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不能兩全,該如何選擇?秦朝末年一人做出選擇,改變歷史走向
(歷史釋疑 第50期/奉天玉)
歷經五千年的沉澱,華夏民族流傳下了很多優良傳統,例如常常被人們掛在嘴邊的「仁、義、禮、智、信」,其中的「義」尤其被國人重視,背叛朋友是不能被饒恕的事情。同時,在古代,講究王權至上,「忠」也是不可或缺的品質。然而,自古忠義兩難全,當這兩者產生衝突的時候,古人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漢末三國時期的曹魏名將張遼,曾面臨這一問題——他得知關羽雖然暫居曹操麾下,卻時刻準備離開,覺得自己瞞著曹操是不忠,告訴曹操則有可能害了兄弟關羽的性命,是不義,經過再三權衡之後,他還是選擇了忠,幸好曹操非常欣賞關羽,沒有因此生出殺心,所以張遼沒有留下遺憾。但是在他之前,還有一個人曾面臨同樣的難題,卻遠不如張遼幸運。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楚霸王項羽的叔叔項伯。
秦朝末年,胡亥倒行逆施,引發民憤,不僅陳勝吳廣起兵反抗,項羽、劉邦等人也紛紛加入了推翻暴秦的行動。當時,項羽和劉邦約定,誰先攻下咸陽誰便稱王。當時項羽勢大,原本信心滿滿,不料卻被劉邦搶在了前面,再加上劉邦身邊出現了一個叫曹無傷的小人挑拔離間,於是項羽動了殺心,想要用自己的四十萬大軍,碾軋劉邦的十萬人馬。
按理說,作為項羽的叔叔,項伯應該全力支持才對。可是,他想到劉邦身邊的謀士張良,不僅與自己有很深的交情,還曾對自己有救命之恩,不忍看著張良白白送命,於是趁夜跑到了劉邦營中,想讓張良隨自己一起逃亡。事情發展到這兒,項伯的行為還是可以理解的,他也不算背叛項羽。
然而,他一心為張良著想,卻反被劉邦和張良這對君臣利用了一遭——張良不願拋下劉邦獨自逃命,於是對劉邦和盤托出了項羽的想法和計劃,並勸說劉邦主動向項伯示弱,假稱自己非常敬重項羽,從來沒有稱王之心。項伯不僅信了劉邦和張良之言,在項羽面前為他們說盡了好話,還在范增想要在宴席上除掉劉邦的時候,屢次庇護,保全了劉邦性命。
如果沒有項伯,項羽可能直接憑軍力優勢,除掉劉邦這一不穩定因素,也有可能借范增之手將劉邦殺害,這樣的話,這天下一定會是項家的天下,畢竟當時項羽一家獨大,其他諸侯都無力抗衡。可是,經過項伯這一插手,劉邦不僅保全了性命,還在楚漢之爭中贏得了最終的勝利,迫得項羽只能烏江自刎。
也就是說,項伯為了全朋友義氣,反被張良利用,先是「背叛」項羽,改變了楚漢相爭的結局,影響了歷史走向,最終間接害死了項羽這個前主公兼親侄子。按理說,他的所作所為,應該會引起極大的爭議,甚至要背負不忠的罵名,可是千百年來,他不僅沒有遭以唾罵,反而一直被世人歌頌,與背棄商紂王的微子,一起被樹立為了棄暗投明的典範。他到底算幸還是不幸呢?
參考資料|《史記》等
※明朝一位大臣說了一句話,惹得朱棣大怒被誅十族,致873人慘死
※明朝皇帝殺人最狠?他們身邊的這些人才是最歹毒的,殺人不用理由
TAG:一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