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淮海戰役中陳毅元帥使的這一招效果巨大,國民黨軍就用不了

淮海戰役中陳毅元帥使的這一招效果巨大,國民黨軍就用不了

從1948年11月6日開始,以徐州為中心,國共兩黨開始了一場震驚中外的大血戰。戰役歷時兩月余,於1949年1月10日結束,徐州「剿匪」總司令部劉峙指揮國民黨5個兵團部、22個軍、56個師及一個綏靖區,共55.5萬人被消滅及改編。

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殲敵數量最多,政治影響最大、戰爭樣式最複雜的戰役。

多少年過去了,各國軍事學院的戰史教材上,都把這次大戰稱為「經典戰例」。

國民黨軍如此慘敗,原因到底是什麼?

難道國軍將領都很愚蠢嗎?並不是這樣。胡璉的第18軍之前就有「狡如狐,勇如虎」之譽。

難道是國民黨士兵不夠勇敢?也不盡然。抗戰中,國軍與強大的日軍拚死血戰的案例並不鮮見。

難道是國軍將領軍事知識不足,不事戰術,不懂戰略嗎?應該也不是。國軍將領中,軍事院校等科班出身的比比皆是,不少高級將領還留學海外,文韜武略均不乏人。

中共軍隊取勝的法寶是什麼呢?因素很多,比如,老百姓的支持,數百萬民工上前線支援共軍;情報策反工作做得好,等等。

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也是中共軍隊的一個絕招,就是善於化敵為友,也即改造國民黨俘虜兵的能力。這一絕招是陳毅元帥首先發明的。

在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戰役中,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74師全軍覆沒,僅俘虜其官兵就達8000多人。這麼多俘虜是留下還是遣散?時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陳毅元帥,決定把這批俘虜全部留下,編入中共軍隊。

把74師的俘虜留下的消息傳出後,華東野戰軍的各個縱隊都非常高興,爭搶74師的俘虜,生怕來晚了搶不到。

為什麼74師的俘虜兵這麼受歡迎?因為74師是「模範師」,士兵軍事素質過硬,他們個個都受過嚴格訓練,且每個士兵都有文化,最低者也是高小水平。

74師的俘虜被分到華東野戰軍各縱隊後,果然頂用。1947年末,陳毅從山東解放區去陝北,沿途路過晉綏軍區,被請去作報告。陳毅就講到這個經驗,他說,我們華東野戰軍為什麼迅速壯大?就是會用俘虜兵。

陳毅還分析說,招收解放區農民當兵,得進行一番很長時間的訓練,比如槍怎麼打,子彈怎麼裝,手榴彈怎麼扔,刺刀怎麼用,等等。然後才能派往戰場。俘虜兵就不同了,他們來了不用教,立馬就能上戰場,有的還可以當教練,而且表現還相當好。

陳毅還舉例說,解放軍過去繳獲國民黨的山炮,仗一來,就把山炮推到陣地前沿,打炮的戰士從炮筒里往前看目標,向敵人直瞄。後來,被俘虜的國民黨炮兵就指出,不能這樣打。他們把山炮向後拉到離敵陣地約6里路外,算好距離,校準射程,一炮出去,正中敵陣,彈不虛發。

陳毅關於善用俘虜兵的經驗,得到中央肯定,中央很快下發文件,指出,對於俘虜,除了重傷或有傳染性疾病的,余者一律留用,補充到解放軍里。

俘虜為什麼願意在解放軍里,願意跟著解放軍打國民黨軍呢?原來,解放軍不僅代表正義的一方,而且有一套教育訓練俘虜的科學方法,且行之有效。比如,針對俘虜兵大多都是窮苦家庭出身的特點,組織召開訴苦,進行階級教育,啟發他們的階級覺悟。

然後把俘虜兵下放到各個班,並規定,一個班裡,必須是解放軍老兵占多數,俘虜兵佔少數。這樣便於以老帶新,便於對俘虜兵實施傳幫帶。

再者,部隊規定,班裡的老兵不得歧視俘虜兵,不僅不歧視不虐待,還給予優待。行軍時,班長主動為俘虜兵扛槍帶物,對俘虜兵關懷備至,甚至晚上宿營還給俘虜兵燒洗腳水。俘虜兵想想自己在國民黨部隊里,官對兵的那個惡劣態度,親身感受到解放軍里官對兵的以禮相待,孰好孰壞,一目了然。俘虜兵很快就被改造過來了。

另外,在立功、薪資等其它相關待遇方面,俘虜兵與解放軍老兵一視同仁,這樣就大大激發了俘虜兵的積極性。如此,老的俘虜兵影響新的俘虜兵,效果越來越明顯,到了1948年初,華野已經做到了「即俘、即補、即戰」,也就是一旦抓到俘虜,立即就能補充到解放軍的部隊里參戰。

相比之下,國民黨軍是打一個少一個。比如,國共都是100個兵,一仗下來,被解放軍俘獲30人,若陣亡的暫不計算,解放軍增至130人,國民黨軍減至70人。國民黨軍越打越少,這個仗還能打下去嗎?

再者,國民黨只能靠抓壯丁來補充兵源,抓來壯丁後,先整訓,再整編,待分到部隊,送上戰場,一個周期下來100多天,甚至半年以上。一仗下來,又送給解放軍許多,不賠再怪。

那麼問題又出來了,解放軍能改造俘虜,國民黨軍就不能改造嗎?

國民黨軍則不行。舉個例子,在1946年10月開始的漣水戰役中,國民黨74師攻破漣水,當時守漣水的是華中野戰軍王必成的第6縱隊。

6縱被張靈甫俘虜了300多人,張靈甫讓共軍的俘虜兵做後勤,運糧食,拉大炮。蔣介石知道此事後,告誡張靈甫,不可以這麼做,絕對不可以信任共軍的俘虜兵。張靈甫則不以為然,說,不讓他們參戰,只讓他們做後勤。就沒聽老蔣的。

孟良崮戰役打響時,張靈甫把他的主力部隊駐紮在孟良崮,重炮部隊安排在山下的垛庄,解放軍直撲垛庄的正好是王必成的6縱,俘虜兵一看自己的部隊來了,立刻起義。張靈甫的炮兵陣地一下就成了6縱的了。然後,這些大炮轉頭轟向孟良崮。

這時候張靈甫才知道自己犯了一個大錯誤——不該用這些俘虜兵運大炮。

此後,蔣介石拿這個教訓反覆警告國民黨各部隊,要引以為戒。因此,國民黨用不了解放軍的這個辦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吊蘭書苑 的精彩文章:

上世紀初那場橡膠股票危機,是引爆辛亥革命,終結大清的導火索?
民國以同盟會員為主的參議院主張建都北京,為何最終定都南京?

TAG:吊蘭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