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楊廣可敬的一面,看完同情隋煬帝
中國古代有兩個詞幾乎和歷史密不可分,翻開歷史書更是隨處可見。那就是「明君」和「暴君」,明君自不必說,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暴君。暴君這個詞幾乎是商紂王、秦始皇、隋煬帝的代名詞,然而這三個人歷來都是爭議人物,隨著考古發現,更的史料證明他們其實並沒有後世描述的那樣。尤其是隋煬帝,光這個帝號都是貶義的,彷彿他的一生只和荒淫亂政、殺父弒兄、窮兵黷武、勞民傷財有關,二世而亡成了和秦始皇一樣暴君亡國的鐵證。然而仔細推敲,就會發現楊廣是一個被極度貶低的皇帝,這些屎盆子扣在楊廣頭上著實有些失實。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和李治兩父子同享武則天,然而似乎並沒有因此說此二人荒淫無道,卻唯獨對隋煬帝和宣華、榮華兩位小媽廝混拿著不放,實在說不過去。在歷史長河中那些切實荒淫無道的帝王中,楊廣的行為恐怕是連名都排不上吧。雖然用現在的角度來說,與父親的妾廝混確實亂倫,簡直無恥。但在那個時代加之隋煬帝和李世民都是外族也就是鮮卑,在他們的民族風俗中就有一種叫著「烝報」的收繼制傳統。所謂「烝報」,前者是指父死後,兒可繼取庶母;後者是指兄、叔死,弟、侄可以繼娶嫂、嬸。這在今天看來是極其荒繆的,但在那個民族及時代背景下,這種制度是為了族群的統一,家產的集中而存在的,而歷史中匈奴同樣有著這樣的傳統。
其次便是殺父弒兄的標籤了,隋煬帝殺父弒兄的嫌疑自然是必有的。但在古代歷史中為了爭權奪位,弄得腥風血雨的也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每個個朝代均有如此。最為出名的當然還是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板上釘釘的事實相比隋煬帝那簡直小巫見大巫了。而為了皇權穩固,宮廷政變是封建時代政權交替的必然結果。
而三征高麗的失敗讓楊廣背上了窮兵黷武的名頭。每一個有雄才大略的皇帝都不免以濟世安邦、開疆拓土為首要任務,隋煬帝繼承其父統一五代十國後的天下又豈會沒有這樣的雄心壯志,親自率兵北擊突厥,西征吐蕃,雖艱難取勝,但也頗有收穫。作為統一天下的大國,大有漢朝「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氣概,給那些不聽話的蠻夷曉之以顏色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只是讓隋煬帝沒想到的是高麗棒子和那些草原民族不可同日而語,最終也是慘敗收場,如果打贏了恐怕也就沒有後面這些「窮兵黷武」的幺蛾子了。
我們都曉得長城是最偉大的防禦工事,所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是空前的,然而六國修長城,惡名卻被秦始皇一家獨當了。而長城到後期的作用明顯銳減如今只能作為景點供後世瞻仰,而隋朝的大運河用「功在千秋」形容應該毫不為過,唐朝詩人皮日休經過大運河時說「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教多」。至今修復的大運河通過能力達到近2000萬噸,對沿途的灌溉和排澇可謂功不可沒。下河地區1500萬畝農田和800萬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而在當時人們多認為隋煬帝開運河只是為了遊玩方便實在謬論,當時的隋朝在北方,糧食需要依賴江淮地區,陸運完全無法保證補給,水運勢在必行。而陳被滅後,加強江南的控制刻不容緩,運河的開通便可直接了當的打通南北交通鞏固隋朝統治全國,其目的和始皇帝建馳道不一而同。
隋煬帝不光在政治上有見地外,在文章詩詞上同樣頗有造詣。可以說是個能文能武,英俊聰慧的帥小伙。《春江花月夜》被稱為「孤篇蓋全唐」而流傳至今,然在這之前隋煬帝同樣寫有一篇《春江花月夜》,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搜索下,詩句的意境雖不如前者,但也不遑多讓。而宋詞的佼佼者秦觀的《滿庭芳》更是明目張胆的剽竊了隋煬帝的《野望》。而史料中關於楊廣「好學,善屬文」、「美姿儀,少敏慧」的記載也是毫不隱晦。
可惜的是這些都被歷代刻意揚短避長,以至於最終成了暴君的典型代名詞。不得不承認隋煬帝確實玩的過火了,最終把老子的江山都玩兒沒了,但一丑掩百俊總是不可取的嘛,我們應當客觀的公允的還他們一個真相,歷史的光輝不應該被塵埃遮住。
※為什麼每個朝代都要殺功臣?怎樣才能避免被殺?
※清朝最窩囊的一次戰役,連贏沙俄,卻割地80萬平方公里
TAG:史上談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