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用棉棒掏了下耳朵,怎麼人就失憶住院了?
對於掏耳朵這件事兒,人類有著迷之執念與執行力。耳朵一癢,拿棉簽掏一掏就舒服了——真是這樣嗎?
不,你還可能癲癇和失憶……下面介紹一個掏耳朵慘案,以及如何科學地清耳屎。
掏耳朵引發腦部膿腫
最近,《英國醫學期刊案例報道》(BMJ Case Reports )分享了一例奇怪的病案,正值壯年的31歲小伙兒,突然抽搐倒地,被送進了急診。
這個英國青年一直身強體健,沒有糖尿病,也沒有吃什麼免疫抑製劑,這10天來一直左耳痛,看病後診斷為「重度耳部感染」,吃了兩輪口服抗菌素後耳痛還是越來越重,入院4天前發展成了左邊頭痛,痛到噁心嘔吐的程度,還出現了記憶力明顯下降,甚至記不住別人的名字。
耳道離腦子不遠 | pixabay
這種抽搐性暈厥的患者,原本應該首先考慮神經系統疾病的可能。但是等小伙兒清醒之後發現他神志甚好,就是左耳的聽力稍差。醫生問了問病史,發現他並沒有經歷過暴力耳光,不過他有用棉棒掏耳朵的習慣,而且最近5年斷斷續續感覺左耳痛,耳朵也不如之前好使了。
醫生們給他做了一個頭部的核磁共振,發現天吶,小伙兒腦子裡有膿腫,大的膿腫有2.9x1.7x0.9cm^3,大概一枚葡萄那麼大,外耳道里還充滿著軟組織密度影,原來是壞死性外耳道炎侵犯了顱腦。他的癲癇發作和暫時記憶喪失,可能是因為膿腫壓迫了大腦。
患者的MRI圖丨來源:論文1
醫生從小夥子的左耳里掏出了一堆和棉絮糾纏在一起的分泌物,分泌物還培養出了銅綠假單胞菌,這部分棉絮已經形成了肉芽腫,想必在他的耳朵里已然定居了一段時間。
可以料想,某一天小哥耳癢難耐,用棉簽伸進去掏耳朵,一激靈之後頓覺舒爽,並沒有發現拿出的棉棒頭少了一點兒。那些殘留的棉絮就在他耳道里安了家,和耳道里的細胞和細菌相愛相殺,越滾越大,最後把地盤伸到了隔壁的腦組織,在硬膜下定了居,把感染帶到了中樞神經系統。
一個棉棒引起的中樞感染,想想就不寒而慄。幸運的是,在手術去除異物,外加兩個月的抗生素治療後,這個青年沒有留下任何腦部的後遺症,聽力也恢復了正常。最重要的是,他再也不會用棉棒掏耳朵了!
為什麼那麼喜歡掏耳朵?
人類臉上的眼、耳、鼻這三官在幫助我們體會色、聲、香的同時,不可避免的會排泄一定的分泌物,所謂眼屎、耳屎、鼻屎是也。
其中耳屎處在耳道之內,需要一定輔助方能觸及。人們對清除排泄物的執念在去除耳屎上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而且取出耳屎瞬間的迷之感受更是讓人無法自拔。各種掏耳神器,從留長的指甲、棉簽、掏耳勺到鑰匙、發卡、火柴棍、螺絲刀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人們做不到,甚至衍生出了采耳這種職業。
描繪清理耳垢的印度水粉畫 | Colonel James Skinner
耳屎,又稱耳垢,醫學上稱為耵聹,是耳朵里的腺體分泌物和脫落的皮膚,正常定植於耳道的細菌以及脫落的耳毛混合形成的覆蓋物。過多的耳垢在耳朵里堆積可能導致耳垢栓塞,引起瘙癢、聽力下降、耳脹、耳痛等癥狀。
在正常人中,耳垢具有防水、保護耳道皮膚和避免耳部感染的作用,同時耳道內的皮膚細胞會從耳內向耳外推送這些耳垢,配合著咀嚼、說話等運動將多餘的耳垢從耳道里清理出來。
異常的耳垢積聚,一方面是因為產生過多,一方面是因為排出不暢。
耳塞戴到位的程度(右),耳塞可能阻礙耳垢排出 | Wikimedia Commons
產生過多見於耳道局部受傷,比如用尖銳的物件掏耳朵之後,又或是游泳時耳朵進水之後,會產生超過耳道正常道清理能力的耵聹,過多的耳垢在耳道內積聚引起栓塞。
排出不暢可以是因為耳部的病變,比如耳道的先天性狹窄,耳部的腫瘤、炎症或者外傷,也可以是因為耳部上皮細胞的功能不良。老年人耳道的腺體逐漸萎縮,耳屎變硬變稠不易排出,而長期使用助聽器、耳塞等阻塞耳道,即使是健康的年輕人也會存在耳垢難以排出的困擾。更有甚者,那些喜愛用棉簽清除耳垢的人們,往往會將耳垢推向耳道的更深處,不幸的人們甚至會刺穿耳膜,遭遇耳垢栓塞,陷入耳堵、耳痛、耳鳴乃至聽力受損的境地。
向棉簽掏耳朵說「不」 |Gregory F. Maxwell
不過,掏耳朵實在是一種享受,棉簽伸進去接觸耳道的那一瞬間,渾身一激靈的舒爽實在難以抵抗。儘管美國耳鼻喉科學會十年如一日的對棉簽說不,人們還是掏得欲罷不能。
如何科學地除耳屎?
對那些因為耳垢過多而聽力下降、瘙癢難耐、耳痛耳脹的人們,有三種推薦的治療方法:耵聹溶解劑、耳道沖洗以及醫療手法清除。
就耵聹溶解劑而言,不同耳道狀態的人需要用不同類型的溶解劑,油膩的用含有過氧化氫的製劑,乾燥的用油性的製劑,而且不能連續用4天以上,具體情況需要聽從耳鼻喉專科醫生的指導。而耳道沖洗以及醫療手法清除都是需要去相應的醫療機構進行的,你自己很難掌握合適的「注水壓力」或者「抽吸力度」,處理不當會造成併發症。
解決一下吧 | Wikimedia Commons
沒有耳部疾病的前提下,那些耳垢特別多,不定期耳朵奇癢無比的人,可以把礦物油浸濕的棉球放在耳朵淺處一刻鐘,幫著液化耳垢,從而有利於耵聹的排出。對於長期耳機黨來說,減少耳機的使用時間,晚上8小時給耳朵一個休息的時間,或許會有奇效。
去醫院請專業醫生清理,永遠是最優先推薦的辦法。不過,能不能先行一招,防患於未然,或者至少減少去醫院掏耳朵的次數?
少帶耳機有助於排耳垢 | pixabay
另外,有時候你忍不住挖耳朵,其實不是因為耳垢過多,而是因為耳朵發癢。去醫院檢查下你有沒有濕疹等過敏性疾病吧。你也許需要一管對症的藥膏。
最後,切記,切記,切記,耳朵癢一定要管住自己的一雙手,遠離棉簽,珍愛生命。
作者:謝nini
編輯:游識猷
參考文獻
[1] 1.Charlton A, Janjua N, Rejali D. Cotton bud in external ear canal causing necrotising otitis externa and subdural abscess. BMJ Case Reports CP 2019;12: e227971.
[2] Jabor MA, Amedee RG. Cerumen impaction. J La State Med Soc 1997; 149:358.
[3] Roland PS, Smith TL, Schwartz SR,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cerumen impaction.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8; 139:S1
[4] Schwartz, SR, Magit, AE, Rosenfeld, RM,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Update): Earwax (Cerumen Impaction).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7; 156(1): 14 .
一個AI
然而要人類保持理智(不挖耳朵),應該是一種奢望吧。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美國博士後一年能掙多少錢?中位數47500美元
※添加殺蟲劑的兒童防蚊褲,日常穿真沒必要
TAG:果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