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裡的神獸圖騰們
一、寓意「九五之尊」的九龍壁
在故宮寧壽宮區皇極門外南三宮後,坐落著一座背倚宮牆而建的單面琉璃影壁,系乾隆三十七年寧壽宮改建的時候,乾隆皇帝下詔命人燒制的。它壁長29.47m,高3.59m,厚0.45.9m,重達300多噸。
九龍壁上並不止九龍,其實在正脊和戧脊上的圖案也是龍。但影壁上最大、最顯眼的龍共有九條,個個色彩分明,姿態萬千。正中為黃色正龍,不管是從右至左還是從左至右數,都是第五條,正合「九五之尊」的說法。
二、保和殿後的雲龍石雕
故宮裡另一處顯眼的九龍雕飾,位於故宮三大殿之一保和殿後面的石制台階正中。它本身是一塊漢白玉石雕成的御路石,被稱為雲龍階石,長16.57米,寬3.07米,厚1.70米,重量超過200噸,是紫禁城內最大的一塊石料。
在這塊巨大的御路石上,雕刻著9條凌空飛舞的巨龍,或升或降,高高地突起在巨石的表面,造型十分生動。巨龍和身下的萬朵雲霞運用了各種不同的雕刻手法,變化有致,主次分明,是一件極有價值的藝術品。
三、斷虹橋上的捂襠獅
故宮太和門外、武英殿之東,一座名為「斷虹橋」的單卷石橋,橫跨於內金水河之上,橋身形狀酷似彩虹,故名「斷虹」橋。相對於這座小橋,更出名的還是橋身上那隻造型奇特的石獅子!
首先,因為它造型奇特,竟然抓著頭撓著腮,齜牙咧嘴顯得表情痛苦,而最突出的是它有一隻手還抓著自己的襠部,故名「捂襠獅」。其次,斷虹橋在元代就有了,來自草原的蒙古人沒有那麼多禮法限制,這隻石獅子卧在龍紋橋欄之上,「獅在龍上」,這在故宮裡也是幾乎沒有的。
四、年代最久的雌雄雙獅和耷耳獅
在故宮太和門前,從明代開始就擺放著一對大銅獅,那是故宮年代最久的銅獅,也是最大的一對銅獅。東邊的雄獅腳踩繡球,象徵天下一統,江山永久;西邊擁著小獅子的雌獅,象徵皇家子嗣昌盛,千秋萬代。
這兩座表情肅穆、耳朵豎起的獅子相比,位於乾清門前的兩隻鎏金獅子就顯得更加另類。因為它們的耳朵都像哈巴狗一樣耷拉著,因為乾清門是通向後三宮的門戶,擺放兩隻耷拉耳朵的獅子正是想告訴後宮嬪妃們:不該聽的別瞎打聽。
五、太和殿里的神龜仙鶴
在太和殿的殿門口,非常顯眼的矗立著一對銅龜、銅鶴。鶴,在道教和佛教典籍里一直都是眾多仙人的坐騎,如太乙真人等都是駕著仙鶴遨遊天際。在仙鶴的後面的銅龜更不簡單,它實際上是龍頭龜,既是長壽的象徵,更意味著江山穩固。
這銅龜和銅鶴不光是擺設,還有很大實用性。它們的身體里是空的!每當太和殿舉行諸如皇帝登基大典、冊立皇后、頒布詔書等重大典禮時,文武百官跪候殿前,而銅龜和銅鶴身體里就會焚香,把整個大殿都籠罩在煙火香氣之中,彷彿天宮降臨一般。
※艦艇由外行指揮,司令穿陸軍將官服,難怪他們成批加入新中國海軍
※諸葛亮號稱「卧龍」,後來果然卧於川中不得縱橫四方
TAG:讀萬卷書破萬里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