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元末大臣到明朝開國元勛的艱難轉變,聖人眼中的天下觀

從元末大臣到明朝開國元勛的艱難轉變,聖人眼中的天下觀

在劉伯溫等到朱元璋的請求幫助的時候,他當時儼然已是五十歲的年紀了。在五十年做人的歲月中,他一直都是享譽盛名的,從少年時期的神童到年長之後的文壇翹楚,就算是在那他一直都沒如意過的仕途,他也從無敗績。

古代讀書人的成功有三個標準,立德,立功,立言。劉伯溫在這個年紀,已經寫過書了,所以說立言這個事情已經完成。其實一般情況下,立功應該在立言之前,否則有說假話的嫌疑。但劉伯溫因為仕途太不順,空閑時間太多,所以就先立言了。再說,真正的聖人,是不必拘泥於先後的。

至於立德,這個事情應該有兩個正確的觀點,一是先立德,後立功,因為一個沒有基本道德觀念的功勞實在有點危險。再說,好的品德也有利於立功。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立德是一生的事情,不應有一絲的懈怠。綜合一下,這兩個觀點合成一個觀點,就是在建立最基本的道德觀念後再用一生去完善,踐行。

在立德方面,劉伯溫很早就有了最基本的觀點,那就是為天下百姓做事,在他不知道元政府的腐朽時,他腦袋中一直就是如何為官的想法,做一個清正的官,做一個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官,怎樣把自己的那一方土地弄得政通人和就是他的最高理想。可是,現實的骨感總是硌疼理想那豐滿的神經,每次他要勵精圖治,為老百姓做點事情的時候,總會觸動那個腐朽社會的框架,他所面對的從來就不是一個兩個不堪的同事,而是整個元朝政府的不堪,結果可想而知,每次落荒而逃的總是劉伯溫。

自己報國無門如果只是個人的不得志,讓劉伯溫抑鬱的話。眼睜睜的看著國家一點點的垮塌,對劉伯溫無疑是一種刑罰。作為一個從來都知道正確答案的人,卻被迫必須看著別人錯誤的做法,還不能有任何行動。對劉伯溫這種行動派是很煎熬的。

當方國珍殺害元政府官員的時候,這種痛苦達到了極點,他吐血昏厥,醒後又數度自殺。家人根本不敢離左右。

劉伯溫對朱元璋的要求拒絕了,沒有一絲的猶豫,原因很簡單,他是元朝的官員,即使元朝很不濟,但他不能背叛,先賢們從來都只說忠的。可是,這件事卻也讓他開啟的思考,他好像從永久的苦悶中開始看到了另一種可能。

結果大家都知道,邀請的內容從最初的客氣到後來的夾槍帶棒。劉伯溫最後答應了,他的道德從來都是單純直線的。他於是儘力帶領朱元璋,他在廢墟中飛快的建立一個新的框架。一個可以讓普通百姓安身立命的天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敏敏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七國之亂因何而起?是事出有因還是慾望的驅使?

TAG:敏敏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