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之後,美國與俄羅斯首次合作,不是為經濟,而是國土安全
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作為蘇聯的主要繼承者,也成為了歐美國家對抗的主要對象。不過與冷戰時期的完全對立相比,獨立後的俄羅斯與美國還是有不少合作的,而兩國之間的第一次合作並不是為了經濟,而是國土安全。
這張照片拍攝於1994年12月5日,正在簽字的四位分別是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美國總統柯林頓、烏克蘭總統庫奇馬和英國首相梅傑,而擺在他們面前的文件有關於一件大事——烏克蘭無核化進程。
大家知道,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成了世界第三核武國家,在歐美國家看來這是極其危險、不可控的。美國與俄羅斯都是大國,還可以通過協商解決核武問題,然而烏克蘭太窮了,難保不會出現私自販賣核武器的情況,讓歐美國家感到嚴重威脅,因此與其讓烏克蘭擁有核武器,還不如勸導其放棄。
從1991年底開始,美國就與烏克蘭方面展開了談判,涉及烏克蘭所有遠程戰略轟炸機、174枚洲際導彈和1800枚核彈頭。
這個談判持續了將近兩年,期間俄羅斯也加入了談判桌,共同誘使烏克蘭放棄核武器。
雖然烏克蘭國內有一小部分人反對放棄核武器,但養護核武器已經成為負擔,而且美國的經濟援助對日漸拮据的烏克蘭來說太重要,現實問題加經濟援助,最終還是讓烏方同意了無核化協議。
按照協議,烏克蘭所有核彈頭將交付給俄羅斯,由俄方負責銷毀。美國除了提供經濟援助外,還要出錢幫助烏克蘭建立銷毀中心,用於拆除洲際導彈、戰略轟炸機。
在極短的時間內,烏克蘭成為了無核國家,失去了最為重要的戰略威懾力。
對於俄羅斯來說,身邊的定時炸彈沒了;而對於美國來說,花錢買了永久的平安,更是大賺。
美俄之間的第一次合作順利結束,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俄羅斯能夠融入西方。對於歐美國家來說,俄羅斯仍然具有強大的威脅,這也是後來出現武器禁運的原因。
延伸閱讀
威力最小的托卡列夫手槍,木質結構,靠皮筋拋出彈殼
AK-47前輩,如果不是設計師突然病逝,AK不會成為蘇軍標配
1943年美國軍工廠,TNT被工人加熱成糊狀,輕鬆倒進炮彈內
※敘利亞反對派組建特種部隊,沒錢買裝甲車,用越野摩托提高機動力
※雪地摩托限載6人,蘇軍一次攜帶22人,超載這方面是印度前輩
TAG:楊周路38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