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今日立夏,從心出發祛邪扶陽,天地始交,萬物並秀,夏天來了!

今日立夏,從心出發祛邪扶陽,天地始交,萬物並秀,夏天來了!

立夏

節氣

5月6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立夏。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立夏後氣溫迅速升高,正式進入夏季。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更是陽曆辰月的結束以及巳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5月5-6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交立夏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裡的「假」是「大」的意思,是說春天播種的植物已長大了。

早有蜻蜓立上頭

小荷才露尖尖角

5月6日,立夏。陽光溫暖,萬物長大,一切豐盛自在。

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

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美好的願望。宮廷里「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

立夏時節我國南北的氣溫差異較大,而且同一地區波動頻繁,華南其餘的地區氣溫為20℃左右;而低海拔河谷則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熱,立夏時氣溫已達24℃以上。故此時也是農作物病蟲害的多發期和人們易於犯感冒的時期,正如左河水所云:「南國似暑北國春,綠秀江淮萬木蔭。時病時蟲人撒葯,忽寒忽熱葯搪人。」

立夏節氣時,江南陰雨綿綿,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華北、西北則多風乾燥,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大氣乾燥,土壤乾旱。

此時,春意已盡,是夏天的開始。季節轉變,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

《歷忌釋》曰:「四時代謝,皆以相生...立夏火代木,木生火...」 因應五行,隋唐《郊天下》記載:「故立夏日,迎夏南郊,祭赤帝祝融。南郊七里,因火數。」

夏季是一個生長的季節,一個充滿生機的季節,她不像春,那麼柔情,不像秋,那麼蕭瑟,也不像冬,那麼冷冽,在我的印象當中,夏,往往是激情的、熱烈的、燦爛的……

立夏三候

中國古代將立夏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如《逸周書·時訊解》:「立夏之日,螻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禮記·月令》解立夏曰:「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說明在這時節,螻蟈開始聒噪著夏日的來臨,蚯蚓也忙著幫農民們翻鬆泥土,鄉間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爭相出土日日攀長。

1

一候螻蟈鳴,乾卦,初九

《周易·乾卦》爻辭:「潛龍勿用。」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象說卦氣七十二候圖》:「初爻動,乾變為巽,巽為螻蟈。巽伏震為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螻蟈,小蟲,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謂之土狗是也;一名螻蛄,一名石鼠,一名螜(音斛),各地方言之不同也。《淮南子》曰:螻蟈鳴,邱螾出,陰氣始而二物應之。《夏小正》:三月螜則鳴是也。且有五能,不能成一技:飛不能過屋;緣不能窮木;泅不能渡谷;穴不能覆身;走不能先人。故《說文》稱鼫為五技之鼠。

《古今注》又以螻名鼫,鼠可知。《埤雅》《本草》俱以為臭蟲,陸德明、鄭康成以為蛙,皆非也。」

2

二候蚯蚓出,乾卦,九二

《周易·乾卦》爻辭:「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象曰:「見龍在田,德普施也。」《象說卦氣七十二候圖》:「二爻動,變卦同人。互巽為蚯蚓。下離為見,故曰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蚯蚓即地龍也(一名曲蟺),《歷解》曰:陰而屈者,乘陽而伸見也。」

立夏時,對應的星宿有角木蛟和軫水蚓,此時地下的蚯蚓開始工作,勤於翻泥鬆土,是極為應時景的天地物合一動象。

3

三候王瓜生:乾卦,九三

《周易·乾卦》爻辭:「君子夕惕若,終日乾乾,厲,無咎。」象曰:「終日乾乾,反覆道也。」《象說卦氣七十二候圖》:「乾為王,為木果,故曰王瓜。三爻動,卦變為履,互離為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圖經》云:王瓜處處有之,生平野、田宅及牆垣,葉似栝樓、烏葯,圓無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開黃花,花下結子如彈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細而多糝,又名土瓜,一名落鴉瓜,今葯中所用也。《禮記》鄭元注曰:即萆挈。《本草》作菝葜,陶隱居以辨其謬,謂菝葜自有本條,殊不知王瓜亦自有本條,先儒當時如不檢書而謾言者,可笑。」

見到王瓜這種瓜果出現,就知道已經處在立夏節氣之中了。

立夏節氣民間習俗

1

迎夏儀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

舊時,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

2

疰夏繩

舊時,用五色絲線於立夏日繫於孩童的手腕等處,寓意消災祈福不得疰夏病,絲線被稱為「疰(zhu)夏繩」亦稱「長命縷」。

3

斗蛋遊戲

過去,每當立夏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將一些雞蛋、鴨蛋或鵝蛋煮熟,用冷水浸泡後再套入編織好的絲網袋,掛於孩子頸上。孩子們便三五成群,進行斗蛋遊戲。

因為蛋形如心,人們認為斗蛋,吃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

4

立夏「秤人」

立夏還有秤人的習俗。人們在戶外懸秤於大樹下,為小孩和老人稱量體重,以檢驗一年來身體的變化。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

5

忌坐門檻

立夏日還有忌坐門檻之說。在安徽,道光十年《太湖縣誌》 中記載:「立夏日,取筍莧為羹,相戒毋坐門坎,毋晝寢,謂愁夏多倦病也。」

說是這天坐門檻,夏天裡會疲倦多病。30年代《寧國縣誌》中記載:「立夏。以秤秤人體輕重,免除疾病,所謂不怯夏也。俗傳立夏坐門坎,則一年精神不振。」

立夏日,孩童忌坐石階,如坐了則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門檻),謂這天坐地栿將招來夏天腳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須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數,方可解魘。

道家立夏節氣養生功

立夏四月節坐功圖

運:主少陰二氣。

時:配手厥陰心包絡風木。

坐功:每日以寅、卯時,閉息瞑目,反換兩手,抑掣兩膝,各五七度,叩齒,吐納,咽液。

治病:風濕留滯,經絡腫痛,臂肘攣急,腋腫,手心熱,喜笑不休雜症。

養元補氣樁

雙腳分開,腳尖朝前,與肩同寬,膝蓋微微彎曲,以不超過腳尖為宜。雙手在胸前,掌心相對成抱球式。前期從五分鐘開始,站到雙腿酸累,發熱為佳。

然後雙腿伸直,雙手交疊放在肚臍上,先按逆時針揉36圈,再按順時針揉36圈,如是三遍後,雙手合十,快速相搓,至發熱後,敷在面部,由下到上,由頭頂至後腦按摩,如是三遍。

拿「五經」養全身

立夏時節,當需注重「養心安神」,可藉由道醫疏通頭部多條經絡,同時打通心經和心包經,保持氣血暢,平安度夏。

道醫認為頭為「諸陽之首」,梳頭「拿五經」可以刺激頭部的穴位,可緩解疲勞,調節神經功能,使人面容紅潤、精神煥發,還能防治失眠、眩暈、心悸、中風等疾病。

每晚用雙手代替梳子五指張開,分別點按頭部中間的督脈,兩旁的膀胱經、膽經,左右相加共5條經脈,梳3-5次,每次不少於3-5分鐘,睡前可再做3次。

從前髮際一直點按至後頭部顱底,計為1次。操作過程中,五指指尖立起,用力點按5-10秒,使點按處出現明顯的酸脹感,再原地揉20秒。

立夏養生,從心出發,宜靜養防濕邪

人們習慣把立夏當作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此時的氣候特點,除了暑熱之外還有濕,這些因素對人體有所影響。

《黃帝內經》強調:「順四時而適寒暑,服天氣而通神明」。告別了乾燥的春季,迎接暑熱的夏天,以下這些立夏節氣的功課不可不知!

道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立夏時節,時值乾卦,自然界陽氣漸長、陰氣漸弱,相對人體臟腑來說,肝氣漸弱,心氣漸強。因此,夏季養生要以「養心」為主。夏季養生,自然是要以養心為主。

立夏處於二之氣的最後15天,火氣依然熾盛,仍要小心上火和肺部疾病。

若有上火癥狀,可用通陽湯加解毒散、麥冬、百合各10克,水煎服;若火熱過盛,可再加蒲公英和魚腥草各10克。

立夏之後日照時間更長,而天氣變暖的速度也會加快,這個時候,陽氣越來越重,多喝水以退熱降火滋養陰液。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而養陽重在「養心」。此時胃病較易發,要注意防範。

立夏節氣常常衣單被薄,即使體健之人也要謹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輕易運用發汗之劑,以免汗多傷心。因「血汗同源」。

1

養生重養「心」,天熱宜戒怒

夏三月(農曆四、五、六月)是草木繁盛萬物秀美的季節。這時,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陰陽之氣相交,萬物開花結果。人們應該晚睡早起,面對白天燥熱的天氣,也要心態平和。順應萬物生長,使體內的陽氣能夠向外散發。

故立夏養生要注意「養心」,四季中夏天屬火,火氣通於心,加上氣候炎熱,汗液外泄,易耗傷心氣,令人煩躁不安。要靜養,避免大量出汗,「汗」出傷陽。在飲食方面也要堅持「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的原則,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糧。

《醫學源流論》曰:「心為一身之主,臟腑百骸皆聽命於心,故為君主。心藏神,故為神明之用。」在中醫文獻中對心解釋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血肉之心即指實質性的心臟;神明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進行意識、思維、情志等活動的功能。《醫學入門》曰:「血肉之心形如未開蓮花,居肺下肝上是也。神明之心……主宰萬事萬物,虛靈不昧是也。」

「心為火臟,燭照萬物」故凡脾胃之腐熟運化,審陽之溫煦蒸騰,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謝、汗液的調節等等,都與心陽的重要作用分不開;其二,心與夏氣相通應。即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四時陰陽消長變化,與人體五臟功能活動是相互關聯、相互通應的。心通於夏氣,是說心陽在夏季最為旺盛,功能最強。提醒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保養心臟。也只有在夏季養好了心,固好了氣,才能避免出現腦梗、心梗等高危病症。

2

迎初夏,養心脾

道醫認為:暑為陽邪,最能消耗人體的能量。有些人一到夏天,總是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在室外呆久容易中暑、暈厥。這是因為在暑天到來之前沒有注意補足氣血,心腦血液供給不足,才會發生這種情況。

夏季在五行屬心,心屬火,這段時期心火正旺卻不盛,正是心火生脾土的好時候。在養心同時也要注意提升脾胃功能,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它們功能強了,氣血也就充足。有儲備充足的「能量」,就再也不怕炎熱酷暑帶來的「危機」了。

3

宜靜養,防濕邪

立夏後晝長夜短更為明顯,此時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應重視「靜養」,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

老年人要注意避免氣血瘀滯,以防心臟病的發作,清晨可食蔥頭少許,晚飯宜飲紅酒少量,以暢通氣血。

隨著空氣中濕度加大,人體也容易感覺沉重、睏倦。這是因為濕為陰邪,性質黏膩、穢濁,容易阻遏氣機,從而影響體內氣的運行。因此,預防濕邪致病也是此時節的重點工作。

在飲食方面應以低脂、低鹽、清淡為主,選擇一些健脾祛濕、生津養肝的食物。如蜂蜜、山藥、薏米、芡實,可益氣養陰,健脾除濕。

4

扶陽方,補陽氣

按照中醫經典著作《傷寒論》中的論述,「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故欲著復衣」。

夏季氣候炎熱萬物生長,陽氣在外陰氣在內,這時我們體表是熱的,身體內部是涼的,因此夏季最容易傷人體的陽氣。

有些人不懂養生,致使現在陽虛的病人非常多。自從冰箱和空調的出現,人們很容易獲得和節氣相反的東西,夏天喝冰水和啤酒、吃涼的水果,吹空調等。

夏季常吃寒涼食物先傷及脾陽,脾陽虛日久傷及腎陽,形成脾腎陽虛。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陽虛呢?

陽虛常見的癥狀如怕冷,不敢吃涼的或腹部受寒腹脹、腹瀉、腹痛、不易消化、周身倦怠、乏力、頭暈,大便不成形或大便粘膩、舌體大、舌苔厚膩,女性還會出現月經量少,失眠。

陽虛的人在平時要多注意飲食調節,立夏節氣之後,以下2種藥方僅供參考,具體以個體辨證施治為準。

01.扶陽調補脾胃驗方:生薑30g,大棗5個,紅糖適量,陳皮10g,山藥10g,煮湯加入也可煎水代茶飲,此方可以長期服用。

02.針對長期腳涼的泡腳方:艾葉15g,生薑30g,花椒15g,羊火葉15g,以上4味葯加水適量大火煎15分鐘,等水溫後泡腳。

5

夜卧早起順應陰陽變化

《黃帝內經》說:「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 進入立夏後,人們明顯感覺晝長夜短了。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人們要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睡眠方面適宜「晚睡」、「早起」,以保證飽滿的精神狀態以及充足的體力,讓身體平和過渡到夏季。

立夏前後氣候變化比較顯著,早晚溫差大,人們容易得病。在這樣的情況下,過分消耗體力的運動會給身體帶來一定損傷。正確的做法是,適當做一些有氧運動,每次幾十分鐘,讓身體微微出汗就可以了。立夏到來,除了天氣變化,人們的生理狀態也發生改變,應該注重適量運動,可選擇相對平和的運動如太極拳、太極劍、散步、慢跑等。不可過度出汗,運動後要適當飲溫水,補充體液。

6

增酸減苦補腎助肝

立夏過後,天氣變熱,人們會覺得煩躁上火,食慾也會有所下降。因此,立夏的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具體說來,飲食應清淡,以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可將綠豆、蓮子、荷葉、蘆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一併煮粥,擱涼後食用,能起到健胃、驅暑的功效。

立夏節氣,五個養生要點

1

起居養生

進入夏季,隨著早晚溫差逐漸縮小,要根據氣候變化及時減衣,不要早晨的厚裝到了中午仍捂在身上,弄得滿身大汗,這樣反而容易著涼。此時著裝應以穿衣不出大汗為原則,衣服遞減的順序應由上而下,既養陽又收陰,與大自然保持協調一致。

進入立夏後,晝長夜短更明顯,此時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睡眠方面也應相對「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氣,但仍應注意睡好「子午覺」,尤其要適當午睡,以保證飽滿的精神狀態以及充足的體力。

2

飲食養生

夏季陰雨不斷,空氣中濕度較重,易感濕邪。脾性喜燥而惡濕,一旦脾陽為濕邪所遏,就會產生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脘腹脹滿、四肢不溫等脾病。所以飲食宜清淡,少油膩,少生冷。否則會令脾胃受傷,助長「內濕」,不利於健康,建議每周吃一到兩次赤小豆排骨湯、紅豆薏仁粥等,可以改善脾虛導致的精神疲倦、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

被稱為健脾補氣第一名方的「四君子湯」,人蔘9克、白朮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人蔘為主,補氣健脾養胃;配以白朮,健脾燥濕,還能加強人蔘的補氣之力。加上有健脾滲濕效果的茯苓,補脾作用更加明顯;配上炙甘草,能協調使它們共同發揮效果。立夏時節,用「四君子湯」加上粳米熬粥,減少即將到來的炎熱給身體帶來的消耗。

也可選「番茄荸薺飲」,選用荸薺200克,番茄200克,白糖30克。將荸薺洗凈,去皮,切碎,絞取汁液;番茄洗凈,切碎,絞取汁液。將合併番茄、荸薺的汁液,加入白糖攪勻即成。有清熱利濕、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通便的功效。

所謂「夏季食苦,苦味入心,可瀉心火」,夏季易心火過盛,可通過吃「苦」來防治。熱天適當吃些苦瓜、苦菜,以及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食品,不僅能清心除煩、醒腦提神,且可增進食慾、健脾利胃。

吃苦去火,首推蓮子心。《本草綱目》記載蓮子心「清心去熱」,搭配生甘草能增強蓮子心的瀉心火除煩之功。蓮子心2克,生甘草3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日數次,或加粳米同煮成粥即可。

3

運動養生

立夏時節可以練習《黃庭內景五臟六腑補瀉圖》中的心臟導引法:「可正坐,兩手作拳,用上左右互築,各五、六度。又可正坐,以一手向上托空,如托重石。又以兩手急相叉,以腳踏手中,各五、六度。去心胸間風邪諸疾。閉氣為之。畢,良久閉目。三咽液,三叩齒而止。」

也可練「立夏導引法」以養生,立夏導引法是足運太極式,就是以足來做描劃太極的動作。以足尖按順時針、逆時針方向轉動劃圓,形如描太極圈,故名。又因心主血脈,所以還要注意血脈的鍛煉,以防止氣血阻滯,從而影響到心的機能。

具體做法如下:正身平坐,兩腿伸直,兩手自然覆按於兩膝,豎脊含胸,呼吸均勻,思想安靜,全身放鬆;右腿屈膝內收,腳掌自然踏地;接上式,左腿屈膝內收,自然盤屈,左足跟靠近會陰部位;接上式,兩手十指交叉相握,掌心向內輕輕扶按在右膝膝眼處,動作稍停。

然後兩手抱膝收至胸前,腳掌離地、自然放鬆,同時下頜微收、百會上頂,拔伸脊柱;接上式,右腳尖儘力向上勾,身體其他部位不動,動作略停;腳尖儘力向下伸展,腳背綳直,動作略停,如此重複練習三次;接上式,右腳尖向右、上、左、下、右劃圓三次,稱為內轉太極,然後反方向劃圓三次,稱為外轉太極;接上式,右腳放鬆、踏地,然後依次鬆手、伸左腿、伸右腿、還原平坐、兩手覆按兩膝,呼吸調勻,全身放鬆;左腿屈膝內收,做左腳的練習,動作同右,左右方向相反。

4

經絡養生

節氣養生除了以上幾方面外,還應注意經絡養生。

立夏時節太陽不像盛夏的烈日讓人難以忍受,正是享受「太陽進補」的好時機,可以通過曬頭頂和背部的動作來補陽氣,調氣血。

道醫認為,「頭為諸陽之首」,也就是所有陽氣匯聚的地方,凡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匯於頭部。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過兩耳直上連線中點),是百脈所會之處。曬太陽時,一定要讓陽光曬過頭頂。人體腹為陰,背為陽。人體的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分布有五臟六腑的背腧穴)均分布在後背。曬這些穴位能起到調理臟腑氣血的作用。

此外推薦一個可以清心降火的穴位——勞宮穴,心為「君主之官」,五行中屬「火」,勞宮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俞穴,同時又是滎穴。傳統中醫認為,滎主身熱,勞宮穴有「清心火,除濕熱,涼血息風,理氣和胃,鎮靜安神之功」。經常按摩勞宮穴,可以強壯心臟功能。

5

情志養生

夏季除了飲食養生外,貴在養神。《素問·上古大真論》言:「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說明養神對於養生的重要性。

《黃帝內經》強調:夏季「更宜調息凈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也提到「使志無怒」,就是要人不要因為心情煩躁而濫發脾氣,不管天氣如何炎熱,都要保持心態平和、情緒穩定,才可「心靜自然涼」。

進入夏季,由於天氣炎熱,人們往往心躁不安,從而產生許多精神方面的不良癥狀。所以在精神調養方面,夏季應靜心養性,清心寡欲,戒大喜大悲,少貪心雜念。笑口常開、自我調節、制怒平和。繪畫、書法、聽音樂、下棋、種花等都可以調節精神,保持心情舒暢。

轉發分享 功德無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迴向給文章轉發者及眾讀者···

小編提示

⊙部分圖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轉發分享至朋友圈,勸善戒惡,功德無量

- The End -

修行人的公眾號

自然|無為|玄德|清靜

「道教記」北京藥王廟服務號

致力於傳統國學及道學文化的復興、闡釋、傳播

修行人的心靈凈土,煉道者的法海梯航|開悟|增慧|止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回大道 的精彩文章:

農曆三月廿八,恭賀東嶽大帝聖誕,中界至尊,主宰陰陽兩界禍福,統攝冥間鬼魂之主!
房子陰氣重的五個表現,難怪運勢很差!

TAG:夢回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