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於明詮:文學內容與漢字書寫漸行漸遠

於明詮:文學內容與漢字書寫漸行漸遠

於明詮:文學內容與漢字書寫漸行漸遠

新文學與當代書法創作

今年是新文學100周年,那麼新文學在100年來,它的這個發展應該是波瀾壯闊,產生了許多不朽的經典作品,出現了很多著名的文學家、詩人。但是他們的文學作品,跟當代書法這種毛筆書寫漢字的行為,漸行漸遠沒有關係了。

這樣一個情形下,書法家們可能不太關注,因為我跟歐陽江河先生都是愛好書法的,我們對文學也不陌生,當然他是著名的詩人。所以我們在這個問題上就感觸比較深刻一些,覺得這終歸是一種遺憾。

從歷史上來說,一個時代的文學成就,它一定會反映在書法藝術作品當中。換一個說法,任何一個時代書法藝術的藝術內容裡面,除了包括書法的技法以外,一定包含著文學內容。文學內容其實也是構成書法藝術內容部分。

於明詮 草書張棗詩《鏡中》

我舉一個例子,1990年第三屆中青展的時候,有一件作品,作者是當代的書法家石開先生,他用一個六尺斗方的形式,寫了四個大字「看看大海」,其實「看看大海」這句話跟我們經常寫的「觀海聽濤」意思很相似,而「看看大海」就是具有新文學意味的書寫內容,「觀海聽濤」就是具有非常典型的古典文學意味的內容。

在當今這個社會裡面,在這樣的一種語境當中,我們來寫觀海聽濤其實遠遠不如「看看大海」這四個字具有感人力量。仔細推想一下,「看看大海」這四個字包括了「觀海聽濤」之外的內容和意韻在裡面,如果我們在一個展廳裡面,不管他多麼著名,當他寫一個「觀海聽濤」的時候你不會在意他的書寫內容,你可能只關注他的書寫的技法技巧。

如果換成這樣一個內容,誰走到這幅作品面前都會在欣賞書寫技巧、韻味和高度的同時,絕不會忽略它的文字內容。這個文字內容和書法技法結合起來所產生的感人的力量,是傳統意味的書寫內容所不具備的。

換成新文學內容的時候,這件作品就會產生一些新的意韻,新的力量和時代的變化。所以我想讓書法和文學再結合起來是很有探索意義的,也是很有探索價值的。我們兩個人的力量來做這樣一個展覽可能很單薄甚至說可能不成功,但是我們畢竟是做出了這樣一個努力,可能會給大家帶來某些想法吧。

於明詮 行書自作聯

我的創作構想

我們選擇內容的時候,主要考慮到我們自己喜歡的作家、詩人,比較喜歡的作品,比較喜歡的詩句,甚至是他們的書名,我們選取了這些點,來作為我們書法創作的內容。

我自己在這裡面,大致上有這麼幾類:一類就是新文學經典作家們的一些詩文選抄,我把它寫成了傳統書法四條屏、六條屏、甚至八條屏這樣的一種形式,或者斗方,或者扇面,或者對聯。另一類就是我把我喜歡的這些作家的名字,他們的作品、書名題目,我做了一些對聯,這些對聯可能在平仄對仗方面欠工整,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有些名字是不能改動的。

我基本上就是按照上聯落在仄聲上,下聯落在平聲上,字數相等大意相對。比如我自己比較得意的「魯迅彷徨老舍,巴金寒夜冰心」,熟悉新文學的朋友,對他們的名字當然是熟悉的,那麼這裡面有兩幅作品,一個是魯迅寫的《彷徨》,一個是巴金寫的《寒夜》,把這兩件作品鑲嵌在裡面比較有意思。

於明詮 行書自作聯

再比如我把賈平凹先生寫的四部長篇小說的書名做了一個對聯,我自己認為還是有點意思的。「古廬坐佛,老生帶燈」可能書法圈裡的很多朋友對文學可能不是很熟悉,或者對賈平凹先生同一個作者的所有作品不是很熟悉,那麼通過這一個對聯的形式把它寫出來以後,大家看了之後肯定對這個書名會產生興趣,那麼他可能從此會關注他的文學作品。

我覺得這個也是一個比較好玩事。我覺得這樣來寫他們的名字,一個是表達了我自己對這些作家們敬佩和喜歡,另一個也是通過這樣一種方式讓新文學通過書法作品,書寫的一種形式能夠得到強調和推揚,我覺得這也是我的一點想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韻上品 的精彩文章:

啟功的老師——陳垣先生論中華書法
談書法基本功二

TAG:清韻上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