,傳承著「母儀天下」的傳統。這套吉服的設色鮮麗華美,凸顯了皇家喜事的尊貴豪華,靚麗的紫色代表著晚清服飾裝飾風格。綉工精細規整,針腳勻密平齊,是晚清宮廷服飾不可多得的代表作品。

圖15 淺綠色緞綉博古花卉紋綿吉服袍

圖19 湖色緞綉荷花嵌珠花盆底夾鞋

圖20 紅色緞繡花卉紋高底鞋

圖21 湖色緞綉竹葉紋元寶底女夾鞋

圖22 明黃色緞綉如意雲紋厚底鞋

圖23 石青緞緝線綉鳳頭平底鞋

圖24 白色素綾畫花蝶紋短夾襪


繡鞋

滿族是游牧民族,滿族婦女均為天足,除靴子以外,宮廷生活更多的時候穿著繡鞋,滿族繡鞋面多為緞綉、綢綉,花色隨所欲。鞋的款式以底的形狀分為花盆底鞋(圖19)、高底鞋(圖20)、元寶底鞋(圖21)和厚底鞋(圖22)平底鞋(圖23)。鞋面、鞋跟多以各色料石、綉片、絲絛、累金絲絛、流蘇裝飾。

湖色緞綉荷花嵌珠花盆底夾鞋,鞋跟為木質,飾以白色塗料後四面釘飾五彩料石拼花籃圖案,著地部分釘百納布掌。鞋面為湖色緞地綉荷花蓮子,取其純潔和美,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鞋口縫綴料石拼朵花。鞋頭綴明黃色流蘇,可知此鞋為皇太后亦或皇后著吉服時御用。

后妃的襪子多為素綾、素緞等為面(圖24),刺繡或繪畫圖案,為穿著時方便,襪腰襯裡也用滑爽的素綾,但襪底和襯裡的襪底用細棉布或細麻布,是為了穿著時防滑。襪子棉、夾、單,惟其時,隨所欲。

清宮后妃吉服雖是典制服飾,有嚴格的等級劃分和界定,但宮廷喜慶吉日的特定環境決定了吉服也需要在端莊中彰顯華美,在尊貴中追求靈動,以體現宮廷生活的豐富、奢華、精緻和至尊。其中以乾隆朝的后妃吉服最為華美精緻,這不僅反映了乾隆朝國力的昌盛,織綉業的發達,也反映了這一時期服飾設計追求個性,裝飾追求精緻的審美取向。

(責任編輯:田紅玉)

滿族文化網編輯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外滿洲遠東西伯利亞地區詳解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