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音樂節在大陸遍地開花,獨立音樂終究要向流行音樂靠攏?

音樂節在大陸遍地開花,獨立音樂終究要向流行音樂靠攏?

作者 / 黑河

「迷笛音樂節是挺珍貴的東西,迷笛在,那個時代的精氣神還在,這個精氣神在的時候大家可能覺得沒什麼,但是沒有了會有點遺憾」。在結束迷笛演出的第二天,獨立音樂人木馬在微博上如此寫道。

自2002年「向勞動者致敬」開始,每一年迷笛都會設置一個音樂節主題,今年正好趕上伍德斯托克音樂節誕生50周年,為了紀念就有了「致敬伍德斯托克」這一主題。而迷笛一直以來也因為其自身特有的搖滾氣質被叫做中國的「伍德斯托克」。

在眾多樂迷心中,迷笛代表著自由、愛、平等與年輕,是生活里的烏托邦。而今年迷笛把最佳年度搖滾男歌手頒給了那個不能言說的人,傳言因此迷笛或面臨停辦的風險。

作為大陸音樂節真正的開創者,迷笛音樂節已經走過了20個年頭。在這20年時間裡,音樂節品牌逐漸增多,各類音樂節在大陸遍地開花。而音樂節的舞台也開始從地下獨立音樂向大眾流行音樂偏移。

音樂節在大陸遍地開花,獨立音樂終究要向流行音樂靠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搖滾與迷笛

1981年,十四五歲年紀的張帆,在父親從國外帶回來的盒帶里,聽到了Beatles、老鷹樂隊,多年後當回憶起與搖滾樂初識情形時,「這麼棒的音樂當時就讓我瘋了」他描述說。

五年後,崔健在北京工人體育場演唱了《一無所有》,那象徵著中國搖滾樂萌芽的開端。這一年張帆終於在喜愛的音樂里聽到了最熟悉的語言唱出的搖滾歌曲。

張帆或許未曾想過,自己接下來的幾十年都將與搖滾相伴為生。1993年,26歲的張帆創辦了迷笛音樂學校,後來眾多優秀的地下搖滾樂隊像痛仰樂隊、夜叉等從此走出。2000年的第一屆迷笛音樂節更像是學校在禮堂舉辦的一個大party,是學生們音樂成果的展示,1000人左右的規模,花了五六萬塊錢。直到2004年,迷笛音樂節才第一次走出校園,在石景山區的雕塑公園舉辦。

彼時國內幾無戶外音樂節的先例,迷笛音樂節等於摸著石頭過河,第一次戶外演出就因為離居民樓太近差點中途夭折,第二年,迷笛音樂節地點換到了北京海淀公園,當時張帆收到的要求是這種大型演出觀眾要坐著觀看,在他的勸說解釋下,才有了允許觀眾站著看演出的迷笛。

音樂節在大陸遍地開花,獨立音樂終究要向流行音樂靠攏?

在迷笛音樂節的舞台上,凡是被歸類為地下音樂的音樂人幾乎都在這個舞台上表演過,而在其他很多音樂節上不一定能做的跳水、POGO、MOSH等一直是迷笛保有的氣氛。但最近幾年,也有很多人說迷笛離原來的那個烏托邦越來越遠,但即使如此,它可能依舊是這20年里最有態度的一個音樂節。

後音樂節時代

在迷笛音樂節誕生的第10年,由摩登天空創辦的草莓音樂節在這一年誕生。首屆草莓音樂節邀請了國外獨立搖滾樂隊Deerhoof、以及國內的聲音碎片、寵物同謀、腦渾樂隊等,還有張楚、王若琳、曹方、老狼、周雲蓬等歌手。2012年,草莓音樂節從北京擴展至上海,以此為起點,草莓音樂節開始走向全國各個城市。第一屆草莓音樂節舉辦幾個月後,時任《音樂時空》雜誌社主編的李宏傑創辦了張北草原音樂節。同樣是2009年,熱波傳媒則在成都舉辦了熱波音樂節。

草莓、張北、熱波音樂節的出現,帶動了音樂節市場的爆發,大概就是從這一年開始,大陸音樂節從原有的年均20場左右升至40多場,到了2011年,數字已經變成100多場。

音樂節在大陸遍地開花,獨立音樂終究要向流行音樂靠攏?

但大部分的音樂節還是保持著演出陣容或獨立或小眾的風格,在有限的受眾市場里,能夠做到盈利、或者收支平衡的依舊是迷笛、草莓這些音樂節品牌。而一年裡舉辦的音樂節跑下來,除了舉辦地或音樂節名字的差異外,演出嘉賓幾乎無差異重合。這也是內地音樂節一直被詬病的點:同質化嚴重的拼盤演出。

近兩年隨著小眾垂類音樂的綻放,音樂節的演出類型也由原來的搖滾、民謠擴展至電子音樂、嘻哈等。像《中國有嘻哈》前年爆火的時候,各種嘻哈音樂節也應運而生,而其他音樂節也都紛紛加大嘻哈演出比重。再就是去年初的電音風口,不僅一些國外電音節像EDC、Ultra被引入國內,不少本土電音音樂節也順勢而起,諸如三亞ISY等。

音樂節在大陸遍地開花,獨立音樂終究要向流行音樂靠攏?

現今,音樂節又開始從比拼嘉賓陣容上延續到現場體驗上,更講究音樂與生活方式的結合,其中做得比較好的可能要數2006年創辦於台北,2014年開始進入上海的簡單生活節,融合了音樂舞台、書友交流、創意集市等幾種業態。由網易雲音樂2018年開啟的「自在假期生活節」與此類似。

從獨立音樂到流行音樂

去年中秋節,太合音樂舉辦了首屆麥田音樂節,陣容最前面赫然列著薛之謙、吳青峰流行歌手名字。今年四月下旬,第二屆麥田音樂節公布首批陣容,周杰倫、蔡依林的出現使得門票瞬間售罄。不止是麥田音樂節,4月27日舉辦的峨眉山花海音樂節也有蔡依林的身影。而今各大音樂節上也經常看到田馥甄的身影。

音樂節在大陸遍地開花,獨立音樂終究要向流行音樂靠攏?

而在去年的天漠音樂節,壓軸嘉賓也是李健、毛不易等流行歌手,在今年發布的陣容里,尚未公開的幾位嘉賓如果不出意外的應該也是流行歌手。

音樂節在大陸遍地開花,獨立音樂終究要向流行音樂靠攏?

面對不斷增多的音樂節,在同質化的門檻面前,邀請流行歌手或許成為差異化的首要選擇,畢竟對於眾多音樂節而言,並沒有足夠的資金來邀請大牌流行歌手。更重要的是,獨立音樂依舊受眾依舊狹窄,不足以覆蓋音樂節成本,流行歌手便成了吸引觀眾的利器。

在去年的天漠音樂節上,娛sir也問了一些現場觀眾,他們參加音樂節的原因大都一樣:為了看李健、毛不易或聽趙雷。如果沒有這些歌手,音樂節對他們不存在任何吸引力。

音樂節發展20年,最終還是要向流行音樂靠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