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幸運的國寶文物,進入熔爐前一刻被搶救,五字銘文引起轟動

最幸運的國寶文物,進入熔爐前一刻被搶救,五字銘文引起轟動

中華大地,文物薈萃,各大博物館中更是珍寶雲集。然而,您是否知道,我們能夠欣賞到這些國寶,或多或少都有幸運的成分。往往那些國寶文物,本身都有一段非同尋常的經歷,也都是一段歷史的見證。比如小珏今天要說的這件青銅器,便是如此。

在1955年時,當時的熱河省凌源縣的海島營子村,有一位叫做唐永興的農民正在下地幹活。突然,唐永興的農具碰到地上的硬塊,發出了清脆的響聲。作為一個農活的好手,他立即發現了異樣,便在周圍小心挖掘起來。旁邊的農友也聚集過來,幫助他一口氣挖出了16件青銅器。

如果是現在,即便不能確定這些青銅器的種類和意義,但至少也會明白它們都是珍貴文物。不過在當時,文物意識還相當淡薄,唐永興等人從沒見過這些青銅器,還以為是破銅爛鐵。他們認為這些渾身綠銹的東西沒有什麼用途,便和當地供銷社簽訂合同,打算將其熔化,支援國家建設。

然而,就在簽完合同之後,唐永興隨手拿出一件青銅器把玩,卻發現上面有字。深感不安的他,立即拿起一件器皿的器蓋,前往當地小學,找到了校長和歷史老師。

雖然,老師們也沒認出這是什麼,但他們拿出歷史書籍,認真查對,發現這應該是3000多年前的周代文物。在學校老師們的動員下,唐永興立即找到了供銷社,提出廢止合同的要求,幾乎是在這批青銅器即將進入熔爐時,將它們搶救了出來。

這批文物中,最重要的莫過於西周匽侯盂。它的傳奇經歷告訴我們,看到它的存在,是一件多麼偶然和幸運的事情。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有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這件文物就不復存在,我們甚至連世界上是否存在過這件文物,也無從可知。

所謂「盂」,就是古代盛水的一種器皿。在封建社會,對於各種器皿的講究很多,即便用途一樣的物件,因為大小、形制、部件甚至紋飾不同,有可能就會定為不同的名字。

這件西周匽侯盂,高為24.3厘米,口徑為33.8厘米,足徑為23.3厘米,呈現上寬下窄的特點,從截面圖來看,就是一個倒梯形。它的盂口向外延申,腹部很深,便於儲存更多的水,兩附耳上部有橫樑與器身相連。這件文物的紋飾,幾乎是使用雲雷紋和夔風紋遍布,簡單而不簡陋,顯得十分古樸雅正。更為重要的是,在它的內壁之上,赫然刻著幾個字:

匽侯作饙盂。

青銅器雖然不是中國人首先製作的,但青銅器的巔峰顯然是在商朝至春秋戰國時期。評價青銅器珍貴程度,一般從三個方面考量。一是體積重量,二是精緻程度,三是銘文的多寡。西周匽侯盂,只有五個字的銘文,卻有非常中國的意義。

首先,匽侯即燕侯,就是西周時期燕國的國君。也就是說,這件青銅器,竟然還是諸侯國君所用之物,可見它的意義有多麼重要。

其次,銘文基本上確定了它的年代。武王伐紂之後,將自己的弟弟姬奭封在燕地,使之成為了第一任燕國國君,史稱燕召公。姬奭之後的子孫,承襲的是侯爵,也就是燕侯。直到在齊桓公支持燕庄公重新取得了公爵後,燕國國君的爵位才發生改變。所以,這件文物可以確定為西周時期。

再次,銘文之上的「饙」二字,實際上就是蒸熟的飯。因此,很多人認為,盂並非是裝水的容器,而是盛飯所用。但是,小珏認為,「盂」字本身也有盛飯器皿的意思。而且其它大量文物顯示,「盂」更多的確實是盛水的功能。不能因為一個孤證,而漠視其它的功用。

這件文物,因此名聲大噪。它被國家博物館收藏,後來還在與「後母戊鼎」、「四羊方尊」一起,成為了「中國十大青銅名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最富戲劇性的女子,意外失去皇后之位和兒子,又意外奪回了一切
大詩人的兒子淪落京師,醉後寫下一首詩,卻開啟了人生奇遇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