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的的銀幣:貴州竹枝銀幣
文史
05-05
1949年貴州省鑄,國內稱「貴州竹枝銀幣」或「甲秀樓竹子銀幣」。
1949年10月中旬由貴州造幣廠鑄造。
貴州竹枝銀幣從批准正式鑄造,至11月11日,造幣廠大部分人員因聞人民解放軍已進入貴州天柱縣而撤離貴陽止,開工生產前後不足一個月。
「貴州竹枝銀幣」的正面中央為貴陽市的甲秀樓圖案,銀幣外圈上邊緣鑄「中華民國三十八年」,銀幣下邊緣鑄「貴州省造」字樣,均為楷書;左右兩端稍下側分鐫五瓣花圖案。
「貴州竹枝銀幣」的背面為金竹三株圖案(註:貴陽市在宋代即稱「金竹府」,1942年建市時首任市長何輯五還以金竹為市徽),左右兩邊鐫楷書「壹圓」二字。
該幣曾由國民黨貴州省政府官員於貴州解放前夕,在貴陽至雲南敗逃途中,用以發放部分軍餉、「資遣費」、「應變費」等。絕大部分在貴州、雲南沿滇黔公路的部分地區流落到民間,一部分被國民黨官員攜往香港、台灣及國外。
「貴州竹枝銀幣」鑄期短、鑄額小,據技工回憶,該廠原計劃日平均產量為500枚。據此推算,鑄量應在一萬枚左右。
在幣面甲秀樓圖案的正門中,鑄有時任貴州省政府主席谷正倫的「谷」字暗記。下面英文字母T L K 則代表造幣廠的廠長謝傑民的英文縮寫。此幣的鑄造水平和技術應該的當時流通幣的的最高水平,無論在製造工藝和原料,科技包括特有的暗記防偽等方面的水平都是讓人讚嘆不已。
TAG:鑒定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