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遺囑「君可自取」,到底是什麼意思?

劉備遺囑「君可自取」,到底是什麼意思?

摘要:句中的「自取」二字,乃是自己可以選擇處置辦法,即在最為嚴重的情況下,諸葛亮可以廢黜劉禪,選立劉備另外的兒子為君,而非他自己可以徑直取代後主劉禪。

引言

陳壽《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記載: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常璩《華陽國志》卷六《劉先主志》也有對此事件的記載,「先主謂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對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將兩段史文進行比較,劉備與諸葛亮君臣二人的言語,在文字上完全相同。陳壽和常璩二人,具有以下共同特點:第一,學風極其嚴謹。第二,都出自蜀漢故地。陳壽四川南充市人,常璩四川崇州人。第三,陳壽撰寫《三國志》的西晉,和常璩撰寫《華陽國志》的東晉,依次與劉備和諸葛亮所在的蜀漢緊密銜接。

但是,對於這段史文之中最為關鍵的文句,即劉備遺囑所言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八字,究竟其含義如何,後世則有不同的理解。筆者認為:句中的「自取」二字,乃是自己可以選擇處置辦法之意,即在最為嚴重的情況下,諸葛亮可以廢黜劉禪,選立劉備另外的兒子為君,而非他自己可以徑直取代後主劉禪。

一、「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對於劉備遺囑中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一句,後世有不同的理解。一種理解是:如果劉禪不成器,諸葛亮可以自己取代劉禪當皇帝。持這種理解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是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五回「劉先生遺詔託孤兒」中,將這段文字改造為:如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自為成都之主」一句,含義極為清晰明白,就是要諸葛亮取代劉禪當蜀漢的皇帝。在《三國演義》中,凡是引用陳壽《三國志》的地方,如果原文比較明白易懂,一般都保持原文不變;但是遇到不太明白易懂之處,則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加以改寫。羅貫中認為「君可自取」,含義比較隱晦,於是直接改為「自立為成都之主」。而「自立為成都之主」,就是上文所說的「可以自己取代劉禪當皇帝」。

由於《三國演義》的藝術魅力和廣泛傳播,於是這種詮釋也就在廣大的受眾當中流傳開來。現今出版的一些《三國志》的譯註本,對於「君可自取」一句,或者將其譯為「您可以自己取代他」,或者譯為「您就取而代之」,就是這種看法的延續。如果有人對此提出異議,還會受到人們的種種質難。

二、陳壽的「舉國託孤」

這種理解是否準確,非常值得商榷。陳壽將在《諸葛亮傳》中記述的上面所引一段史事,自己總結為簡練的四個字,即「舉國託孤」。 《禮記·深衣》說,「三十以下無父稱孤」,是指未滿三十歲而死去父親的人。劉備病逝時,劉禪虛歲十七,遠未到達三十而立之年,按照《禮記》的說法,完全可以稱為「孤」。

《論語·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這段文字的白話譯文是:曾子說:「可以把年幼的孤兒託付給他,也可以把國家的命脈寄託給他,而他在面臨需要體現節操的重大關頭,絕不會動搖變心———這是君子一類的人嗎?當然是君子一類的人呀!」

不難看出:作為孔子儒家思想嫡系傳人的曾子,在這裡衷心讚美的君子,不僅可以「託孤」,而且可以「托國」。「孤」和「國」這兩者都是最可寶貴和最可珍惜的,為何可以放心地對他「託孤」與「托國」?因為這樣的君子具備極其高尚的品格,他在面臨需要體現節操的重大關頭,絕不會動搖變心。也就是說,他重然諾,無私念,一旦受人之託,就必然會終人之事,至死不變。而「託孤」與「托國」,合起來正是「舉國託孤」四字,用白話來說,就是把整個國家和兒子都託付給諸葛亮。

可見陳壽在這裡採用「託孤」的措辭,不僅僅有語言上選擇用典的考慮,更為重要者,還有文化上進行比擬的深層次意圖。陳壽是要以此表明:劉備之所以要對諸葛亮「舉國託孤」,是因為他認定諸葛亮具有古代君子之風,蘊含了臨大節不可奪也的高尚品格。有了這樣的文化定位,下文的「心神無貳」等讚美性評價,就有了根本的依據,順理成章。

既然陳壽有意通過「舉國託孤」的總結,來顯示諸葛亮是面臨需要體現節操的重大關頭,絕不會動搖變心的君子,那麼他對「君可自取」一句含義的理解,就絕不可能是「你可以自己取代劉禪」。因為你把別人託付的孤兒都拋棄了,還把別人託付的國家篡奪了,還能算是面臨需要體現節操的重大關頭,絕不會動搖變心的高尚君子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三、康熙點評

後世帝王有一種看法認為,劉備之所以會在說了「舉國託孤」之後,又補上一句「你可以自己取代劉禪」,是玩弄譎詐的「帝王心術」,他本來就對諸葛亮心存猜疑,這樣說的目的,是要將諸葛亮逼到死角,使諸葛亮在輔佐劉禪上,不能不忠誠,不能不竭盡心力。

《御批通鑒輯覽》載清帝康熙的批語「三國人以譎詐相尚」,即是如此。但是,持這樣的看法者,對陳壽「心神無貳」的讚美性評語無法作出合理的解釋。而「心神無貳」,白話就是內心沒有任何另外的念頭。故意要激勵對方的忠誠和努力,顯然是有了另外的念頭,而且是對諸葛亮的忠誠和儘力有所懷疑了。至少在陳壽的心目中,這樣的看法是不能成立的。

如果陳壽自己真的洞悉到劉備是在玩弄「帝王心術」,他無論出自史家秉筆直書的優秀傳統,還是出自個人切身利害的考慮,都應當直接點明,而不必為之掩飾。因為他撰寫《三國志》時的西晉武帝之世,而司馬懿其人之所以能夠奠定西晉代魏的基業,正是充分利用了自己在魏文帝、魏明帝兩朝輔政大臣的權位,以及魏明帝死時繼位的嗣君曹芳年僅八歲的機遇,其野心才得以成功。從《三國志》的記載來看,就司馬懿而言,魏明帝臨終對他的一番「託孤」言行,同樣算得上是「心神無貳」的。

但是,同樣是「心神無貳」的「舉國託孤」,在蜀漢是社稷安穩,在曹魏卻是江山易主,誰是誰非,不言而喻。可見陳壽越是在這裡讚美劉備「舉國託孤」的「心神無貳」,就越是有隱射譏刺西晉所得天下來路不正的巨大風險。因此,在這樣嚴峻的背景下陳壽做出的評論,於情於理我們都不能懷疑其客觀性和正確性。至於康熙,對此史事發出譏評,很大程度出自現實的考慮,而非真正史家客觀評判,可以理解,但不足為憑。

參考文獻:

《華陽國志校注》

《史記》

《漢書》

《三國志》

《魏氏春秋》

《後漢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關羽敗走麥城,劉備為何不出兵救援?
孫權死後十八年,他的七個兒子為何一個不剩?

TAG:秋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