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說文解字》第151課:細說「含」字

《說文解字》第151課:細說「含」字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51課,只講一個漢字:「含」,詳情如下:

1、含。這個字有兩個讀音:

(一)hán。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註了這一個讀音。給的解釋是:「含,嗛也。從口,今聲。」形聲字。《釋名.釋飲食》:「含,合也,合口亭之也。」含的本義是東西放在口裡,不咽下也不吐出。比如《史記.三代世表》:「有燕銜卵墮之,契母得,故含之,誤吞之,即生契。」有燕雀銜卵掉在地上,契的母親得到之後,含在嘴裡,不小心吞了下去,於是生了契。

《說文解字》第151課:細說「含」字

(玄鳥生商)

再比如蘇軾的《格物粗談.飲饌》:「食韭口臭,含沙糖解之。」你看,蘇東坡都知道:吃韭菜口中有味,口中含沙糖可解。

本義之外,含還有幾個常用用法:(1)包容;寬容。《洪武正韻.覃韻》:「含,容也。」《易.坤》:「含萬物而化光。」比如《三國志.魏志.華佗傳》:「荀彧請曰:『佗術實工,人命所懸,宜含宥之。』」曹操要殺華佗,荀彧替他說情。

《說文解字》第151課:細說「含」字

(曹操殺華佗)

再比如杜甫的《絕句四首》里的名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說文解字》第151課:細說「含」字

(窗含西嶺千秋雪)

(2)藏在裡面;包含。《洪武正韻.覃韻》:「含,包也。」比如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賦》:「華色含光,體美容冶。」形容美女容貌美艷,膚色包含光潔。

(3)包含未露。如含苞待放。比如杜甫《後出塞五首》之一:「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鉤」。少年的一位朋友贈給他一把吳鉤作為紀念,他臉含微笑地看著它。

(4)忍受。班昭的《女誡》有:「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這裡的「忍」和「含」都是忍受的意思。這句話的大意是:做善事不張揚,有責備也不辯解,忍受屈辱,包容不足,時常懷有謙卑畏懼之心。「忍辱含垢」也作「含垢忍辱」後來都發展為成語,意思就是忍受恥辱。班昭的《女誡》可算是中國最早的女子修養、行為準則,但同時也是殘害女性天性的桎梏。

《說文解字》第151課:細說「含」字

(古時女子像)

(5)寬。《廣雅.釋詁三》:「含,寬也。」王念孫《廣雅疏證》:「《坤.彖傳》云:『含弘光大。』是含為寬也。「含的這個用法,現代漢語一般不再使用。

此外,含還是姓。《萬姓統譜》有載。

(二)含的第二個讀音讀hàn。讀音出自《廣韻》。指古代放在死者口裡的珠、玉等物品。後來作「琀」。《廣韻.勘韻》:「琀,送死口中玉。亦作含。」琀字在前面「玉」部曾詳細地說過了。《公羊傳.文公五年》:「含著何,口實也。」何休注說:「緣生以事死,不忍虛其口。天子以珠,諸侯以玉,大夫以碧,士以貝,春秋之制也。」春秋時就有在死人口中填物,不同級別的人填物不同,現在出土物已有證據,一般出土物的給的稱呼是「琀」。如圖:

《說文解字》第151課:細說「含」字

(出土蟬琀)

現在某些地區仍然保留有在死者口中填物的風俗,只是所填物有所不同,改為比較現代的貴重物品,比如硬幣等。

含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151課:細說「含」字

(含的小篆寫法)

對於含字,很多人手寫常常寫錯,即上部寫成「令」字。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稱:「《禮樂志》『吟青黃』,以『吟』為『含』。」我們可以把「吟」和「含」做「一對兒」字來記就不會出錯了,兩個字都是「從口今聲」的形聲字。

(【說文解字】之151,部分圖片引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錄 的精彩文章:

《說文解字》第138課:魯迅經常用的「大抵」,到底是什麼意思?
《說文解字》第137課:成語「犁庭掃穴」的「犁」是什麼意思?

TAG:談藝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