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鴻2》中,正是有了陸皓東,黃飛鴻的形象才得以拔高和升華
前段時間,在小視頻上看到黃飛鴻二男兒當自強中的,黃飛鴻大戰白蓮教聖壇的片段。大部分人被片中李連杰的精彩武打場面所吸引,劇情也讓人看了心潮澎湃,酣暢淋漓,大呼過癮。但是被其中的配角角色,姜大衛扮演的陸皓東的演技給征服了。
陸皓東作為黃飛鴻的老鄉朋友,一直跟黃飛鴻關係不錯,其實他私下身份是革命派,與孫文等人一起四處講學宣傳革命思想,以便喚醒更多能人志士來一起推翻滿清政府和列強。黃飛鴻隨時一介武夫,但是有膽有識,思想覺悟跟平常人不一樣,所以陸皓東就介紹黃與孫文認識了,所以才有了後邊黃飛鴻幫大戰納蘭元敘的終極之戰。
在大使館中,遇到白蓮教鬧事,然後納蘭元敘帶兵前來趁亂抓捕陸皓東等人。喬裝打扮一番後,臨走前,深情的望著一群將要到留學國外的小學生(應該是中國最早一批公立資助的留洋學生,說不定裡邊有詹天佑等人)囑咐他們要挺過今晚,將來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無論怎樣你們都要熬過今晚,那麼你們這一代就能看到明日的朝陽了。」
(生逢亂世,革命前輩家捨身為國,救國救民於危難當中,如今又讀這段台詞尤其感人,陸皓東的革命志士形象,令人肅然起敬。)
在黃飛鴻大戰白蓮教徒的過程中,開始他一直面露震驚和疑惑。
他不明白,在現代工業文明已經照進中國,國外列強正是依託先進的工業軍事文明來大肆入侵中國,確還有這麽多底層的勞苦大眾為了一個愚昧的迷信神像,依靠著所謂的「神功護體」,「九宮真人」下凡來解救被清政府壓迫,被國外列強凌辱的廣大民眾。
他作為一個思想先進,勇於革命的晚清普通知識分子,一直沒有理解這些白蓮教徒的到底是思想出錯在哪裡了。
當他拿著現代工業文明所製造的防身武器」手槍「時,底下的白蓮教徒並不十分害怕四下逃竄。反而罵他是洋妖,手中拿的手槍是「洋物」。是洋妖就要剷除,是洋物就要搗毀。在他們心中,有了白蓮教的「神功護體」,洋槍這些東西根本傷不了他們。所以拿著只能近身搏鬥,殺傷力有限的刀劍的白蓮教徒們,反倒把拿著遠程射擊威力巨大洋槍的陸皓東等,逼得靠牆渾身發抖。
這跟之前看到歷史書上,說的一個片段:幾個拿著槍的日本浪人,竟然俘虜了一個縣衙的晚清官兵。兩段情節對比,不禁感受到在影片中陸皓東心理此刻應該也是一個很大的諷刺。
此時更有被封為」白蓮聖姑「的小女孩站出來,被已經著魔一樣的白蓮教徒擁簇著,呵責著黃飛鴻陸皓東等人,用他們的」神功護體「逼得陸皓東連連後退,以致陸皓東槍走火,一不小心打死小女孩。
面對瘋狂而至的白蓮教徒,巨大的內疚和恐懼緊張,終於讓陸皓東崩潰了。
你看著這些人,為了這泥菩薩,竟然連命都不要了」。
「我哪也去不了了,如果每個中國人都像他們這樣,中國沒得救了,中國沒得救了!!。」
「走不了了,我能到哪去,走不了了........」。
在姜大衛的高潮演技下,滿臉淚痕和震驚,幾近崩潰的陸皓東形象,此刻不禁深深的刺痛我的心,不禁鼻子不由的一酸。同時,作為知識分子資產階級的妥協性弱點,也在這時候暴露無遺。他們一時沒有認識到問題的根源,在於要用武力去解決,而是遇到困難就妥協不前,投降現狀。
是的,在那列強入侵中國,用現代文明的輪船和洋槍洋炮轟開古老中國的大門的年代,晚清政府的腐朽無能,底層民眾的愚昧麻木,他們這些迫切希望改變中國現狀的手無縛雞之力晚清知識分子,沒有了強勁有力的依靠,他們 能到哪裡去,能改變多少現狀。只依靠學術理論和一腔熱血,在列強的洋槍洋炮面前,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徐克版黃飛鴻之所以成為經典,不僅僅是因為正值巔峰時期李連杰的精彩武打場面,更重要的是,裡邊反映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家國情懷。在塑造黃飛鴻這個民族武術大師的形象同時,也反映出當時舊中國面對外強入侵,不同國人在努力挽救中國喚醒愚昧國人的詳細。
所以,這刻的陸皓東的迷惑令人深思。
影視中,陸皓東的一番說辭並沒有勸退白蓮教眾,鏡頭望像沉默的神像和瘋顛的眾人,做了一個強烈對比。反倒是黃飛鴻被陸皓東的一番言語所激,於是哈哈哈哈狂笑,將計就計,來個真武大帝上身,引誘九宮真人出來,擒賊擒王,消滅矇騙廣大民眾的九宮真人(李連杰這段表演演技爆棚)。
化身成真武大帝的黃飛鴻與九宮真人打鬥正酣,並屢佔上風。而陸皓東獃獃的望著他倆,一句話也沒說。或許他在想,之前的講學著述等活動的影響還是太小了。想要完成革命大業,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統治,趕走驕橫跋扈的各國列強,必須採用強大的武裝力量才能達到目的。
見到九宮真人躺在自己面前,看著被自己打死的小姑娘,正是被這些打著救苦救難卻裝神弄鬼蒙昧民眾的白蓮頭子所欺騙,於是終於拿起手槍,狠狠的往九宮真人的身上打去。卻不曾想,子彈沒有打死九宮真人,而是乒乒乓乓的彈了下來,從而也揭開了所謂的「神功護體」,不過就是一塊護身鐵板,最後輪到廣大白蓮教徒們一個個精神支柱崩潰了。
姜大衛飾演的陸皓東角色,把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知識分子和一個勇敢無畏的革命志士形象演繹的非常到位。有了他的出現來貫穿線索,才有了與納蘭元敘的幾次較量大戰,同時也使得黃飛鴻的形象才得以拔高,整個影片的精神主題得以升化。
影片最後的場面,黃飛鴻用力把陸皓東委託的旗幟扔到孫文的輪船上時的片段,也是非常令人動容的。當孫文接過經歷過磨難的半截旗幟時,他堅定的目光看著對面的黃飛鴻,說他會完成陸皓東的遺願時,兩位時勢英雄也做了他們的任務交接。
在黃飛鴻看來,一個人的武功再高,也無法改變很多,只有要像陸皓東那樣,為革命事業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來拯救這個千瘡百孔的中國;
在孫文看來,革命之路剛剛起程,前邊縱有千難萬險,正是有著無數個像陸皓東那樣為了革命事業前仆後繼敢於犧牲的同志,革命才能成功,中國才有希望。
他們的背後,霞光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