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有房有車還要眾籌百萬治病?吳鶴臣事件傷到了誰?

有房有車還要眾籌百萬治病?吳鶴臣事件傷到了誰?

撰文/姚遙

吳鶴臣(吳帥)突發腦出血就醫治療,家人通過網路平台幫助他籌集治療費用。

圖片來自網路

正常的劇本應該指向一個美好的結果,眾人拾柴火焰高,在社會的關心幫助下,吳鶴臣病癒出院,繼續幸福的生活。

毛病出在幾個地方。

第一,吳鶴臣是德雲社郭德綱的徒弟,這是個話題。

第二,他們家有房有車,這不符合一般情況下對貧困的想像。

第三,病情不大,發起的籌款目標定在了100萬。

最終,質疑聲浪不斷。

吳鶴臣的妻子張泓藝的微博截圖

吳鶴臣家屬在網上發起的信息,法律意義上不屬於慈善活動,這是個人求助的範圍。因為網路個人求助而起的爭議,已經很多,這也不會是最後一起。今天,無論是吳鶴臣的家庭,還是網路上發言批判的人,他們都覺得很受傷。

對個人求助的積極回應,是人們對個體苦難更加關注的天性。對這份人性的美好,值得用心呵護。


網路個人求助,就是一隻薛定諤的貓,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天生就帶著爭議的標籤。

一個人對自己處境的判斷,決定是否對外發起求助的信號,沒有能夠理性衡量的標尺。有的人不食周粟,滿腹詩書也寧可流浪街頭。有的人容易放大不確定的恐慌,小問題面前也會滿臉愁容。一千個吳鶴臣的家屬,會做出一千種不同的選擇。不同選擇的背後,存在鄙視鏈,和吳鶴臣家屬感同身受的人能夠認同這種選擇,不認同的人就會提出質疑。

這種鄙視鏈,在互聯網上的結果就變得很詭異。

如果沒有互聯網,吳鶴臣家屬在自己的社交圈子範圍內發出了求助信號,信息只在熟人的圈子裡面流傳,最後拼的就是人品,熟人裡面互相大致知根知底,是否伸手相助就看人情。找熟人伸手借錢,最難還的是人情債。如果人品不好,不僅找不到人幫助,還會被冷嘲熱諷一番,甚至一輩子看不起。如同有人質疑,吳鶴臣怎麼不找他的師傅郭德綱求助。問題也就在這裡,錢債易了,情債難償。

互聯網上去求助,看起來有很大的好處。無論是誰,在信息發布的時候,只需要面對冰冷的屏幕,而不是尷尬的看著真實的人。在這裡求助,就像進了烏托邦,沒有了人情債的負擔,不用礙著面子擔心熟人給臉色,也不用擔心朋友背後說閑話。互聯網籌款平台出現以後,各種個人求助幾乎井噴一樣的爆炸性增長,正是互聯網看起來省去了複雜的人情世故,變得簡單。

這種個人求助的蓬勃,背後是在收割社會信任的紅利。在互聯網上那些願意伸手的陌生人,他們願意對遠方發布的求助信號做出呼應,首先就有著對陌生人無私的信任,因為相信這些求助的信息,從而願意激發悲天憫人的情懷。

這種沒有熟人和人情制約的求助,也無疑可能放大一些人內心的脆弱。既然人們的信任如此好獲得,為什麼不讓自己更加輕鬆一點。

吳鶴臣家屬遭到質疑,並不是因為他們家的行為多麼惡劣,而是因為他們不巧趕在了人們釋放對個人求助過盛反感的風口。


收割社會信任的紅利,遲早都是要還的。問題是,是誰,在哪裡,怎麼還。

吳鶴臣的求助,在網路平台上獲得了148,184元的捐助,來自5,269人次,平均每人次的額度為28元。在這個價位上的支持者,往往更加看重自己對對方苦難的體諒,而不十分介意結果。在此前鬧得沸沸揚揚被質疑的個人求助事件中,真正回到退款環節的時候,主動申請退款的人並不多。

水滴籌上的捐助信息

不過,既然個人求助發布到了網路的平台,也就變成了一個公共的事件。在公共的空間里,網路個人求助的事件,就需要面對公共的輿論拷問。

在此前的諸多網路個人求助案例上,最終演變成事件的,多是因為募資金額過於巨大,從而引發關注。

在網路個人求助剛剛興起的時候,常常出現一個家庭動輒收到數百萬捐贈的情況。這些有能力收到海量捐贈的家庭,一般有兩個基礎,文案功底好,社會關係廣泛。有這兩個基礎,普通的情況被描述到催人淚下,然後再通過人脈網路的廣泛傳播,帶來巨大流量並成功吸收捐助。

這樣案例的反轉也來自於此,一個具備這兩項因素的家庭,即便不是大富大貴,生活通常都能過得去,比多數普通家庭還是要好一些。當事件在網路上被踢爆的時候,絕大多數公眾難以接受這個現實。

同樣,還有人洞悉了網路個人求助如何成功的特點,甚至故意打造這樣的情景,來騙取錢財。比如安徽的李娟,在男朋友的養狗場被咬傷,結果包裝成見義勇為救小女孩的故事,獲得社會支持。更有甚者,自編自導了一場大戲,用小號偽裝成為無錢治病求捐助的女大學生,再用網路大號呼籲捐款,聲情並茂的雙簧大戲,獲得了八方支援。

回首看去,一起起的事件出現之後,類似的爭議還在出現,但是個案遇到巨額捐贈的現象已經極大地減少了。綜合看來,很多人已經意識到,有網路影響力是好事,濫用了還是會變成壞事,網路個人求助需要謹慎。另一方面,傳播者和捐助者也更加理性。

整個社會對於網路個人求助的態度趨於理性,並不能完全遏制非理性的現象。迄今為止,依然不斷出現利用網路求助的便利,隨意發布求助信息,甚至詐騙的現象。

這些不好的現象,數量不多,但是對摧毀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破壞力巨大。吳鶴臣的家庭遇到有房有車的這個標籤之時,遭遇質疑就在所難免了。

重建信任的過程,必然漫長而艱辛。


重建信任的過程,質疑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不是過度的質疑。畢竟,個人求助的性質,就決定了這件事情難以簡單公斷,但也有基本的底線可以遵守,就是客觀的誠實。

第一個核心的質疑,就是求助者的身份。在個人求助的爭議案例中,最傷害人心的情況是用一個不存在的人和故事,去騙取捐助。目前對個人求助的界定,嚴格限定在本人就自己的事情去求助。那些用虛構人物和故事詐捐的案例,不僅僅是需要輿論譴責,已經觸犯了法律,屬於詐騙的範疇。如果是一個真實的求助者,用真實的身份去表達自己的需求,無論是否認同,也應當得到尊重。

第二個核心的質疑,是求助者對於個人情況的描述是否客觀。這裡選用客觀這個標準,而不是屬實,在於屬實在現實中無法做到。吳鶴臣的求助信息裡面,簡單描述了家庭情況,這些描述的內容,沒有撒謊,也沒有完全準確地描述出家庭的全部情況。如果用是否屬實去衡量,就變成了對個人動機的質疑,最終只有各自表述的爭議。

對於求助者而言,不管他們是主觀想少表達一些信息,還是表達能力不足,這點無法判斷。為此用屬實來衡量,現實中難以做到。在一個事件的描述之中,客觀是可以做到的。比如一個疾病的救助,究竟是需要5萬,還是50萬,如果醫院或者醫療專家給出了相關的信息,這部分需求能夠準確的表達出來。過往的一些爭議案例,是家屬明知需要承擔的醫療費範圍,但是卻故意用模糊的語言放大需求,這樣明顯不誠實的表達,就無法讓人尊重。

第三個核心的質疑,也是留有善意的質疑,而不是拋出並不完全的論斷。將心比心,一個人願意將自己的傷疤拿出來說,即便是在互聯網之上,也是艱難的。在提出質疑的時候,基於被充分驗證的信息,將不確定的部分留給被質疑方解釋的空間,而不是直接一棍子打死,我覺得還是很有必要,也是用善意去呵護善良。吳鶴臣求助信息的描述,過於簡略,有諸多模糊不清的地方。在遇到質疑後,他的家屬並沒有迴避,而是積極給出了自己的解釋。對這些解釋,信與不信是一回事,支持和不支持是一回事,在下判斷之前,給人說話的空間,總是必要的。

吳鶴臣的妻子張泓藝關於房子和車子的解釋

張泓藝在微博上公開的家庭情況證明

網路的個人求助,是所有人面對一個陌生公共空間摸索交往規則的過程。在這個摸索的過程中,出現過惡意的詐騙,出現過無意的過度幫助,也出現過更多溫暖。個人求助不是慈善,是社會對緊迫需求的互助,這份溫暖,不可缺少。

版權聲明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

關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閱讀精選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雲也退: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就為了一隻雞腿,這位教授被學生舉報了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