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丕篡漢自立並非貪圖權勢,而是形勢所迫

曹丕篡漢自立並非貪圖權勢,而是形勢所迫

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期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一段時期,亂世之中英雄輩出,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當時最強大的曹魏政權的創始人——曹操,更是在當時被世人稱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曹操一生之中做的最主要的政治策略,也是被後世對其褒貶不一的重要原因。

然而,真正的三國時期卻是在曹操死後,曹丕篡漢這一歷史事件正式開始的。曹操直到臨死之前都稱自己為漢臣,就算曾經的老哥們夏侯惇在殿上讓曹操篡漢自立都被拒絕了,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如果他一旦稱帝就沒有辦法用漢朝的皇帝去限制孫、劉甚至其他的這些原本歸屬於漢朝的大小諸侯,也更加會坐實了孫、劉口中「漢賊」這一惡稱。可是為何在曹操死後,曹丕要棄用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策略,自立為帝才導致了最後三分天下這一局面。

一 曹魏內部局勢的隱患

其實早在曹魏政權建立之初,政權的內部就一直存在著不安的因素。尤其是在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一些漢朝老臣之中就處處存在著反對曹操的聲音。雖然這些聲音總是在暗地裡發生,但是曹操早就心知肚明,於是曹操用了兩件事平息了政權內部之中這些不安的隱患。

第一件事就是衣帶詔事件。董承、劉備等人為了殺死曹操暗通漢帝,讓皇帝用血書寫下詔書藏在衣帶之中,不料這件事被曹操發現,劉備帶著衣帶詔逃了出去,投奔別人,而董承等其他人則被曹操抓住,連同皇帝的妃子董貴人一起在百官和將士乃至皇帝的面前一起被曹操誅殺。

這件事,有人說曹操殘暴,話雖如此,可是當得知有人要殺害自己的時候選擇先下手為強,曹操這麼做卻也情有可原。而除掉異己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講,可以視為一種立威的做法,之後不但漢帝對曹操更加敬畏,那些原本反對曹操的漢朝老臣也不再敢發出反對之聲。然後這麼做雖然可以在表面上鎮壓住內部的隱患,卻很難抑制住人們內心的暗流洶湧。

曹操做的第二件事,是在官渡之戰之後。河北的袁紹被曹操打敗,部下們在袁紹的軍營中找到了許多曹魏的官員們和袁紹暗通款曲的往來書信。當曹操把這些書信拿到文武百官面前的時候,所有人都人心惶惶,可是曹操卻當著眾人的面把這些書信一把火燒了,還說:袁紹強盛時連我曹操都想過歸順於他,何況百官。

曹操恩威並施,使得在他活著的接下來的十多年來幾乎無人再反對他。曹魏政權在這十多年的時間裡穩定發展,在百姓的心中,曹操雖無皇帝之名卻有皇帝之實。同時,曹操的幾個兒子們對於大位的渴望和爭奪又成為了曹魏內部的主要問題矛盾。

當時曹操最得意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兩個兒子分別結交各自的黨羽,大臣們也紛紛開始選擇站隊,因為如果選對了人就可以保住自己的身份地位,如果選錯了很有可能連命都沒有了。

曹操死後,曹丕被選為魏王的繼承人,於是有兩座大山一下子擺在了曹丕的面前。一個是一些失去了被父親的威懾力統治的老臣們,如果自己威望不夠高就無法繼續統治他們;一個是來自手足兄弟的壓力,既有被一些文官擁護的曹植,又有在外征戰的將士們擁護的曹彰。不管是哪一方的壓力,如果處理不好自己的地位將來很有可能會被拉下來,唯一的辦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篡漢稱帝。

二 外部敵對勢力的困擾

曹操死後,曹魏政權動蕩,局勢上最有利的應該就是曹魏之外的另兩大政權——劉備的蜀漢和孫權的東吳這兩個集團。然而劉備卻沒有馬上對曹魏採取措施,原因就是自己的兩個義弟關羽和張飛全都死於東吳之手,劉備的主要目標也從曹魏轉向了孫吳。而一心想要偏安一方的孫權知道馬上就要被劉備討伐,在這種情況選擇了聯合曹魏抵抗劉備。

對於這時的曹丕來說,外面的兩隻老虎互相敵對對自己是最為有利的。當務之急應該是迅速穩定自己的內部局勢,否則當孫劉再次同仇敵愾的時候,便必然會無力自保。

三 自立為帝 恩威天下

曹操的畢生理想是統一天下,這樣的雄心壯志或多或少也會傳給後代。這一點在曹丕稱帝之後,採納了陳群的九品中正制,改革了當時的選官制度,可以看出曹丕的安定天下的決心。對外更是平定了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還恢復了在西域的建置。

在外的劉備在曹丕稱帝之後,以曹丕害死漢獻帝為名,自立為帝。孫權方面,為求穩定向曹丕討封為吳王,建立了吳國。三國鼎立的局面也至此開始了。

結語

曹丕的權勢地位應該說在繼承了魏王之後便已經擁有了,並不會因為篡漢而發生改變。而他這麼做也只是想要儘快穩定內部局勢以便抵禦外敵,同時可以抵抗手足和漢臣所帶來的壓力,最重要的就是四個字,人心所向。

參考文獻:《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歷共嬋娟 的精彩文章:

萬貴妃那麼受寵,為何沒有成為皇后?只因沒子嗣嗎?
難道他有預測未來的能力?竟將三位女兒,都分別嫁給了三位皇帝

TAG:千歷共嬋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