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情系貧困孤寡老人!為空巢老人和出家師父們送上一份溫暖的端午禮包!行善供僧做布施,廣種無量大福田!

情系貧困孤寡老人!為空巢老人和出家師父們送上一份溫暖的端午禮包!行善供僧做布施,廣種無量大福田!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歷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我們都要為家裡的長輩們或者遠在他鄉的親人們,送上一份充滿真摯感情的祝福,這祝福即可以是一聲溫暖的問候,也可以是一份充滿溫情和關愛的端午禮品。

孝女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上虞古舜江西岸的鳳凰山下,有個不知名的小漁村。村裡有個姓曹的漁夫,他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在舜江上捕魚。

這漁夫有個女兒叫曹娥,年方一十四歲,生得美如天仙,又聰明絕頂,還是個遠近聞名的孝女。

一天,這位漁夫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曹娥憂心如焚,晝夜沿江號哭。

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曹娥的孝心感動了天,更感動了四周的鄉親,他們好生安葬了曹娥父女,又在曹娥跳水救爹的江邊造了廟,塑了她的像,尊她為「孝女娘娘」,還把漁村叫做曹娥村,把這條江改名曹娥江。

端午敬老

曹娥的傳說,為端午節賦予了孝親的意義。

「烏鳥私情,願乞終養。」子女但凡懷有感恩之心,皆希望能夠報答雙親的養育之恩。

每一位老人,也都盼望能在晚年被善待。

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現如今,「空巢老人」已經成為一個十分嚴重的社會問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當我們在外面漂泊打拚,背井離鄉為了生活而苟延殘喘時,在每個節日里,都會異常地思念家人。

而那些「留守」家園的老人們,孤身生活的老人們,他們的生活永遠那麼安靜,甚至在每一個節日里,都默默忍受著孤獨和寂寞。

試著站在老人的處境想像一下:

如果子女因為特殊的原因,無法時時相伴,你該怎樣排解孤獨的時光?

如果子女遠在異國他鄉,你該如何保持生活自理?

如果根本就沒有子女兒孫?甚至,沒有伴侶,沒有親人,故交好友也都一個個頹然老去、離去……

如果,你不僅面臨著孤獨,還必須面對貧困……

那麼剩餘的人生,該怎樣度過?

可悲的是,這些並不是假設,在我們關注不到的地方,多少老人正過著這樣的生活?日復一日。

端午將至,當他們看著別家裹粽子、佩香包、掛菖蒲、懸艾草,其樂融融……心裡會是何等滋味?

因此,今年的端午節,我們計劃為1000位經濟困難或無子女贍養的老人(包括部分貧困寺院的僧伽),送上一份充滿溫情的端午禮包。

所謂慈善,不僅僅是給予饑渴者飲食,給予凍餒者衣衫,給予病痛者良藥這麼簡單。

我們還想要給出更多:想要撫平人們心中的痛苦;想在他們的生活中點亮一盞暖燈;想在他們的記憶里,加入一段美好的片段,今後每一次回想,都能在心底湧出一陣溫馨之意……

不僅如此,在關愛孤寡貧困的老人同時,我們還將供養部分貧困寺院的出家師父們,在端午佳節為他們送去一份虔誠的供養和問候。

因此,面對如此的殊勝對鏡,我們的端午祝福除了送給需要關愛的孤寡貧苦老人,也更應該要用來感恩和供養給這些法師們。

所謂「一錢不落虛空地」,僧人長久修行,自帶功德威力,面對僧寶這個無上殊勝福田的對境,您的一次發心隨喜,便可迅速累積福報,命運格局徹換!

僧寶是一切世間供養、布施、修福的無上福田。《四十二章經》說:「飯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持五戒者一人……教千億,不如飯一佛,學願求佛,欲濟眾生也。飯善人,福最深重。」

僧如大地,能長養一切善法功德,布施也是富有之因。僧眾是非常殊勝的福田,供養僧寶福田能夠出生巨大的功德福德,一福壓百禍。

正如《大智度論》云:「布施是福報之源,能破貧窮,使人獲得無量福樂。布施能增長一切善業……喜歡布施的人,能夠得到大家的敬重,如初生的明月,沒有不喜愛的。他因樂善好施而名聞天下,所有人都敬仰信賴。布施所帶來的福報,不僅僅是物質。」

祈請善友們隨喜捐助,隨喜此功德善業,隨喜支持之時,便已種下了第一福田因,供養寺院僧眾,供施同具備,均能獲得財源廣進、智慧增長、健康長壽果報!

每份禮包中包含:

粽子2個、腐乳2罐、紅糖2罐、胚芽餅1袋。

桂花蜜藕餡

松茸雞樅菌餡

里仁奶素胚芽餅

手工紅糖

手工腐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人字畫 的精彩文章:

1981年,一張「痛經」的毛筆藥方火了!
唐朝的斑斕山色水月之美

TAG:名人字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