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拉近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距離
日前,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課題組走訪、考察了新加坡金管局、金融科技公司 ECP、泰國央行、金融科技公司 TrueMoney、印度金融科技公司 Paytm、孟加拉國金融科技公司 bKash 和香港的支付機構 AliPayHK,同時也參觀了部分使用金融科技特別是跨境支付工具的商業機構。在調研中發現,金融科技可以促進「一帶一路」 沿線相關國家的金融互聯互通。
原文 :《金融科技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聯互通》
作者 |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課題組
圖片 |網路
金融科技領域的國際合作
過去幾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金融科技領域的一些國際合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真正做到了合作共贏,惠及相關國家的普羅大眾。在第三方支付領域,中國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很多國家都開通了跨境支付服務,為中國遊客在國外購物、消費提供便利。支付寶與印度的 Paytm、泰國的 True Money 以及孟加拉國的bKash 展開形式多樣的合作,幫助金融服務走向這些國家的角角落落。
第一,「一帶一路」金融科技合作的一個重要基礎是各國的共同需求。自從 2003 年支付寶上線,中國的金融科技發展已經走過了 15 個年頭,現在已經成為全球的領先國家之一, 在助力普惠金融發展方面的成績尤其突出。但中國金融科技的發展,主要是市場需求與技術進步共同促成的。但這個矛盾在其它發展中國家也存在,甚至更加突出,比如在孟加拉國。
第二,由於中國已經走在了全球金融科技發展的前列,各國與中國企業合作的意願都很強烈。根據世界銀行金融科技發展指數,全球美國第一、中國第二,而且中國的很多技術與模式更加適合發展中國家。新加坡金管局對於能吸引到螞蟻金服和陸金所設立分支機構而倍感自豪。一些國家的監管部門和金融科技公司主動與中國交流。
第三,迄今為止,中國金融科技公司的國際合作,基本上都是在企業層面自發推動、形成的,而且立竿見影。政府不直接介入而能達成國際合作,這自然是一件好事,可以減少其它國家不必要的疑慮。在大多數國家,國際金融合作是一個敏感的問題。而支付寶跟海外機構的合作基本上都是採取相對低調的戰略投資的方式,即占較小的股份,提供技術支持。
最後,金融科技的國際合作其實是一個雙向學習、互惠互利的過程。中國在國際金融科技合作中提供了不少有益的經驗與技術,但同時中國也從其它國家學到很多好的做法。在監管領域,中國尤其應該向其他國家學習。新加坡當局在金融科技領域先謀定而後動的做法,雖然我們無法全盤學習, 但統籌規劃的思路有借鑒意義。英國、泰國和新加坡的「監管沙盒」做法各不相同,也值得中國監管部門比較與學習,動態平衡創新與風險之間的關係。
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幾點啟示
金融科技的國際合作可以從多個方面為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提供有益的啟示。
一是「中國故事」主要是做出來的,不是講出來的。為什麼各國的金融科技公司蜂擁來到中國尋找合作機會?主要是因為國內的部分金融科技公司做出了領先世界的業績,這些公司其實很少主動到國際上去做宣傳。相反,我們現在有一些學者主動到國際上講「中國故事」,這當然值得讚揚。
二是重視政治敏感性,項目選擇與執行要淡化政治因素的作用,實實在在地造福當地民眾。金融科技領域的國際合作的一個特點是基本上沒有政府部門的直接接入,參與合作的中國公司的目的是拓展業務、增加盈利,並不把合作當作政治任務來完成,當然也沒有政府補貼。但恰恰是這樣的合作,才真正具有「合作共贏」的基礎,商業可持續。這一點對於「一帶一路」倡議是有借鑒意義的,儘可能讓市場化的企業成為推動合作的主力軍。
三是政府的功能主要應該是協助而不是主導。雖然「一帶一路」是政府提出來的倡議,但其所強調的互聯互通是以商業可持續為基礎的,如果沒有這一條,這個倡議可能走不遠,甚至會反作用。目前政府在金融科技合作領域做的工作並不多,而且我們也不贊同由政府出面推動類似「中國金融科技公司走出去」那樣的政策。但政府可以幫助金融科技公司規範業務模式、降低業務發展障礙,特別是完善金融科技的監管框架,保障行業的健康發展。
金融科技國際合作對於「一帶一路」倡議的意義,不僅僅局限於提供一個好的案例,也能實實在在地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之間的互聯互通。已經在很多國家落地的跨境支付,就可以助力休閑與商務國際旅行。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55期第2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互聯網金控,應該在監管視野的半徑內行走!
※提香:嗜錢如命,臨死還討價還價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