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著名川劇作曲家王文訓自學電腦和音樂合成器 用壞二三十台電腦

著名川劇作曲家王文訓自學電腦和音樂合成器 用壞二三十台電腦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攝像報道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 94版電視劇《三國演義》讓很多人記住了這首主題曲,可對於很多老成都人來說,他們更喜歡早於電視劇的108集廣播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雖然歌詞一樣,但音樂中更為大氣。「《蘇東坡》的音樂我寫了很久,《三國演義》的主題曲我只花了兩個小時。」

王文訓

1992年,王文訓創作的《三國演義》主題曲榮獲「全國廣播劇作曲特別獎」。「電視劇出來之後,全國招作曲,歐陽奮強推薦我去。但當時我正在搞《蘇東坡》的音樂,沒有那麼多精力,如果是我搞,肯定比其他人棒。」王文訓的自信,源於他的川劇經驗。「為什麼我的廣播劇,光聽音樂古,戰場就來了,因為我舞台上有啊,我知道那種形象,這就是具有戲劇功底的好處。」

王文訓回憶,1996年,電視劇《三國演義》播至40集時突然停播,劉關張的扮演者和導演王扶林來到成都,聽到王文訓寫的「滾滾長江東逝水」大為讚賞,甚至曾提議替換原主題曲。「看了那麼多三國戲,關於三國的東西一直在我腦海里過,我搞創作一定是形象思維,一定有畫面感的。」王文訓為廣播劇寫了幾十首曲,「全劇花了三個月,你找著感覺,就很快樂。」

王文訓

說著,王文訓走到電腦前,為封面新聞記者播放起了自己創作的廣播劇版「滾滾長江東逝水」,透過音樂,彷彿回到那金戈鐵馬、塵土飛揚的三國時代,感受到那段令人無比嚮往的崢嶸歲月。再仔細觀察王文訓的工作台:兩台電腦並列直連,下方是一台黑色的電子音樂合成器,幾張樂譜正「躺」在琴鍵上。旁邊,兩個音響矗立,喇叭中正傳出飽滿而有層次的旋律。

這台合成器是台老古董,1994年,月薪還不到百元的王文訓拿著東拼西湊的2.8萬元買回,「相當於四架鋼琴的價格」,借錢都要買的合成器,王文訓沿用至今。和合成器一起買的,還有電腦和理光刻錄機。「當時的理光刻錄機,兩倍速,花了1萬2,現在100塊錢可以買50倍速的。到香港裝了一台486,成本價一萬多,再加上音源,當時一共花了5萬多。」在上世紀90年代,這個價格可以買幾套房子。

王文訓與作曲家王祖皆、張卓婭合影

王文訓愛音樂如痴如醉,只要碰到一個東西與作曲有關,都會一頭扎進去。只要對音樂有幫助,他不惜花費一切。「我買的合成器和電腦midi軟體,全英文版的。」好在,為了推銷產品,對方可以面對面教學一周。「剛花了五萬多又坐飛機到北京,我只能租地下室跟老師學。」因為東西是全英文版,教課老師也不說一字中文,一周全英文教學並沒有難住王文訓,「別人學一樣,我電腦、軟體一起學,老師說我學的最好。」王文訓聽不懂就錄下來,幸好他提前準備了一本英漢字典,回到地下室即使晚上不睡覺也要弄懂老師的意思,「一個禮拜回來後,全自學。」

王文訓與恩師鄒承瑞

川劇《目連之母》的第一個版本,就是用MIDI做的。「當時在瀋陽參加中國戲劇節,我就帶了一個音源,一個電腦,現場演奏只有竹笛和二胡。一台戲下來,台下觀眾還以為帶了交響樂隊,就是我一個人操作電腦。」之後,有很多戲麴院團來找王文訓學習MIDI。「我不保守,誰來我都教,凡是問我我都解答。除了會電腦、會MIDI音樂,最重要的還是得了解本劇種的聲腔、打擊樂。」

王文訓與天仙配作曲時白林

也有人曾提出,電腦音樂是機械的,說不可能完成,但王文訓早就實現了,川劇《馬前潑水》就是電子合成音樂。「戲曲最難的就是電腦音樂是死的、固定的,但戲曲演員演唱是自由的。他高興時唱40秒,有的20秒、30秒就收了,你可以做成50秒,用鍵盤和滑鼠控制。演員唱到收腔,鍵盤啪一收,音樂就下去了。謝平安導演之前非常反對MIDI音樂,覺得這是死的,逗不上。可他聽了我的MIDI音樂,覺得搞得很好,後來堅決支持。只要你駕馭好,它會為你服務。雖然肯定比不了現場樂隊,但可以節約經費。」下了那麼多功夫,王文訓從來沒想過宣傳MIDI音樂,「我已經把打擊樂、弦樂的飯碗搶了,不需要宣傳,我只是方便我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生於五四,禮讚青春
男子醉駕後拒絕抽血還襲警 邊打警察邊喊「警察打人」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