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為紅軍貢獻了一個軍團,他為什麼還能終老台灣,活了近百歲

為紅軍貢獻了一個軍團,他為什麼還能終老台灣,活了近百歲

在國民黨的將領中,孫連仲實在是一個傳奇人物。為什麼這麼說呢?他的部下可謂是名將輩出,而且都是那種特別有血性特別有正義感的名將。比如後來成為紅五軍軍團長的董振堂。

1931年,孫連仲率領第26路軍前去和紅軍作戰。但是,部下們不願意和紅軍打仗,不願意為蔣介石當炮灰。部隊蠢蠢欲動,孫連仲很無奈,離開部隊跑到上海治病去了。

結果呢?趙博生、董振堂等人率領17000餘人起義了,加入了紅軍隊伍,這支部隊後來被編為紅五軍團,董振堂成為和林彪彭德懷並列的中央紅軍主力軍團長。

部隊嘩變,蔣介石萬分震驚,勃然大怒,大家肯定和小編一樣,非常關心孫連仲的下場,蔣介石會放過他嗎?孫連仲本來就是雜牌軍。奇蹟的是,孫連仲竟然一點事沒有。

除了董振堂,孫連仲部下還出了一位名將,那就是高樹勛。1945年,抗日戰爭剛剛勝利不久,解放戰爭還沒有打響呢,高樹勛率領一個軍宣布和平起義,他本人也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高樹勛應該是第一位宣布起義的國民黨高級將領。毛主席指示,要在國民黨內部開展「高樹勛運動」。又一個迷途知返了,蔣介石再次震怒,那麼,孫連仲呢?他還是沒事。

這就怪了。蔣介石如此睚眥必報喜歡秋後算賬,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孫連仲呢?小編以為,是因為孫連仲根基深厚,他是西北軍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

如果拿掉孫連仲,也就丟掉了他手下的那一票人。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再追究責任已經沒有意義,關鍵是要向前看。請看台兒庄之戰,能打的孫連仲手下又出了一位名將,他叫池峰城,台兒庄的前線指揮官。

在戰事最吃緊的時刻,池峰城請示孫連仲,怎麼辦?孫連仲的回話千古一絕,士兵打完了,你自己填上去。你填過了,我就來填進去。有誰敢過河者,殺無赦!

真是震爍古今,感天動地。就是靠這種不怕死不要命的精神,才取得了台兒庄大捷。孫連仲手下還有一位名將叫馮安邦,台兒庄戰役中,組織敢死隊,重創日軍。

在後來的抗日戰場上,馮安邦構建的陣地打不爛,轟不塌,他是一位抗日名將,獲得了青天白日勳章。不幸的是,在1938年日軍進攻襄陽之戰中,馮安邦被日軍炸死,成為國共雙方都承認的抗日英烈。

所以說,蔣介石當初不追究孫連仲的責任,那是有道理的。孫連仲和他帶出來的部隊一樣,厚重質樸,忠於職守,勇於任事,打起仗來死不後退。試問蔣介石的嫡系將領中,有幾個能做到?

但是,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孫連仲終於還是被束之高閣了,因為他的部隊太拼了,所以越打越少,他本人也就越來越沒有價值了。識時務的孫連仲主動提出辭職,離開軍隊,蔣介石就坡下驢,任命他為南京首都衛戍司令,後來又任命他為總統府參軍長。

這些都是閑職,屬於那種近乎養老的工作。也沒有什麼事,每天就是打打球,看看報,喝喝茶。1949年,識時務的孫連仲再次辭職,帶著老婆去了台灣。在台灣他過的也不錯,被聘為總統府顧問,一直活到1990年病逝。享年97歲。

孫連仲的結局不知道讓多少國軍將領羨慕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茶館 的精彩文章:

徐海東當團長時,他已經是師長,他的大將排名為何居徐海東之後
毛主席叫停,劉伯承心裡沒底,他卻打贏了這場惡仗

TAG:文史茶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