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一頭豬能做一億碗江浙小餛飩
作者 | 放學堵他 編輯 | 羊缺牙
近年來「分子料理」成了美食界的新噱頭,不吃食物本來的樣子,而是把它的味道、口感、質地、樣貌打散,再利用物理或化學變化,組成新的食物。
▲棉花糖也算分子料理哦
聽上去雲山霧罩、讓人不明覺厲,然而,江浙人笑了:弄啥子,這不就是我們的日常操作嘛!
part.1 無中生有,江浙分子料理的基本操作
「我請你吃分子料理!」
「你真是我好哥們…不過這餛飩有什麼講究嗎?」
「你嘗嘗,味道怎麼樣?」
「嗯……有肉味…」
「分子料理!」
「可是沒餡啊!」
「餡是分子形態的!」
「敢情是這種分子料理啊!
網傳江浙的小餛飩店開了幾十年,家裡的豬也不過受了點皮外傷,東北人到了江浙吃小餛飩,吃著吃著就哭了,因為就算他連吃十碗依然能吃出個低血糖。
▲圖片來源:知乎截圖
為什麼這麼說呢?原來江浙小餛飩不同於別處,基本沒人能吃到內里的肉餡。食客裹著湯水麵皮將餛飩吃到嘴裡,肉味悄無聲息地露個頭,隨即一閃而過,消失得無影無蹤,堪稱江浙民俗哲學在料理界的終極體現。
▲圖片來源:知乎及微博截圖
別以為這些吐槽有多麼誇張,了解一下小餛飩的製作過程,你就會發現「江浙民俗分子料理」的名頭實至名歸。
其他地方包餛飩,餡料是大頭,恨不得把餛飩做成麵皮裹著的獅子頭。江浙一帶則是反其道行之,將肉碾成茸狀,包的時候用筷子如蜻蜓點水一般,蘸一下抹到皮子上,另外一隻手再這麼順勢一轉,小餛飩便包好了。
▲快給我個放大鏡,讓我瞅瞅餡兒在哪兒呢
而江浙滬的糕點更是「化有為無」的典範。各種精緻秀氣的象形點心讓人眼花繚亂,像下面這一盤,哪些是真水果,哪些是糕點,真真假假你分得清嗎?
▲圖片來源:舌尖上的中國
不管是看起來水靈靈的水果,還是彷彿隔著屏幕都能聞到焦香的瓜子,不好意思,其實都是假的,全都是「面果」罷了。
以蔬菜水果汁和面,又仿照它們原本的模樣製作,成功達到一種「你以為它是真的其實是假的,但嘗一口又好像是真的」的玄妙效果,是不是非常得「分子料理」的精髓了。
part.2 借味,江浙菜與分子料理的不謀而合
想要讓人們在一種食物身上,吃出另一種食物的味道,就不得不提江浙菜一個很重要的手法——「借味」。
想要借得好味,首先要有一鍋好湯。江浙的「硬核」老湯,講究文火慢燉。據說以前人們小年那天殺雞剁骨熬高湯,湯煮沸之後就煨在爐子上,時不時地濾去浮沫雜質,熬到除夕那天方可拿出來使用。
▲汗蒸雞湯
這樣熬出來的湯,看起來清澈無比,一口下去渾身上下三千六百五十個汗毛孔里都透著一個「鮮」字,餘味繞樑,源遠流長。
就比如作為淮揚菜系中的看家菜、大名鼎鼎的「大煮乾絲」,一塊普普通的白乾,在廚師的精湛刀工下可以片成18片,但畢竟都只是「表面工夫」,真正賦予它美味的,還是那鍋高湯,讓你吃豆腐彷彿在吃雞絲。
▲《風味人間》大煮乾絲
據說讓宋高宗都讚不絕口的「宋嫂魚羹」,也是借味的代表菜品。明明叫作魚羹,但是吃起來卻有蟹肉的味道,帶給你一種菜品,兩種享受。
就算是江浙菜中最異類的蘇北菜,也是借味好手。許多飯店裡壓箱底的鎮店之作「羊方藏魚」,將魚置於割開的大塊羊肉中,羊肉酥爛味香,內藏魚肉鮮嫩,兩種合在一起,湊出一個「鮮」字。
▲羊方藏魚
part.3 精細,江浙民俗分子料理的靈魂
不過話說回來,食材節省如小餛飩也好,耗時耗力盡心熬制的老湯也罷,都是江浙菜骨子裡的精巧細緻。
江浙自古以來便是中國美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特別是南宋建都杭州,使南北烹飪技藝廣泛交流。據《夢梁錄》記載,當時杭州諸色菜肴有280多種,精巧華貴的酒樓林立,普通食店更是「遍布街巷,觸目皆是」。
▲南宋街道
就像分子料理是一堆廚師們將食物完全推翻了原有製作方式的「異想天開」,江浙菜,也是文人們追求極致的結果。他們在原料上講究品種又注重時令,不追求量多,只講究質優,要的就是那個低調奢華的范兒,一口鮮掉你眉毛~
有哪道江浙菜讓你念念不忘嗎?
評論里分享下
[1]張亮.「本味」江蘇菜肴的基礎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2,24(07):63.
[2]論杭菜之「鮮」[J]. 張渭林. 中國烹飪研究. 1995(02)
[3]燦爛輝煌的中國調味文化(二)[J]. 包啟安. 中國調味品. 1994(07)
[4].南京鴨血餛飩「網紅店」今年「雙11」爭取賣出3000碗[J].食品安全導刊,2018(33):4.
[5]郭雯捷.上有天上仙,下有浙江鮮[J].孔子學院,2016(02):42-49.
[6]林正秋.明清浙江菜系的形成與發展[J].商業經濟與管理,1995(03):51-55.
[7]舌尖上的分子美食.林琪. 環境,2014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