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打造最適合學生的思政課

打造最適合學生的思政課

■辦好學校思想政治課經驗篇

「有困惑,找芳姐!」

在華北電力大學,思政課教師孫芳深受學生喜愛,她的手機24小時開機,與學生交流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惑,被大家稱為「芳姐熱線」。如果有學生感覺在孫芳的課堂上意猶未盡,還可以隨時隨地打開芳姐的微信公眾號「思修說」,通過查看芳姐的原創文章、品鑒經典、觀看微課視頻等形式查漏補缺。

近年來,華北電力大學為經營好思政課主陣地,不斷創新方式方法,鼓勵每位教師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用真情打造學生們喜聞樂見、有「硬核」有「乾貨」的思政課,讓每堂思政課有滋有味、入腦入心。

曾經「高冷」的思修課,成了學生的人生講堂

「這裡是華電思修課堂,我是芳姐,我願與你一路風雨兼程。」這是孫芳「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開場白。作為一門需要教師不斷注入激情才能感染學生的課,孫芳一直琢磨著如何將其打造成能「把天邊的道理講成身邊故事」的情感課。

在學生們眼裡,思修課一直是一門「高冷」課。有沒有可能讓思修課脫掉「高冷」外衣,走進學生生活?

孫芳嘗試著把思修課變為學生們喜愛並使他們終身受益的人生講堂,讓學生始終以「在場」的方式參與思修課全過程。一個70後教師要想無代溝地走進90後、00後學生的內心、闖入他們的世界,談何容易。

為此,孫芳在微信公眾號中請學生推薦各自喜歡的書籍、網站、歌曲、影片、動漫、遊戲……以了解他們在想什麼、看什麼、聽什麼、做什麼,然後再以學生熟悉的內容作為教學的切入點,用學生認知世界的方式去解釋世界。

為了讓課堂更貼近學生生活,孫芳與學生一起走進食堂,邊吃午餐邊開沙龍,話題涉及理想、信仰、責任、幸福、愛情等。充滿人情味的「芳姐的午餐會」,讓不少畢業多年的學生仍然念念不忘。

針對大學課堂成為手機衝擊重災區的現實,孫芳變堵為疏,在課堂上率先使用課堂派軟體。課堂上,孫芳以問題為導向,用問題推動課堂進度,時問時答,彈幕、點贊、置頂,實現全員互動,根據詞雲分析講解重點和難點,把手機從使人「低頭的工具」變成了「抬頭的利器」。

在華北電力大學,孫芳的課成了「爆款」思政課,每次選課,都會被秒搶一空。在剛剛結束的「人生價值的標準與評價」這堂課上,孫芳以「如何定義成功」為題進行在線互動,學生們的答案逐一顯示在大屏幕上,系統自動進行大數據處理。結果,「自我」成了頻率最高的詞。

這個結果完全在孫芳的意料之中,她沒有立刻否定大家,而是說注重自我不是錯,但生命中除了「自我」,是不是應該還有別的?隨後,她娓娓道來地講了兩個身邊的故事:一個是學校的國家級教學名師崔翔教授30年如一日注重本科教學、紮根三尺講台育桃李的故事;另一個是校友莊家強放棄優越工作條件,紮根西藏築起「西藏的三峽工程」的故事。故事講到中間時,孫芳還現場插播了校友莊家強從西藏山南發來的音頻,課堂氣氛瞬間進入高潮,孫芳隨即讓學生們發彈幕回答「你認為什麼是有意義的人生」。

這堂課結束時,大數據分析結果顯示,「社會價值」成了學生的回答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詞語。不論「社會價值」這樣的概念如何抽象,孫芳堅信,只要方法得當,其實並不需要費盡口舌講高深的大道理,教師只需通過課堂內容的循循善誘,學生自己就會自然而然地悟出來。

該校自動化1702班學生羅熙淳說:「芳姐的課堂沒有空洞的說教,潤物無聲,用身邊的小事來講人生的大道理。還記得『愛與人生』那節課,芳姐讓大家用課堂派上傳一張手機里保存的全家福,當時我竟然沒找到一張和父母的合照,那一刻我感到特別遺憾,長這麼大竟然沒有和父母好好合過一次影……」

正如孫芳所說:「思政課要用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課堂應該直抵靈魂深處最柔軟的地方,以愛護『心』。」

在華北電力大學,像孫芳這樣激蕩人心的思政課還有不少。

做「行走」的教材,用理論征服學生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可以中國化嗎?」在該校1701、1702電氣班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上,任課教師周作芳在黑板上開門見山地寫下這樣3個問題。

沒有任何花哨的開場白,甚至課件都沒有,這堂課要講授的內容簡單明了。周作芳圍繞3個問題侃侃而談,層層推演,人物故事、時間節點、標誌事件、理論成果一樣不落。一支粉筆、一張嘴,兩個小時的課堂沒有太多題外話。更為神奇的是,在這種看似填鴨式的課堂上,60多名學生卻一直抬著頭,遊走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畫卷中。

華北電力大學創新動1501班學生王晨說:「周老師講課不用課本,不用課件,但我幾乎都是精神高度集中豎著耳朵聽完整節課,生怕錯過一句話而跟不上節奏。」

「互聯網+」時代,多媒體、互動式、體驗式的課堂更易於被學生們接受,也更容易達到理想效果。而周作芳卻堅持一支粉筆一張嘴式的教學,這樣的「硬核」操作源自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的熱愛和信仰,也源自他對馬列原著和教材爛熟於心的自信。

在講《共產黨宣言》導讀的一節課上,周作芳拋出一個問題:《宣言》指出「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成一句話『消滅私有制』」,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經濟座談會上強調我國要「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兩者是否矛盾,為什麼?在學生們困惑地思考時,周作芳講解了共產主義的階段性,分析了當代中國所處的歷史階段,指出不同歷史階段的任務具有差異性。

課後,學生何心感慨地說:「這節課讓我豁然開朗,真正理解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共產黨宣言》的基本理論是一脈相承的,我們不能因為社會某個階段的特殊性就否定《宣言》,也不能直接把《宣言》的一般原理當作實際政策來操作。」

一直以來,許多思政課教師最擔心的是直面學生們的疑問、回答現實問題,可能會面臨許多把握不準確的困惑。對於用理論來平視現實、用嚴密的邏輯直面學生疑問這種教學方法,周作芳有著自己的理解。

他說:「馬克思主義理論像一件精美的藝術品,邏輯鏈條環環相扣。我希望能把學生帶進這種邏輯中,從他們的目光中感受他們的困惑與渴求,從而調整課堂節奏。」

2018年12月,華北電力大學從教學組織模式、課堂氛圍、師資力量、課堂管理、教學效果、教學手段等維度開展了一次教學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周作芳的課滿意度超過98%,位居全校前列。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孫平說:「思政課要用理論征服人,周作芳老師做到了,因為他本人就是一本行走的教材。」

「用理論征服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硬核操作」源自高度的硬性要求。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以教研室為單位建立集中研討、集體備課等機制,要求每名教師必須成為所任課程的專家。為督促教師深入研究課程教學,學院進行專題教學改革,把一門課程分成若干專題,教師們不僅輪流按專題上課,還相互聽課相互提意見,在團隊學習中相互啟發,共同成長為優秀的思政課教師。

善用學校特有資源,打造最適合學生的思政課

除了周作芳一支粉筆、一張嘴說《概論》的傳統教學和孫芳「互聯網+」思維的開放式教學之外,華北電力大學還鼓勵每名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學生專業特點,採取不同的方式教學。該校在充分尊重教師主體的創造性和差異性基礎上,鼓勵教學方式百花齊放。華北電力大學黨委副書記何華說:「思政課的改革創新不能搞一刀切,教學方式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的。」

思政課堂不僅在校園裡,更在廣闊天地間;思政課教師不僅在馬克思主義學院里,更在茫茫人海中。從校園到電力企業,從校領導到校友,華北電力大學始終沒有放慢探索思政課實效性的腳步。

目前,該校正在嘗試盤活校內其他思政資源,通過與專業課教師合作,挖掘理工類學科的倫理、價值、科學精神,構建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的課程體系,建設綜合性、問題導向、學科交叉的新型課程群,嘗試形成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圈層效應,打造與學生專業和就業密切相連的能源思政課程。

經過近幾年探索,該校目前整合匯聚了校內外教育資源,開設以思想政治為主要內容的「明德大講堂」,邀請榜樣人物、校友和師生現身說法。時代楷模張黎明、三峽集團十大傑出青年許可、百度副總裁沈抖等數十名社會各界人士先後走上講堂,面向華電學子講述家國情懷、奮鬥的青春、科研報國等主題故事,用鮮活的案例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學校、進課堂、進學生的頭腦。

「從思政課小課堂到社會大課堂,我們要努力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全方位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將知識傳授和鑄魂育人融為一體,打造更多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具有華電特色的思政課『金課』。」據該校黨委書記周堅介紹,為推動思政課創新,該校立足學校實際,出台了《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實施方案》,就如何提高思政課教學水平、改進管理方式、做好思政課師資隊伍建設和資源保障,及思政課發展規劃建設等問題建章立制,確保在教學中,依託制度,協同創新,切實發揮好思政課立德樹人主渠道、主陣地作用。

《中國教育報》2019年05月04日第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