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人熱衷近親結婚?日本說:跟中國學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由於醫學科學的進步,我們也逐漸了解到了近親婚姻所帶來的危害。但是在古代,卻有著許許多多近親結婚的例子,特別是那些比較大的名門望族,為了血緣關係上能夠親上加親則不太希望有外來人加入自己的家族。
比如在小說中,賈寶玉與他的妹妹們也都是近親相愛。而且在真實的歷史中也是真的存在近親聯姻的事例的,比如日本的皇族中,為了保證血統的純正就一直有著必須與近親結婚的傳統。而且古代的近親結婚並非僅僅是發生在表親之間,就連直系親屬之間都是能夠結婚的。那麼為什麼這種行為可以一直傳承甚至上千年之久呢?
其實不論是什麼國家,近親結婚都是有著非常漫長的歷史的,我國的女媧與伏羲二人結婚了,但是他們兩個本身也是有著一層其他的關係的,他們是親兄妹。在神話中,他們的婚姻是上天的旨意。從傳說到現實,近親婚姻是始終存在著的,一直發展到漢朝,這個傳統始終還是存在著的。
當年,在呂后的決定下,漢惠帝就不得不迎娶他的外甥女作為自己的妻子。但是,畢竟已經發展到了漢代,大家都學習了倫理綱常,並且也逐漸發現了近親婚姻所帶來的壞處,因此在當時並未有太多的近親結婚的例子。
但是,匈奴方面則完全相反,由於文化等方面都比較落後,因此匈奴人之間的關係是十分混亂的。比如劉細君還有王昭君就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劉細君原本是嫁給了烏孫單于的,但是在丈夫去世以後,根據習俗她則又改嫁給了烏孫單于的孫子。王昭君也有類似的經歷,原本她是嫁給了匈奴單于,不過同樣是在單于去世後,就嫁給了其兒子,並且還在她的第二任丈夫死了以後,又改嫁給了他的下一代。這種行為,在一般人看來是十分匪夷所思的,但是在當地人看來則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王昭君的經歷雖然奇葩,不過其實還是比不得明朝的忠順三娘子。她先嫁給了蒙古英雄,後來她又嫁給了她自己的舅舅,最後她又嫁給了她的表哥。一直發展到清朝都還是存在著近親結婚的行為,皇太極就是最好的例子,他的皇后就是他的親姑姑,而且他還有兩個妃子都是他的侄女。
不單單是中國有這種情況,在國外也是有著這樣的情況的。比如在古朝鮮的高麗王朝期間就有這樣的情況,又如日本皇族也是有著這樣的情況的,再如古埃及時期也存在著兄妹之間通婚的情況的。不過日本兄妹戀、姐弟戀也是很平常的,皇室一直是這種情況,這跟日本文化淵源有著很大的關係。
在日本遠古時代,也存在大量近期結婚的例子,他們認為血統是不容混淆的。
但是不論在哪裡,人們之所以選擇這樣做的理由大多也就是如下兩個,第一是為了能夠保證血統的純正,第二就是能夠使得權勢等等不用與外人共享,所有一切的好處都是自家人享受。因此,這種封建保守的想法就使得人們開始近親聯姻了。
不過古人由於醫學技術有限,因此也就在這方面比較無知,但是經過科學驗證,近親結婚是有著十分大的危害的。因為其實每個人的身上都有著起碼五六種「隱性遺傳病」的基因,相同的致病基因的結合就極有概率將這個基因的性狀顯現出來。
如是親人之間,是有很大可能有著相同的致病基因存在的,所以這樣結婚也就大大提高了生出帶有遺傳病的孩子的概率,並且這些出生的孩子的死亡率都比一般的孩子要高得多。也正是由於科學的驗證,所以我國就結婚問題也規定了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結婚。
不過,雖然沒有科學技術得支持,但是根據經驗的總結,古人其實也發現了這其中的危害。只不過,他們更加看重父方的血緣,對於母方的血緣則看得比較淡。
比如有一種說法就是「同姓不婚」,意思就是父方的近親是不能通婚的,所以對於母親一方的血緣則看得比較淡。而且以前,並不是一夫一妻制,我們都知道,男人是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女人的。並且他們所謂的近親與我們現在所說的近親其實也是有著一些區別的,有時候古人所說的近親結婚是輩分上的,而不是血緣關係上的。
我們也知道,近親通婚對後代的危害非常巨大。清朝是一直有著長期近親通婚的傳統的,因此在清朝後期的時候,光緒、宣統等皇帝都無緣擁有自己的孩子,其中的原因之一也與祖上長期近親通婚有關的。這些皇帝都有無數女人,沒能留下一個後代,這也顯然,其中的緣由並不在女方,而是在男方的身上。
不僅僅是中國,日本皇家也有類似於這樣的情況。比如,天皇明治總共有八個弟弟,但卻有七個死了,而他自己雖然有子嗣,但是卻有十一個孩子夭折了,這種情況的發生也正是因為皇家多年近親通婚招致的結果。
而日本專家卻說,這是跟中國學的,中國不也傳承了千年嗎?再說皇室的血統不容混淆,意思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還有一個特別殘酷的事情就是,古人一旦生下殘疾孩子就會選擇將其殺死,避免以後家族的遺傳出現問題,只有那些健康的孩子才能被留下來。但是歷史並不會過多的記載這些負面的故事,只是將那些好的孩子記錄了下來,因此這些危害就逐漸地被人們給遺忘了,人們也就只是遵從著近親結婚所帶來的「優勢」能夠保持血統純正還能不讓外來人侵佔自己的權力以及財富。
※曹魏政權的第一武將是誰?三戰項羽未落下風,曹操對他讚賞不已
※這皇帝稱千古一帝,卻沒有關於他妃子的任何記載,大部分都殉葬了
TAG:靜說歷史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