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柔性屏手機會成為新一代手機技術嗎?

柔性屏手機會成為新一代手機技術嗎?

移動通信的發展回顧起來其實也只有不到30年的發展歷程,從稀有品種到現在人手一台,再到款式日新月異,這種發展速度與更替是以前無法想像的,今天筆者就來簡單聊聊手機的發展。

1

從大哥大到諾基亞時代

從1990年代出現的Call機,因其收到信息會嘀嘀響,坊間也有很多人稱為「BB機」。

然後很快就是磚頭塊大的「大哥大」的出現,筆者是經歷那個年代的人,當時看到村裡有兩三位稍稍富裕的人家,成天出入都在後褲袋插著一塊大哥大,洋洋得意顯得很威風,確實搞一個這傢伙那時候需要1.5萬元呢,想想看九六年那時候普工工資也就是350元一個月。至於為什麼叫「大哥大」,不得而知,名字似乎是香港傳入內地的,一方面是這個原始手機塊頭確實大,簡直跟豬蹄差不多大小,另一方面,這玩意最開始只有地位較高、行業老闆才用得起,也就是俗稱「老大」「大哥」的人的身份象徵。

再後來,就是西門子、愛立信、諾基亞、摩托羅拉等企業爭先把大哥大小型化,推出了我們熟悉的彩屏功能性手機,直屏、翻蓋、滑蓋、轉蓋等,手機尺寸越做越小。那個年代,諾基亞、索愛、摩托羅拉主導了移動手機的市場,應該說幾乎每一個70後、80後都擁有過一台索愛或者諾基亞。

2

智能手機帶領手機使用進入新時代

蘋果公司對手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喬布斯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其實在智能手機出現之前,諾基亞也不斷地推出速度更快、功能更多的手機,包括當時紅火一時的N93、N95、N97型號,外形也十分接近後來的智能手機,但仍然保留鍵盤。隨後蘋果手機推出了第一代iPhone手機,隨後十年領導了整個智能手機發展的技術。iPhone之所以打敗了諾基亞,除了其手機真正實現了無鍵盤化,大屏 觸屏技術融合,還有最重要的原因是操作系統相比以前的功能機有了革命性的升級,特別是實現了與互聯網的完美結合,用手機看新聞、視頻、社交軟體交友、查地圖、訂酒店、網購等滿足了人們大多數的生活需要,後來還發展了移動手機支付,一台手機完全就是一台小電腦,幾乎實現了電腦上的所有功能。滿足人們需求的產品必定有市場,諾基亞沒做錯什麼,但是就是這樣被打敗了。

第一代iPhone手機

在蘋果引領下,一年更新一代產品,智能手機越發紅火,韓國的三星、台灣地區的HTC、美國的黑莓手機等相繼進入這個市場展開角逐。筆者記得當時的價格檔次是iPhone四五千,三星三千多,而HTC兩千多為主,當時普工工資2000元左右。2011年後中國企業華為、中興、小米、魅族、步步高系開始迅速崛起,特別是小米的出現,採取網路飢餓營銷的策略一炮打響了名堂,並且直接把智能手機從當時流行的兩千多元一台拉低到了七八百元,受到打工族的瘋搶。

3

智能手機技術陷入迷惘期

在喬布斯去世後,蘋果依舊保持一年一次新產品發布的慣例,然而過去四年新款iPhone事實上並無非常突出的技術突破,只是在原來一些功能上進一步優化,屏幕更大、晶元處理器更快、攝像頭更清晰等,在2016年受到資本市場炒作的採用藍寶石屏幕,最後也宣告是假流言。而2017年手機的全面屏概念也是受到一時追捧,多家廠商也跟進推出了全面屏手機,外觀設計更美觀,屏幕更亮麗、更大。

在市場競逐方面,智能手機在中國近三年的發展廠家此起彼伏、更迭快速。曾經風靡一時的HTC衰落了,曾經的玩家中興、聯想也幾乎銷聲匿跡,備受歡迎的三星也因為電池安全事件在中國口碑下滑退出了豪強的爭奪,目前中國手機市場已變成華為、蘋果、小米、步步高系的角斗場,目前已經進入了一個存量博弈階段。

經過了手機硬體升級,以及在屏幕上作出改進後,手機技術似乎停滯不前,有新產品,但毫無新意。以致於消費者出現了審美疲勞,不願意買賬。下一代手機技術突破口在哪裡,似乎毫無頭緒,一時間智能手機發展陷入了迷惘期。有一段時間,行業里出現了一些聲音,認為聲控手機將是新一代智能手機的標誌性技術,聲控將是顛覆觸屏的新技術,並且把它與時下非常火熱的AI(人工智慧)相關聯,以後控制手機,就不需要手指,只需要說話就行了。然而這似乎是個雷聲大雨點小的概念,特別是全世界語言種類繁多、中國方言口音更複雜,每個人的口音又是千差萬別,導致了這種想法難以實踐,也沒有看到眾多手機廠商去開發跟進。後來輿論又關注到可彎曲屏幕手機,又引來一陣時間的炒作,然而最後並沒有落實批量生產。可見要做出重大技術突破,同時也要受到市場認可是很困難的,而跟風仿照著做風險則小很多。在手機的發展史上,設計想法、方案可能有成千上萬,光是然而都要經歷市場、用戶的檢驗,手機發展成今天的樣子,是市場的選擇結果。

4

柔性屏正式登場,未來前景如何

進入2019年,柔性屏、OLED的概念就受到強烈關注,資本市場輪番炒作。5G通信、摺疊屏手機並不停留於炒作,而是多家廠商已經預告要面世。在2月下旬,三星喝了「頭啖湯」發布史上首款摺疊屏手機Galaxy Fold,售價1.3萬元,該手機擁有兩塊AMOLED屏幕,可以像書本一樣對摺。2月24日,華為公司在西班牙巴塞羅那發布該公司首款5G摺疊屏手機——HUAWEI Mate X,售價達到1.7萬元,一時間許多網友紛紛感嘆「想買,不夠錢」。三星和華為兩大供應商推出了摺疊屏,其它廠商是否會跟進還是未知之數。

而且這個市場反響如何還需要一段時間觀察。OPPO副總裁沈義人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OPPO在短期內沒有商用摺疊屏產品的考慮。「摺疊屏現階段本質上更像一個翻蓋手機。OPPO對摺疊屏的理解是,柔性屏技術真的給你的手機帶出來形態上的一些變化。」另一方面,由於美國限制華為5G技術在美國市場發展,蘋果手機預計最早要在2020年後才會推出5G手機,在柔性屏產品上也是沒有消息,這一次蘋果並沒有參與引領柔性屏手機技術的發展。

華為發布的摺疊屏手機

筆者認為,摺疊屏手機相較於此前的智能手機,也算是一個較大的技術創新,相當於原來大屏手機基礎上再翻了一倍。但要說這是新一代手機的革命性技術,還為時尚早,還需消費者和市場檢驗,到底能夠實現多少量產,多少出貨量還不得而知。無論是三星的,還是華為的摺疊屏,看起來更像是以前的掌上電腦,平板電腦,比如iPad那種的產品,只不過屏幕更薄,並且可以實現摺疊,更便捷、易攜帶罷了。這真的是一個重大的手機技術突破嗎?

來源:激光製造商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激光製造商情 的精彩文章:

2019激光行業貢獻獎專家評審會在深大舉行

TAG:激光製造商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