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雲一生都在為蜀漢的統一而嘔心瀝血,為何卻始終不得劉備重用?

趙雲一生都在為蜀漢的統一而嘔心瀝血,為何卻始終不得劉備重用?

趙雲一生都在為蜀漢的統一而嘔心瀝血,但就是這樣一名文治武功樣樣精通的人才卻始終不得劉備重用,這是為何呢?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我的觀點。

三國這個戰亂年間的確湧現出不少英雄人物,但最有名的還是劉備手下的五虎猛將了。趙雲也位列其中,但從這一點來看,我們也必須承認,趙雲在武功和智謀上確實不一般。

我們也知道趙雲在很早的時期就追隨劉備,為了救阿斗出生入死,可以說趙雲和劉備結識的時間,僅次於關羽和張飛,但是就是這樣一名忠心耿耿的將軍依舊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也說明趙雲在劉備心中的地位遠不如自己的結拜兄弟。其實,從表面上看,趙雲和劉備的關係還是不錯的,可以說劉備除了孔明還有他的兩個兄弟外,對趙雲也是非常喜歡的。

我們知道關羽兵敗走麥城被殺之後,劉備氣得捶胸頓足,並表示要親自率領兵馬攻打東吳,在這時趙雲說:「我們的主要敵人是曹賊,不是孫權,我們應該聯合孫權對抗曹操,而不是破壞孫劉兩家的連盟。」雖然這句話說的沒有毛病,但是劉備此時正在氣頭之上,一聽這話更加來氣了。後來我們也知道劉備對趙雲和諸葛亮的建議置若罔聞,堅持出兵,結果就是在夷陵被陸遜「火燒連營」,劉備的意氣用事再一次得到了體現。要不是趙雲前去救駕,劉備回不回得來還是另一回事。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表現了他的忠君思想,也展示了他的俠義情懷。因此,孫權、曹操、劉備三位鼎立人物,作者從所謂正統忠君觀念出發,將劉備視為正統,曹操視為非正統,孫權處於二者之間。這就是我們傳統的是非觀念。

正因為作者有這樣的觀念,那麼趙雲在劉備營壘裡面,只是劉備的一員戰將,描寫趙雲就著重在救劉阿斗和甘、糜二夫人這些精彩的故事情節上面。

正因為作者的這種忠義思想,劉、關、張的桃園結義尤為重要,劉備為關羽之死和張飛之死痛不欲生,不惜斷送蜀漢前途。那麼趙雲的功勞再大,也不可與關羽、張飛相比。這是作者歷史觀的必然結果。

如果拋開如上之說,回到現實生活中,趙雲是一個很忠勇而正派的人,他秉持忠誠善良和與世無爭。然而,這樣的人在生活中,很能得到家人、兄弟姐妹以及領導同事、朋友同學的好評,但往往得不到他(她)該有的回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秋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趙雲和武松,沒有和一流高手交過手,卻給人很厲害的感覺?

TAG:深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