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修行之路一直都不孤單,佛菩薩慈憫的呼喚從未停止
每晚六時半,慧日法堂,瑞靄香氛,四眾齊聚。在大屏幕的光影交錯間,前沿科技、影視佳片、人文對話、佛法開示,珍饈廣備,妙味歸一。觀看結束,更有傳喜法師的精確解讀與深入導引,字字句句,殷殷切切,廣奧輕柔,悲智深長。這一場場珍貴的甘露法雨,現已輯錄成集、隆重上線,願虔誠渴慕的你,能於此聆正聲,思佛德,入妙理,趣菩提。
自然界中,尤其是在動物界中,物種的多樣性和物種之間爭鬥的多變性,使動物世界充滿了希望又布滿了危機。當我們通過屏幕旁觀(或者說是以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姿態俯視)著這些動物時,總是在被吸引的同時又對它們的境況生出擔心。這樣的狀態下,我們就不容易打瞌睡。
那麼聽經聞法時為什麼會想睡覺?
那麼聽經聞法時為什麼會想睡覺?因為是仰視。一邊仰視著真理,一邊又聽不懂,就會睡著。想要克服這一點,就要保持追求知識的熱情,通過精進的實踐去體會修行帶來的快樂。
通過修行佛法帶來的能量場的改變,這是有別於其它渠道的所謂「練功」、「修功能」、「得能量」的。因為,想著練功就能有功能、有能量,這就是「我」和「我所」,是「我」的貪心的一种放射——我想獲得什麼。這種執著不但改變不了你的身心世界,反而很容易讓人走火入魔。
而佛教研究的是一個終極課題:輪迴。輪迴從哪裡來,怎麼斷除輪迴,進而了解「我」才是輪迴真正的製造者。
所以佛教是教你徹底了知生命真相的一種智慧,一種真理。當我們具備這種智慧的時候,就會發現地、水、火、風這四大的自性都是空的,我們生命的色、受、想、行、識也都是空的。
我們現在,是不知道這是「空」,僅憑著感知就建立了這個「我」,然後依附著內外根塵的分別識,產生了正報和依報,也就是所謂的我們生活的世界。
佛教就是來告訴我們怎樣從這些假相中超越出來,能照見五蘊皆空,能破我執,能熄滅貪嗔痴。我執越重,貪嗔痴就越重;我執消解了,「我」的根就被挖除了,貪嗔痴的功用就無所憑依,煩惱也就沒有力量再滋長。所以破除我執,就像是釜底抽薪。
佛教的能量,佛教的受的境界,就是用來去除我執。這種境界和能量不是一種束縛,而是令你在這樣一種受的境界里獲得解脫。
力量是什麼?
力量是什麼?力量就是一種勢力差。所以往往身體比較虛弱的人,感應力會比較強,對陰性世界會比較敏感。有的人以為很了不起,實際上這不一定是好事,甚至還是一種危險信號。
這一段時間正好學到《藥師經》和藥師法門,實際上藥師法門是很奇妙的,從身體的病到精神的病再到心靈的病,九法界的病藥師佛都能治。佛陀也一樣,是「大醫王」;念「阿彌陀佛」也如是,稱為阿伽陀葯,萬病總治之葯。
在三寶面前,我們所有學佛的人,都如患者,而佛法是脫離病痛的方法,佛陀是賜予藥方的大醫王,僧眾除了自身也是患者,更是陪伴所有學佛之人康復的伴侶。
三寶一直都在參與我們的世俗生活,我們的修行之路一直都不孤單。在菩薩眼裡,這娑婆世界就如我們剛才看到的動物世界,變化不定,危機四伏。所以佛菩薩慈憫的呼喚從未停止。
但這個時代佛法的弘揚,包括我們現在在做的,也還只是淺表的基本理論的推廣,還在致力於告訴大家佛教不是迷信,你要正信應該怎麼信,在信的過程中又應該怎樣抵抗先入為主的思想的干擾,一路深入。
當你真的深入了,
就一定能體會到修行帶來的快樂。
那種快樂就是生命的清風,
能令你在接下來的仰視過程中
再無昏沉、再無困頓。
——摘自2019.04.16慧日禪寺法堂開示
迴向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聲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創
轉載請註明出處
公眾號:fojiaohuiri608
※春花爛漫的時候,Samsara,我必須要跟你分手!
※神通真的有,神通能改變業力嗎?
TAG:傳喜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