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裂變式增長下的影像服務新模式,「VPhoto」通過雲技術與智能硬體推動行業標準化

裂變式增長下的影像服務新模式,「VPhoto」通過雲技術與智能硬體推動行業標準化

36氪獲悉,即時影像服務公司VPhoto於4月22日完成1億元新一輪融資,由廣發信德和達晨財智領投。算上2017年之前的天使輪至Pre-B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已達近2億元。

VPhoto於2016年正式上線,擁有智能硬體專利技術,自建行業雲,搭建「快速影像生產協作系統」,提供基於即時影像直播服務的場景化營銷傳播解決方案。成立以來,其所服務的企業客戶數已增長至2萬以上,並於2018年營收突破億元,同比2017年增長300%以上,同時成為巴黎名媛舞會、中國國際時裝周、羅振宇「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等活動的官方服務合作方。

巴黎名媛舞會攝影

VPhoto何以能在3年間實現高速增長,並得到潘石屹、劉香成等行業大咖的支持?36氪於近日採訪了VPhoto創始人曹玉敏,對其管理模式及經營理念一探究竟:

B2B2C模式下的裂變

從B端的企業客戶切入,確保了增長初期的穩定現金流;而圖片、視頻等影像產品所特有的消費者屬性,則使其得以在受眾群體的口口相傳中快速裂變。從CAC角度,這種模式也帶來了更低的獲客成本。

關鍵是質量。曹玉敏認為,內容質量在快速裂變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照片拍的好,大家就會主動分享,這比花多少錢做市場營銷都管用。「我花1000塊讓你替我在朋友圈分享一張照片,你可能不一定願意,但我把你拍的美美的,你自己都會主動在朋友圈發圖。」注重C的體驗,然後反打B,這是VPhoto的增長策略。正如其做成的第一單生意,是15年在混沌大學給同學拍照,而每個學員背後都是一個企業,就這樣,靠著終端用戶的口碑不斷進行裂變式傳播。

在供應端,VPhoto通過同樣的方式積累攝影師資源。「攝影師行業的平均收入一般在每月5000~10000元之間,而通過我們平台,很多人可以達到1萬5的月收入,對於攝影師來說很有吸引力。」通過在攝影師圈內的互相介紹,到現在,VPhoto共累積認證攝影師與合作攝影師4000多人,分布於29個國內城市。

核心能力

如果說,拍攝質量是實現其裂變式增長的基礎,那麼,雲技術、智能硬體、標準化管理則是為其商業模式提供支撐的三項基本功。

智能硬體

VPhoto的核心硬體產品,為一款可接入專業相機和攝像機的終端智能硬體,作用是將數碼影像數據在各種通信條件下快速傳到雲端,相當於數碼相機的外接數據處理器 外接存儲 多種互聯網接入。除供合作攝影師自用以外,主要面向PGC行業用戶(攝影師、攝像師)出售。

VPhoto智能硬體VBox 6

如同IoT是大數據的前提一樣,智能硬體的接入,同樣也是實現雲端影像數據管理、異地生產協作、用戶數據分析等場景的基礎

雲技術

雲技術使規模化成為可能。雲的作用之一是突破地域限制,使VPhoto的合作攝影師遍布各個角落。從此,影像服務模式不再是作坊式的直營店面,而更像是類似「滴滴」的合作平台,變的更輕。

通過打通用戶端和業務後台的雲端操作系統,VPhoto建立起了一套從數據存儲、數據管理、到異地生產協作的覆蓋全業務鏈條的雲平台。

VPhoto產品體系:端到端整體架構

通過雲技術,也讓以下應用得以實現:

1)雲相冊:搭建自建雲VPhotoCloud平台,使得高效優質的PGC內容可以隨時隨地傳播分享。以每張照片存儲3年計算,VPhotoCloud的存儲成本是公有雲的16%。對於動輒需要管理上千張會務照片的大企業客戶來說,私有雲服務提供了很大便利。而視頻的傳輸和存儲難度更大,私有雲的優勢更加明顯。

2)用戶數據分析:通過用戶在線瀏覽雲相冊的次數,VPhoto有能力對各照片的受歡迎度進行分析,並提供用戶關注度等營銷場景數據分析服務。

3)遠程生產協作:設想一下這樣的場景,攝影師在法國進行現場拍攝,照片同步傳至雲平台,修圖師當即在國內的家裡進行修圖,隨時隨地在平台完成協作。同時,VPhoto擁有的視頻雲端快剪技術,也實現了攝像師和剪輯師異地同步協同工作,為PGC視頻行業提升效率。

標準化精益管理

除雲技術和智能設備以外,VPhoto真正的「護城河」是標準化管理。如同麥當勞、星巴克等連鎖餐飲的擴張,其成功要訣並不一定是相比其他餐館更高檔的食材與口感,而是在規模化經營下對於質量標準的把控

基於不同行業、不同場景、不同客戶的特點,VPhoto建立了200多個SOP(Standard of Process)來進行管理。同時,對於攝影師,也通過「服務態度、遲到情況、拍攝質量」等維度的用戶打分情況進行績效考核,並針對不同的績效評分調整付費標準。

VPhoto的SOP體系(部分)

未來趨勢

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影像服務企業,未來路在何方?創始人曹玉敏表示,以下兩個方面將是VPhoto的主要發力方向:

1)開放平台: 為行業提供技術和服務支持體系,將VPhoto的核心能力開放出來,面向行業夥伴開放智能硬體、影像雲、及包括影像管理系統在內的產品運營能力。

2)產業鏈延伸: 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以數千甚至上萬張高粘性的影像供給端資源為基礎,通過每天產生數十萬張優質圖片和視頻,從專業影像服務拓展到內容或版權,最後甚至可以將業務擴展至影像社交領域。影像服務 版權內容 社交平台,每一個都是千億級的市場規模。

VPhoto是否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下一個獨角獸,我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盒小馬開不下去了嗎?
三星SDS總裁洪元杓亮相博鰲,談大數據精準應用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