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好媽媽,擁有對孩子的同理心,究竟有多重要
昨天收到一個粉絲的私信,她問我應該怎樣和孩子愉快的相處,做個孩子眼裡的好媽媽?看到之後我感覺很平常,就首先問她和孩子之間的矛盾是怎麼發生的,這不問不知道,一問甚至還有點驚訝。總的來說這件事情,好像就是說明孩子有時候恰恰不需要的東西,反而你給的太多了,難免會產生抵觸的情緒,所以請聽我慢慢分析。
聽這位粉絲的意思,事情大概是這樣子的,自己的孩子已經八歲了,想著讓孩子以後能有一技之長,於是就給孩子報了一個畫畫班。結果孩子每次空著手回家,作為一個家長見識了形形色色的社會風氣,所以就經常指責於孩子說"畫室那麼多人,你放哪了啊,被別人誤拿了你下次怎麼上課啊,還有你就不會拿回家再練練嗎,老師教過的你都掌握了?",經常否定孩子的做法,將一大串道理給孩子。沒想到孩子不但不想聽這些道理,還有很多的理由來搪塞,甚至說父母根本不理解他們的心情。
這位粉絲覺得孩子已經進入了叛逆時期,所以才不會對她言聽計從的。但其實,在我看來並非如此,經科學研究表明,一個孩子的叛逆期一般多為青春期,也就是十六七歲的時候,其他時候並不表現為叛逆。因此,這位孩子的粉絲頂多是有自己的想法而已,叛逆倒是談不上的,而父母最應該做的就是對孩子有同理心,而不是一味的否定他們。
1、經常被否定的孩子會怎麼樣
1.缺乏自信,沒有清晰的自我認知
試想,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員工,你第一天上班老闆就對你指指點點,你肯定會覺得心裡不爽,但有可能是因為第一次,也就忍忍就過了。慢慢的,老闆更是變本加厲,每天對你的工作挑三揀四,總是不滿意於你,久而久之,就算你原本很優秀,你都要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了。同樣的,放到育兒上面,當孩子開開心心有個創意要告訴你的時候,你卻冷冰冰的否定,不僅如此,還要告訴孩子要怎麼達到更優秀,這看似是你的鼓勵,但當你否定的那句話一出時,孩子心中那燃燒著的火早就熄滅了,而至於你後面說的大道理,不管有多精彩多有道理,他們都聽不進去了。隨著這種否定的次數增加,孩子的自信就會隨之慢慢消逝,因為孩子不像成人,成人的人生閱歷比較豐富,接受過各種各樣的壓力與嘲笑後,對生活還是報之以熱情,但孩子不會他們需要一個過程來適應。
2.不敢表達甚至害怕表達
很多家長總是會站在一個成人角度來看待任何問題,對孩子也是,當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時,你總是先否定再分析,很容易讓孩子有一種錯覺,感覺自己說的不對,慢慢的被否定的次數多了之後,他們也就不敢輕易表達自己的想法了,不論對錯。他們害怕在父母面前表達,更何況是在陌生人面前,這就使得孩子越來越內向,越來越害怕社交,越來越自卑。所以,建議家長在說"不"之前,先說"對,很好",等你說完這些詞後,孩子會覺得你至少支持他的觀點,也就有心思繼續聽你講,這時你在講大道理,細節性的問題之類的,也更容易讓孩子接受。其次,還要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孩子接受並改正,讓孩子明白你講的大道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不能讓他不明不白的接受,必要的時候要用實踐來證明自己的道理是否真的受用,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嘛。
3.感覺不到被尊重
有句話說的好,當你尊重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會以同樣的尊重回饋於你。當孩子被你否定的時候,他感到的不尊重,有時候沒有辦法反饋到你身上,於是他就反饋到別人身上,進而使得自己的自尊受到應有的尊重。這樣一來,會讓孩子的形象及禮貌大打折扣,在外人看來是一個不懂得尊重別人的孩子,卻不知道孩子經歷了什麼。所以,家長對孩子們一定要溫柔對待,完全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讓孩子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尊重,什麼才是真正的成功,不要一開始就磨滅孩子的信心,給孩子一定的同理心,讓孩子感受到關愛,慢慢的體會成功的感覺。
2、正確的育兒手段有哪些?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讓共情發展到極致。育兒專家曾經說過,育兒的時候講究一種方法叫做共情,也就是說要很好的和孩子交流情感,明白孩子真正的需求,不是用自己的理念去影響孩子,讓孩子接受自己的思想。也許你覺得這樣對孩子來說是好的,因為他們難免會做一些不適當的決定,所以有時候家長以為是為孩子好,就所有的事情都幫孩子幹了,但這樣恰恰是一種錯誤的做法。不僅會讓孩子自我主見漸漸消逝,還會讓孩子對你產生厭倦感,有時候都不願意與父母交流,因為父母不理解他們的心情,總是給他們講大道理。所以,多帶孩子出去玩玩,建立好良好的親子關係,這樣孩子以後如果有什麼困難之類的,也都會告訴你,你也能更好的了解孩子近期的心理狀況。
·懂得感同身受,從孩子本身出發,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待所有問題。很多家長可能平時一直和成人接觸,到孩子身上也就不知道怎樣的方法比較適用,所以也或多或少的會和成人一樣對待孩子。這也就忽略了很多不同點,孩子想問題的角度和成人不同的,成人會多方面考慮,懂得全局觀,但孩子就不會了,他們會用簡單的最易看到的觀點來看待每一件事情,然後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來做這件事。所以,當你反駁孩子的時候,他們是不知道應該怎麼辦的,他們只覺得你的否定就是代表不對,卻不知道如何解決。所以,家長在這方面一定要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
·該同情的時候還得同情,苦難帶來的不一定是幸福的生活,很有可能會是希望的磨滅。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孩子的母親經常讓孩子學習各類特長,芭蕾舞,跆拳道等等高難度的特長孩子也是接觸不少,可能是因為學的過於多,孩子很幸苦,每晚都在哭訴,但這位母親毫不在意,最後在一次芭蕾舞訓練時孩子當場暈厥過去,這才讓那位母親知道,原來一直以來,是自己給的關心太少了。這就證明,當孩子真正需要同情與關愛的時候就請不要捨不得你的愛,要全心全意的給他們,讓他們知道,再苦再難都有父母在身邊,讓他們在那些灰暗的日子裡得到心理上的慰藉。
成年人有時心靈受傷時尚且需要關懷,何況是一個孩子呢?如果孩子像你求助了,就不要猶豫,全心全意的去愛他,但如果他沒有求助,你也要善於發現,多和孩子交流溝通,慢慢理解孩子,知道孩子的痛楚在哪裡。同理心不一定會改變孩子的下半生,但一定會讓孩子變得比之前好一點,讓你們的關係比之前更上一層,所以,多一點愛,多一份關懷,多一些同理心,家庭會更加幸福美滿。
※從小幹家務的孩子和不幹家務的孩子,無論性別,長大後就看出差別
※別再唐僧念經催催催了:孩子總是愛磨蹭,這樣治更管用
TAG:哆喵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