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宣帝可以奪取皇權成功而漢獻帝卻失敗了?
說起來,漢獻帝和漢宣帝情況是差不多的。都是被大臣立為皇帝的,朝中大事都不能自己做主。把持朝政的權臣,無論霍光還是曹操,雖然權勢很大,不過都害怕被後人指責,不敢隨意篡位當皇帝。
那麼,既然兩個人所處的境況都差不多,為何漢宣帝能夠成功把權力奪回來,漢獻帝卻只能拱手把皇位交出去呢?
(漢宣帝劇照)
兩個人的結局之所以有這麼大的不同,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江山的境況不一樣。
漢宣帝時期的漢家江山,雖然經過漢武帝折騰,國力大減,百姓生活困頓。但是總體上依然非常穩固,既沒有大的自然災害出現,各地基本上也沒有農民起義、諸侯造反這樣的動蕩。所以,江山還是漢家的江山,朝野上下,也都是擁護漢家江山的。在所有人的觀念里,江山依然是姓劉的。霍光就算想奪江山,他也沒那個膽。
漢獻帝時期的漢家江山則完全不一樣。那時候早已天下大亂,各地諸侯以鎮壓農民起義為借口,擁兵獨立,各自為政。也就是說,漢家江山其實已經分崩離析,氣數已盡。這個也是大家在心裡都知道的事實,所以,就算曹操獨攬大權,就算曹操要把皇位奪過去,大家也並不覺得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何況因為十常侍亂政,董卓亂政,漢獻帝已經沒有了江山,東躲西藏,找不到安身之處。是曹操把他救了出來(當然了,也可以說是曹操把他劫持了),這樣,漢獻帝才相對安定下來。漢獻帝差不多相當於在人家的地盤上吃飯。如此境況,還怎麼奪權呢?
(漢獻帝劇照)
二、處事的方法不一樣。
漢宣帝做事非常穩重,由於之前有劉賀這個教訓,因此,漢宣帝一直奉行韜光養晦的策略。就算他手中沒有權力,他的利益受到傷害,他仍然能夠做到隱忍不發。
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霍光的妻子霍顯害死了漢宣帝的皇后許平君。這件事應該說,漢宣帝雖然不一定有真憑實據,但是肯定是有懷疑的。不過就算有懷疑,他也能夠做到隱忍不發,不予追究。
要知道,許平君是他故劍情深的妻子,和他曾經有過一段患難與共的歲月,他們兩人的感情,是很深厚的。而這樣一件事情他都能夠忍耐,不但忍耐,還迎娶仇人霍顯的女兒為皇后,可見,漢宣帝的忍耐力有多麼強勁。
漢獻帝就不行,在曹操把持朝政期間,他和嬪妃們聯合起來,兩次想殺掉曹操。一次是和董貴人聯合起來,一次是和伏皇后聯合起來。最終兩次都失敗了。耐人尋味的是,雖然最後他也娶了仇人的女兒,但是他輕舉妄動的做法,讓輿論似乎都站到了曹操那邊兒。
(曹丕劇照)
但霍家很顯然也很清楚,霍光在世漢宣帝不會把霍家怎麼樣,可以繼續一手遮天,但霍光死後,漢宣帝是一定不會再對霍家有什麼好臉色的。霍光對此顯然也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所以,霍光臨死前上奏,請求把他的食邑分三千戶給他的侄兒霍山,作為霍去病的繼嗣,延續香火。這是霍光臨終前為了擴大霍家權勢的安排。
霍光死後陪葬茂陵,葬禮禮儀堪比皇帝,陵墓規格也是比照皇帝陵墓,霍光的妻子還嫌太小了,堅持把霍光陵墓的規格繼續擴大。
霍光的兒子霍禹、侄孫霍雲在霍光秉政時就已經擔任重要職位,都是中郎將,霍山是霍雲的弟弟,也是奉車都尉、侍中,霍光的兩個女婿為東西兩宮衛尉,掌握宮廷禁衛,霍光的其他親戚也都擔任大夫、騎都尉、給事中等職務,布列朝廷。霍光去世後,霍禹又被漢宣帝晉陞為右將軍,地位已經比較高了,再進一步就可以擔任大將軍。
霍光死後,漢宣帝開始親政,很快就開始布局,打壓霍家的權勢。宣帝一方面把霍禹、霍山、霍雲等都繼續封侯,給以顯官高爵,但先把霍光兩個女婿從掌握宮廷禁衛的衛尉外派到地方上擔任太守,又給霍禹陞官為大司馬,但免去了霍禹的右將軍職務,罷免了霍家子侄輩的各種將軍、都尉職務,也就是剝奪了他們的兵權,改由漢宣帝自己的外家史氏和許平君的父親等人掌握兵權,為消滅霍家提前布局。
更重要的則是,在霍光死後,霍家本身內部也存在比較大的問題。霍光的妻子顯和家奴私通淫亂,霍禹作為霍光爵位的繼承人,理應充當霍家的掌門人,但他的政治能力很低,看不清形勢,遇到事情只會抱怨,或者稱病不朝,實際上是沒有能力與宣帝相抗衡。相比之下,宣帝經過多年隱忍,在霍光死後的操作要老到得多了。
但霍光的子侄輩顯然很清楚,霍家之前得罪宣帝已經很深了,罪在難逃,所以自己心裡也不踏實,就密謀叛亂。霍光去世兩年後,霍家被人告發。顯、霍禹被漢宣帝下令腰斬,霍雲、霍山等人自殺,牽連長安城中與霍光家族有關係的上千家,只有已經被廢了的皇后霍成君倖免。但霍光本人的陵墓並未被宣帝拆毀,而是繼續保留下來了。
※秦檜一人獨相十九年,是不是因為有金國老闆撐腰,宋高宗不敢動他
TAG:舊人講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