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特效廳調查:《復聯4》創紀錄,千萬造價勸退影城,片源瓶頸依舊
文|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作者|呂世明、張一瓜
一個IMAX廳的造價在1000萬元左右,每年對於這個IMAX廳票房進行10%左右的分賬,分賬比例和年限看與IMAX如何聊,不同情況都存在;中國巨幕造價在400萬左右,裝修完畢後設備和培訓系統都直接交付給你直接使用。其他一些野雞的特效廳大多是蹭IMAX的名字和名氣,水平和技術指標都不行,忽悠不懂行的和老百姓。
一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以下簡稱《復聯4》)不僅連破多項記錄,更讓擁有數字IMAX、杜比影院和中國巨幕等特效影廳的影城久旱逢甘雨。
根據媒體報道,IMAX中國今日宣布,《復聯4》僅上映12日,以約4.96億元的成績登頂IMAX中國單片歷史最高票房,比此前《復仇者聯盟3》的紀錄高出82%。在五一假期的助推下, 《復仇者聯盟4》也成為IMAX中國首部票房突破4億大關的影片。
?
狂歡有時,但伴隨《復聯4》的熱潮退卻,特效影廳生意的真實現狀又重現回到我們的眼前。
根據我們多方調查,前期投入較高的特效廳,可以為影院帶來實打實的影響力和吸引力,但也有部分影院再盈利方面卻並不容樂觀。甚至出現了:沒有特效廳,影院競爭力缺失;有了特效廳,影院負擔增加更多的情況
另外,隨著觀眾對電影視聽體驗的重視,特效廳加快建設步伐。與此同時,塵沙並來,山寨特效廳開始大量湧入市場,搶佔市佔率,而大多數觀眾對特效廳的了解仍一知半解,再加上觀眾對影片支付意願有一定限度,價格相對低廉的「偽特效廳」受到部分觀眾的青睞。
在真正符合特效廳播放規格的片源稀少與雜牌特效廳的惡劣競爭下,特效廳何時出現盈利對於大多數影院來說仍是一個未知數。
特效廳經營現狀:《復聯4》單銀幕票房產出超十萬,千萬造價勸退影院
「看《復聯4》應該選數字IMAX廳還是杜比影院?」「只有看IMAX版《復聯4》,才能感受到它的震撼!表達我的愛!」對於許多影迷來說,300塊一張的IMAX票並沒有什麼消費門檻。
在《復聯4》上映之前,選擇觀看影廳成為大多數觀影者關心的首要問題。對此,很多特效廳發燒友給出了相當專業的意見。
(圖片來源:愛否科技)
作為繼《復仇者聯盟3》後的世界上第二部IMAX攝影機全程拍攝的影片,《復聯4》的到來讓IMAX全程開掛,在其上映首日,票房前十皆為IMAX影院,而前100名中有88家是IMAX影院。據透露,在銀幕數量市場佔率僅為1%的情況下,IMAX五日累計總票房佔比高達13%。2019年無疑是IMAX表現最好的一年。
截至5月5日下午,IMAX、中國巨幕等特效廳實現數億元票房收入。根據燈塔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巨幕的單銀幕產出為165736元,數字IMAX3D的單銀幕產出670748元,而普通數字3D影廳的單銀幕產出則為56732元。其中IMAX單塊銀幕產出是中國巨幕的4倍,同時是普通3D的12倍,但這也與IMAX影廳座位數和相對較高的票價有關。
?《復聯4》進入次周,平均票價穩定保持在50元左右,而數字IMAX等特效廳定價較普通數字3D廳較高,在100元左右,但當前據悉上座率已經開始出現下滑。
雖然特效廳在《復聯4》上映伊始引發熱潮,但很多時候,勸退的情況,依舊存在。「一個IMAX廳,造價1000萬左右元,影院每年還要給這個特效廳10%的票房分成(也有說法是管理費),有的影院大賺成為地區最好的影院,也有影院一年至少要虧小几百萬。」一個業內人士告訴一起拍電影。
就目前特效廳的單銀幕產出數據來看,又一個比較大的痛點是:每年吸引觀眾走進特效廳進行支持的影片就那麼幾部,屈指可數,而能夠與《復聯4》相提並論處於同一量級的影片更是鳳毛麟角。今年有《流浪地球》《阿麗塔:戰鬥天使》《驚奇隊長》等是IMAX影片,但對特效廳的票房貢獻仍然有限,助力特效廳實現盈利並非易事。
自2010年1月由卡梅隆執導的《阿凡達》IMAX3D版掀起全球IMAX狂潮,並成為中國影視第一部票房破10億影片,自此特效影廳在我國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
?
同年7月,我國第一部IMAX電影《唐山大地震》面世,這些都進一步促進了特效廳的建設。然而,相較於特效廳的增長速度,與之匹配的片源仍然稀缺,很多影片打著數字IMAX的旗號,製作規格卻並未與特效廳放映規格同步。對於觀眾去價位更高的特效廳觀看影片,「值回票價」的感慨並不多見,以至於特效廳很多時候上座率不佳,平時反而不及普通廳的效益。
高昂的造價,稀少的片源以及較高的運營成本和分成比例都讓影院對特效廳又愛又恨,情感複雜。
觀眾對特效廳概念模糊,存在選擇與認知困難
其實,如果大家與往昔做比較,會發現現在影廳功能性已經變得非常單一,電影院的功能似乎只剩下放映電影,最初影劇院的多功能性蕩然無存,而且當下已經很少有電影院支持看戲劇或組織會議等活動了。
多廳電影院的建設和商場本身條件的限制,使得大部分電影院從基本架構上已經難以達到早些年影劇院的空間和舉架。從實際的觀感來看,現在很多影城的觀影廳是縮小了。
這也促使觀眾對「大銀幕」和「大影廳」趨之若鶩。受到最初普及和宣傳的影響,大部分普通觀眾對各种放映技術一知半解,存在認知困難和概念模糊,甚至能夠分得清IMAX2D和IMAX3D就已經相當不容易,更不用說目前眼花繚亂、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湧現。
比如這次《復聯4》,中國內地便製作了多達十餘種格式的發行版本。因為版權和其他原因,DTS雙版本沒有製作譯制配音版,但其他普通3D和特效3D均製作了原音字幕和配音譯製版。
我們現在所製作發行的電影版本,仍然是圍繞著3D、IMAX、杜比影院和中國巨幕版本來做文章,更多時候只是調整了影片聲音格式和聲道等。像迪斯尼發行的影片,他們會專門到海外高規格的混音室為世界各國製作相應的配音版本,以期達到最佳視聽效果。
無論是IMAX、中國巨幕還是杜比影院,大家所依賴的發行版本均在中影製作的這些版本之中,一些院線和影管公司也開發了自己研製的巨幕和特效廳,但並沒有相應的影片版本做細化支持。
比如,很多影城宣傳使用了4K放映設備,但實際上,4K電影需要有放映機、伺服器、軟體和片源一應俱全才可以達到效果,目前內地很多影城只是在硬體達標,軟體和片源並沒有達到相應的效果,也只有極少影片才會發行4K格式的版本。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以120幀/4K/3D規格進行製作放映)
其實這已經讓很多電影從業者撓頭了。紛繁混亂的發行版本對於影業人員都很苦惱,更不用說對於普通觀眾了。除了極少部分的發燒友(可能總量占高頻次影迷的5%),他們會仔細研究各個特效廳的差異,大部分對視聽效果有所訴求的觀眾,更多會在較短時間內鎖定一家影城作為固定觀影場所,無論它本身的硬體是否真正符合特效廳標準。
一定程度上,「偽特效廳」(視聽體驗不太好的特效廳)還是對其它觀感更好的特效廳帶來競爭壓力,且進一步稀釋了優質特效廳的上座率。
據日本之前發布的的一個報告稱,一個觀眾如果連續在一家影院的同一個廳觀看電影5次以上,將會對其產生依賴,試聽完全適應了該廳的放映習慣,而對其他影廳的放映規格則有可能產生排斥。
市場的最終情況便是,有絕對剛需的觀眾,如果他們能夠承擔價格的壓力,便去選擇略微昂貴的IMAX版本,但更多觀眾無法達到發燒友對特效廳的痴狂程度,卻又想獲得有保障的觀影體驗,靠高性價比作為競爭點的中國巨幕由此而生。
中國巨幕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套電影放映系統,算是低配版的數字IMAX。成本投入相對低廉,一個IMAX廳的建設初期投入高達1200萬元,對於中國巨幕來說單廳造價是IMAX廳的三分之一,即400萬元。
其中建設差價也直接體現在影廳後續具體的票價定價上,中國巨幕提供的觀看體驗和性價比讓很多觀眾買賬(對特效廳有執念的發燒友除外)。
本次《復聯4》看起來IMAX貢獻巨大,主要是因為IMAX在中國的認知度最高,且中國內地的IMAX銀幕數量已經是全球領先。中國巨幕發展速度雖然很快,但它是用略「平價」的方式去衝擊市場,更多是在二三四線來布局。這從側面透露出觀眾對影廳特效廳的認知模糊和選擇受限。
特效廳的未來:片源稀缺是第一難題,等待中國式大片解渴
「我有一點一直都想不通,既然我們製作了配音版(譯製版),但是為什麼影城在第二三周原版上座率已經掉下來的情況下,仍然不敢去安排配音版。」
一位本地發行朋友已經不是一次和拍sir就特效廳IMAX配音版的排映問題發過牢騷了,但很遺憾,目前大部分一二線城市的IMAX配音版仍然異常難尋。
「現在IMAX版本的影片數量很多,可以做到每個月2-3部,我們的發行通知要求我們在首周必須保證原版的充分排映,雖然知道會存在配音版本的需求,但實際操作的風險很大,在我們的認知中,能來看IMAX影片的觀眾應該更多是年輕觀眾,他們對於原版電影的需求是絕對的剛需。」這可能是當下大部分一二線城市特效廳的困局。
隨著觀眾對視聽體驗的強調,目前,即便是在冷門影片,它的首周IMAX上座率仍然是會好於大部分普通廳,這也是因為高端發燒友和麥粉(IMAX的粉絲)對IMAX的支持。作為票價溢價的回饋,IMAX在很多時候會較高提升影片的觀賞快感。
也就是說,本來片子平淡無奇,但通過IMAX的優化,往往會對影片整體有較高的補強,畢竟26%的畫幅擴展和畫面增強提高了觀眾的觀影體驗,這也是IMAX獨有的優勢。但目前並沒有一部影片會通過中國巨幕和杜比影院得到有如IMAX一般的神奇助攻。?
不過,一位院線經理人對拍sir表示,「IMAX的銀幕實在太大了,講良心話,除非英語水平特別高,大部分觀眾看IMAX還是要看字幕,這樣會影響到大家觀看畫面。對於很多觀眾而言,看IMAX原版並沒有想像中對影片有巨大的觀感提升。」
其實世界各國在排映IMAX影片之時,為了照顧本國觀眾的接受能力,也會適當的安排本國的配音版本,但目前在中國,原版版本的粉絲對影片版本的要求更為苛刻嚴格,這也使得影城在排映IMAX和其他特效廳時,不想去承擔排映配音版本所帶來的風險,從而削減了特效廳放映此類影片的空間,控制了風險但也減少了盈利機會。
更為難堪的是,之前因特效廳數量有限,快速投入建設也只是近幾年的事情,其中因各種機緣巧合,大部分早期IMAX經典影片內地很多觀眾都沒有機會看過,比如《阿凡達》《盜夢空間》《黑暗騎士》《哈利波特7上下》等影片。
後續這些影片也沒有安排大規模重映,這其中有版權原因,也有片方自己的各種考量和政策限制,就當前情況來看,這些影片也幾乎不會再做全國性的重映,使得在適合特效廳放映的影片片源本就稀少的情形下,特效廳在全年大部分時間內都要面臨不好看的上座率。
?
針對特效廳片源稀缺,中國巨幕在這一點上相對還好過一些,因為很多片子都可以很方便的製作巨幕版本,且代價不大,這也是中國巨幕的競爭力所在。
而IMAX較高的價格門檻,使得觀眾在選擇影片已經愈發變得精明,《復聯4》零點賣到300一張大家也就忍了,即將上映的《大偵探皮卡丘》IMAX版本價格則將有大幅度的回落。特效廳或許又要回到艱苦度日的常態中。
中國電影近十年的發展,一直都是內容和硬體共同進步,中國很多資深影迷也從僅僅了解IMAX、Real-D,到目前對各種硬體如數家珍。特效廳畢竟用了相當高昂的價格來打造,它也勢必需要有頂級的內容相匹配,僅靠一些進口大片是完全難以支撐和為繼的,甚至回本都成問題。
對此,製作符合特效廳放映標準的影片迫在眉睫。2017年《戰狼2》起初並沒有製作IMAX版本,這也是很多影迷的遺憾,在此之後,IMAX公司不再刻意設置門檻,讓更多優秀的國產片和進口片也製作IMAX版本,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特效廳對此類影片的迫切需求。
今年暑期,管虎導演的《八佰》將成為世界範圍內第三部全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影片,也是亞洲第一部,這也預示著中國內地在未來會出現更多原生畫面的IMAX影片,對於提升中國電影工業化和增量內地IMAX影廳的票房,都是非常重要的舉措。
特效廳盈利或許就靠崛起的中國大片了。
※ikun、批小醬和狗粉絲之間的蔡徐坤之爭
※側旋升降與10倍變焦是怎樣煉成的?揭秘OPPO Reno背後的黑科技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