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有人給納粹大屠殺遇難女孩開了個社交賬號,引起一些爭議

有人給納粹大屠殺遇難女孩開了個社交賬號,引起一些爭議

有人給納粹大屠殺遇難女孩開了個社交賬號,引起一些爭議

「Hi! My name』s Eva.」

除了穿得有點復古,Eva Heyman 的 Instagram 賬號看上去和普通女孩沒什麼不同。她出生於一個匈牙利小鎮上的中產家庭。這裡有 10 萬居民,其中有五分之一是猶太人。父母離婚後,她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這天是 2 月 13 日,她的 13 歲生日。禮物是人生中的第一雙高跟鞋,她穿著它們高興地在公園裡吃冰淇淋,發了張自拍,還遇到了她有點心動的男孩。這天她還開始記日記,寫下自己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新聞攝影記者。

但真實的 Eva Heyman 在 13 歲生日的四個月後就死在了奧斯維辛,成為納粹大屠殺的 600 萬名猶太受害者之一。這是 1944 年,德國在這一年入侵匈牙利。戰火蔓延得非常迅速。沒多久,猶太居民就需要佩戴黃星,每天只能在早 9 點至 10 點間出門。僅 100 多天內,匈牙利就有 40 萬名猶太人被送到奧斯維辛。

「實際上一切都被禁止了。但最可怕的是一切的懲罰都是死亡。」Eva Heyman 寫道。日記停在了 1944 年 5 月 30 日。她在這天之後成為 40 萬人的一員,並於 10 月 17 日被殺,是死在奧斯維辛的 150 萬個孩子之一。她的母親 Agnes Zsolt 活了下來,回家後發現了女兒的日記。但她最終選擇了自殺。


Eva Stories 的官方預告片

75 年後,以色列的一名科技公司高管 Mati Kochavi 和他的女兒 Maya Kochavi 發現了 Eva 的日記。按照《紐約時報》的採訪,他們實際上閱覽了大概 30 本當年受害者的日記,最終決定選出 Eva 為她開通一個 Instagram 賬號(「因為她最現代、最能引起共鳴」),在 5 月 1 日以色列大屠殺先烈紀念日那天上線,並於 5 月 2 日早上結束。

在此期間,這個名為「Eva Stories」的賬號發布了 70 個帖子,包括時下最流行的短視頻、表情符號或字母,記錄了她從戰前到最終被送去集中營之間的生活變化。Eva 由一名英國女演員扮演,拍攝花三周時間在烏克蘭完成,共有 400 人參與, Mati Kochavi 為此投入了約 500 萬美元。他將之稱作一個非盈利的個人項目,希望以一種當代年輕人最習慣的方式普及大屠殺歷史並紀念死難者。

他的擔心也稱得上有據可循。去年由「猶太人對德國物質索賠聯合會」(Conference on Jewish Material Claims Against Germany)在美國委託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18 至 34 歲的千禧一代對於大屠殺的常識缺失最為顯著。有 41% 的千禧一代認為被屠殺猶太人總數低於 200 萬(實際上是 600 萬);66% 的人不知道奧斯維辛是什麼。

Mati Kochavi 稱自己刻意沒有尋求任何政府或官方機構的合作,「因為在以色列,大屠殺是個神聖的話題。我不希望就這個項目和政府有任何衝突,或者遇到沒法過審的情況。」

「Eva Stories」在正式上線前在以色列進行了大規模的線上及戶外廣告牌推廣。到處都能看見一張寫著「What if a girl in the Holocaust had Instagram?(如果大屠殺遇難女孩有 Ins 賬號會怎麼樣?)的海報。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於 4 月 29 日在個人 Instagram 和 Twitter 賬號上表示了支持;以色列演員蓋爾·加朵(Gal Gadot)以及美國喜劇演員薩拉·絲沃曼(Sarah Silverman)也在社交媒體上做了推薦。這使得該賬號在上線 24 小時後粉絲數就超過了 100 萬。

有人給納粹大屠殺遇難女孩開了個社交賬號,引起一些爭議

有人給納粹大屠殺遇難女孩開了個社交賬號,引起一些爭議

但該賬號也引來了諸多爭議。一些人認為,利用自拍文化及充斥著話題標籤和表情包的大眾視覺語言描繪大屠殺,是一種弱化和不尊重,「是對當代年輕人智力的羞辱」。還有人爭論一些技術細節,比如 Eva 在日記中提到逃難住在貧民窟時的夜晚沒有電用,就更不用說給手機充電刷 Instagram 了。

以色列音樂家及教師 Yuval Mendelson 是這種意見的代表之一。他在當地媒體 Haaretz 的專欄中指出這種做法既粗糙、品味也有問題,「一個輕浮的 Instagram 賬號不是也不可能是一個合適的方式」。

以色列官方大屠殺紀念中心 Yad Vashem 在聲明中表示,除了 Eva Stories 已公布的信息,中心對於該項目的任何情況都無了解。「Yad Vashem 認為出於紀念目的使用社交媒體平台是合理且有效的……我們也活躍地使用不同社交媒體渠道,雖然風格和方式不一樣。我們發布的內容以真實材料及歷史事實為依據,並且確保其既與公眾相關,又對話題有足夠的尊重。」

Yad Vashem 今年紀念大屠殺日的方式是策划了一個名為「Last Letters From the Holocaust: 1944」的線上展覽,挑選了大屠殺遇難者與朋友及家人的部分信件做展示。

Mati Kochavi 對各種批評回應稱:「為什麼說不尊重?這就是人們如今交流的方式。我一點都不懷疑全球各地的年輕人希望看到嚴肅的內容,並且希望以合適的方式聯繫彼此。」

根據「Eva Stories」團隊公布的數據,該賬號瀏覽量已超過 1 億次。

題圖來自 Eva Storie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Voice:種族歧視還是保護運動員?義大利半程馬拉松賽陷入爭議
說唱比賽「地下 8 英里」的 7 年,freestyle 在哪裡?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