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推動新時代文藝學學科體系建設

推動新時代文藝學學科體系建設

文藝學學科研究的創新與建設是近年來學界關注的熱點問題。從狹義文藝學的視角看,目前我國文藝學學科研究的顯著特徵有哪些?該學科在基本理論研究或學科構建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新時代的文藝學學科如何實現更好發展?記者帶著上述問題採訪了相關學者。

學術反思意識日益增強

當下我國文藝學學科研究的顯著特徵可概括為回歸、回位和重構。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副主任周由強提出,回歸是指藝術學從文學門類里分離出來之後,文藝學的學科範圍回歸到了文學理論的範疇。回位是指在學科設置上,它已經從文學門類里原來的一級學科回位到現在文學門類里一級學科中國語言文學裡的八個二級學科之一的位置,自身學科建設的邊界和位置更加清晰。重構是指目前學界和業界雖然對文藝學學科體系的頂層設計還有些爭論,但大家都認為文藝學回歸到文學理論或者文學原理的本位以後,重新構建自己的學科體系十分必要且切實可行。

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譚好哲談到,目前我國文藝學學科研究中比較關注當代文藝泛文化現象的研究,在方法上注重文藝研究的跨學科性,特別是各種文化學理論和方法的引入十分搶眼。與此同時,注重文藝理論和批評話語建構的民族性和當代性,基於民族自身當代文藝實踐中的理論和批評問題開始湧現,中國傳統的美學精神、理論資源和批評方法受到重視。另外,學術反思意識日益增強。這些反思在一定程度上為新時代中國文藝理論和批評的發展理清了來路、總結了經驗、提供了動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陳眾議認為,我國文藝學的最大特徵是邊界不甚清晰,這與文藝學一直作為語言文學的二級學科屬性有關。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永清表示,當下文藝學研究具有突出的時代性、民族性和現實性,研究凸顯出了問題的學理性、創新性、針對性,而研究對象既關注基礎問題又關注前沿問題,且多採用跨學科的方式進行審視。

基礎理論研究尚顯薄弱

中國當代文藝學學科建構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基礎理論研究力量比較薄弱。譚好哲分析到,學界從事文藝基礎理論研究的人較少。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便是基礎理論創新比其他文學研究都難,再加上成果發表更為不易,許多人都不願涉足。而就文藝基礎理論研究來說,最大的問題是理論原創能力不足,學界大多已習慣照著外來的話語講或已有的話語展開,不善於從自身文藝實踐中發現問題、提煉理論觀點。基礎理論研究力量薄弱和原創能力不足,使得文藝研究缺乏穿透時代的思想深度和引領未來的精神高度。

陳眾議表示,現在文藝學並未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尤其是面對全媒體時代海量的文藝作品、視聽藝術和二次元審美時,有點「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的感覺。張永清提出,當下文藝學學科在基本理論問題研究方面的理論創新標識度有待加強,具有自身鮮明理論的核心概念很少。同時對基本理論問題的研究多以描述、梳理見長,對問題的分析、反思不夠。

目前文藝學學科在構建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與時俱進的問題。周由強認為,長期以來,由於基本理論邊界模糊並與實踐脫節,文藝學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懸浮性學科,很難對文學事業形成理論指導或者引導力量。當下,包括文學在內的整個社會實踐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日常生活的質與量、情與理、智與用、知與行、變與常等情感結構和表達方式都正在經歷一場變革。文藝學應該走出已有的理論窠臼,有效反思當代世界與中國的文學研究和文學實踐。

著力解決新時代現實問題

解決新時代的現實問題是文藝學學科實現創新發展的關鍵環節。張永清認為,新時代文藝學學科要實現更好發展,一方面要真正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另一方面,守正才能創新,要始終以解決新時代現實重大問題為導向,把接地氣的學術精品書寫在新時代的中國大地上。我們既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為創新而創新,創新絕不是喊口號喊出來的,而是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干出來的。要真正抒寫好新時代,就要真正發現在奮進新時代的過程中所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迫切的理論問題,並矢志不渝地去解決現實問題、理論問題。

周由強表示,新時代的文藝學學科應樹立問題意識,反思文藝學學科建設的現實問題和危機,立足中國當代文藝理論在當代社會轉型階段的歷史定位和發展實際。要在重視古今和中外文藝理論之間的相互影響之下,提煉社會轉型期文藝實踐的經驗並形成理論成果。只有如此,才能推動中國當代民族文藝發展,推進中國文藝融入世界,為人類文藝的發展作出獨特貢獻。

譚好哲提出,新時代的文藝學學科要建立起文藝理論研究與當代文藝實踐之間的有效互動,從實踐中發展和推進理論,又以理論指導和引領實踐。在立足中國當代文藝發展的基礎上,一方面繼承和發揚民族自身優秀的傳統理論資源和美學精神,另一方面充分借鑒世界上其他國家和民族一切優秀的文藝理論和批評成果,在打通古今、融通中外的基礎上實現綜合創新。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地位,堅持文藝理論研究的中國主體性,堅持探求文藝活動的規律性,努力創造具有馬克思主義思想屬性、立足中國本位立場和文藝特殊規律的當代文藝理論話語體系。此外,還要採取措施解決上述基礎理論研究力量薄弱的狀況。只有做到這幾個方面,新時代的中國文藝學學科才能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其學術理論研究才能融入社會發展和思想進步的時代大潮之中,既對文藝現實有解釋力,又對文藝發展有引領作用,從而成為當代思想創新的重要一翼。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胡雪菲 排版編輯:胡雪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張蕾:「五四」前後對古代「第一流小說」的選定
張曙光 閆玉榮:移動社交應用影響社會整合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