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驚世奢華:解讀滿城漢墓

驚世奢華:解讀滿城漢墓

1968年5月23日下午,

解放軍北京軍區工程兵某部在河北省滿城縣城西南一座海拔只有200餘米的孤山(當地俗稱陵山)上,

施工爆破時,發現和往常情況不一樣,竟然連碎石頭也沒有崩下來。

戰士們上前察看究竟,竟然掉進一個漆黑的山洞裡,

隨後班長帶領幾名戰士也爬進了洞里。

1968年5月23日下午,解放軍北京軍區工程兵某部在河北省滿城縣城西南一座海拔只有200餘米的孤山(當地俗稱陵山)上施工爆破時,發現和往常情況不一樣,竟然連碎石頭也沒有崩下來。戰士們上前察看究竟,竟然掉進一個漆黑的山洞裡,隨後班長帶領幾名戰士也爬進了洞里。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次施工,無意間揭開了一個千古之謎,因為在這裡發現了兩座古墓。

經研究考證,認定墓主人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王后竇綰。兩墓共出土金、銀、銅、鐵、玉石、陶、漆等文物一萬多件,其種類之豐富,製作之精美,在已發掘的漢墓中都是罕見的,令人嘆為觀止。

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系漢武帝之兄長,蜀漢皇帝劉備第十三世先祖,為第一代中山國國王,元鼎四年(前113年)二月,劉勝去世,終年五十三歲,共在王位四十三年,謚號靖,史稱中山靖王。

其中僅金銀器、玉石器、銅器、鐵器等精品便有4000多件,各類銅燈19件,尤以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等最為珍貴。劉勝、竇綰兩套完整的金縷玉衣,是全國考古工作中首次發現。

劉勝墓中室

絕世珍寶:金縷玉衣

玉衣是漢代皇帝、諸侯王和高級貴族死後的殮服。史書中稱「玉匣」、「玉柙」,但它的形狀究竟是什麼樣的,從漢代以後就無人知曉了。劉勝和竇綰的玉衣使我們第一次看到了玉衣的真面目,從而解開了這個千古之謎。

劉勝玉衣出土時情形

這兩套玉衣的外觀和人體的形狀一樣,分為頭部、上衣、褲筒、手套和鞋5大部分,各部分都由許多長方形、三角形、梯形、圓形等玉片組成,玉片上有小的鑽孔,玉片之間用纖細的金絲加以編綴,所以又稱為「金縷玉衣」。

滿城一號劉勝墓出土玉衣

劉勝的玉衣復原後全長1.88米,由2498片玉片組成,估計用於編綴的金絲重1100克左右。玉衣復原後形體肥大,腹部突鼓,頭部的臉蓋上刻制出眼、鼻和嘴的形象,上衣的前片製成鼓起的腹部,後片的下端做出人體臀部形狀,褲筒製成腿部的樣子,形象都頗為逼真。

竇綰墓出土金縷玉衣

竇綰的玉衣比較小,玉衣全長1.72米,由2160片玉片組成,所用金絲約700克(上衣以織物、絲帶粘貼編連)。竇綰的玉衣沒有做出腹部和臀部的形狀,可能是由於做出女性人體形象和封建傳統觀念相違背的緣故。

其他出土文物欣賞

長信宮銅燈 西漢

通體鎏金,作宮女跪坐執燈形象。宮女梳髻覆幗,著深衣,跣足。由頭部、身軀、右臂、燈座、燈盤、燈罩等部分組成。各部分可拆卸,燈盤可轉動,燈罩可開合。宮女體臂中空,右臂為煙道,可將燈煙導入器內,以保持室內清潔。燈上刻銘文九處,內容包括燈的重量、容量、鑄造時間和所有者等。因刻有「長信尚浴」字樣,故名長信宮燈。

西漢錯金博山爐

爐身似豆形,通體用金絲和金片錯出舒展的雲氣紋。爐盤上部和爐蓋鑄出高低起伏的山巒。爐蓋上因山勢鏤孔,雕塑出生動的山間景色。山間神獸出沒,虎豹奔走,輕捷的小猴或蹲踞在巒峰高處、或騎坐在獸背上嬉戲玩耍,獵人手持弓箭巡獵山間。座把透雕成三龍出水狀,以龍頭擎托爐盤。工藝精湛,裝飾華美,是一件舉世聞名的珍寶。

西漢鎏銀騎獸人物博山爐

由爐身、爐蓋和底盤組成。底盤內有一騎手力士。獸昂首,張口欲噬,頸前伸作掙扎狀。力士左手撐獸頸,右手托爐身,抬首側望。爐身微鼓,壁飾寬頻紋一周。爐蓋分上下兩層,上層鑄出山巒和流雲,雲山間有虎熊出沒,人獸搏鬥和人物驅使牛車等場面;下層鑄龍、虎、朱雀、駱駝及草木、雲氣等紋飾。

西漢嵌金片花紋鐵匕首

身與莖為鐵制,環首與格用銀基合金鑄造並焊接。身扁平,中脊隆起,脊兩側嵌金片花紋帶,一面作火焰紋,一面似雲紋。莖寬扁,兩側邊緣鼓起而中空。環首鏤空,嵌金片作捲雲紋,近莖部及格部作獸面紋。金、銀、鐵三色交相輝映,燦爛奪目。

西漢鎏金鑲玉銅枕

呈長方體,中空,鎏金鑲玉。枕兩端龍首高昂,龍身齊平形成枕面,下有兩對龍爪形矮足。枕上平面鑲嵌玉片,淺浮雕圖案式雲紋,前後側面為透雕怪獸紋。枕兩端龍身鑲嵌各式透雕玉片。出土時枕上殘存絲棉枕套,枕內填充花椒以抗菌驅蟲。

西漢帶罩銅燈

燈罩為兩片弧形屏板,兩下角各有小鈕,可推移屏板調整光照的方向和高度。燈蓋形如覆缽,上飾有柿蒂紋。蓋頂中心伸出一管狀煙道,彎曲向下和三足爐身伸出之煙道銜接為一體。煙道既是燈的把手又可吸收煙炱,保持室內清潔。燈各部分可拆卸,便於清除燈內積灰。

鑲玉鎏金銅鋪首 西漢

獸面銜環,通體鎏金。獸面呈長方形,兩側有二龍攀附。獸面中央鑲嵌白玉,雕琢對稱的捲雲紋,組成象徵性的獸面,額、眉、須處有細如毫髮的紋飾。琢工細膩。

西漢鳥篆文銅壺

壺口略外侈,鼓腹,高圈足。雙鋪首銜環。器通體飾鳥篆文吉祥語和動物紋帶,文字和圖案均有纖細的金銀絲雙勾錯出。壺蓋錯銘文「有言三,甫金,為荃蓋,錯書之」12個字。頸部有 銘文「蓋圜四綴,儀尊成壺」8字。 上腹錯銘文「盛兄盛味,於心佳都,於」10字。下腹部有銘文「口味,充潤血膚,延壽卻病,萬年有餘」14字。銘文連讀是一章四言韻文。字體纖細流暢,做工精美。

西漢鎏金銀蟠龍紋銅壺

壺通體用鎏金、鎏銀工藝裝飾。 口部和圈足飾鎏銀捲雲紋帶,頸部飾金銀相間的三角紋帶,腹部飾四條獨首雙身的金龍相互翻卷蟠繞, 並綴以金色捲雲紋。鋪首鎏金。蓋面飾鎏金夔鳳,蓋緣飾鎏銀捲雲紋,捲雲紐鎏銀。紋飾金銀相映,富麗堂皇。壺內壁髹朱漆一層。壺底刻銘文:「楚大官,槽,容一石,並重二鈞八斤十兩,第一」。

西漢中山內府銅鍾

小口微侈,鼓腹,圈足,無蓋,上腹部有鋪首銜環一對。口沿、肩、腹下腹部微凸起寬頻紋各一道,肩帶上刻銘文四行:「中山內府鍾一,容十斗,重(缺文),卅六年,工充國造」。

西漢四瓣花形懸猿銅鉤

鑲玉鎏金銅仗頂

鎏金鑲玉,呈蘑菇形。圓帽頂中鑲玉,下有方形銎。圓帽周壁鎏金,浮雕四座對稱山巒,其間布列猴、狐等四獸。圓形鑲玉晶瑩潔白,中心鑽一孔。玉上高浮雕兩蟠龍。

西漢螭虎鈕方玉印

灰白色玉質,光潔明亮。方形,紐為一站立回首翹望之螭虎,其四肢粗壯有力,長尾卷於腹下。座緣四周陰刻捲雲紋,無印文。

西漢浮雕獸紋白玉帶鉤

白玉,玉質細膩瑩潤。鉤體較長,鉤首琢作龍首形,鉤面略鼓起,高浮雕一變形鳳鳥,背部一紐。兩側陰刻捲雲紋,表面有硃砂痕迹。

玉具鐵劍

劍身鐵質,細長。劍格為白玉浮雕,兩面分飾游龍和捲雲紋。劍首、璏、琕亦均為白玉浮雕,雕琢細膩生動。劍首圓形,中央突起,陰刻捲雲紋,周壁為二神獸。璏長方形,表面浮雕一隻雄健而修長的神獸。珌為不規則長梯形,上浮雕五隻嬉戲於雲海間的神獸。劍首、珌上均有小孔。

玉圭 西漢

青玉。上端射似等腰三角形,下端為平直的長方形。素麵,製作規整。出土於棺槨之間。

西漢青玉璜

略呈月牙形,器面殘留有夔龍、蒲紋,系用玉璧的殘段改制而成。分別出自劉勝金縷玉衣的左右手套內,為墓主左右手之握持。

鳳形玉飾 西漢

白玉,玉質溫潤。透雕成細頸長尾之鳳鳥形,口銜小蟲,造型生動精美,琢刻細膩。

西漢透雕雙龍高鈕谷紋白玉璧

玉質晶瑩潔白,璧的兩面雕琢細密的谷紋,周邊起棱。璧的上端有透雕雙龍捲雲紋高紐,紋樣優美,造型生動,雕琢精緻,為漢代玉器中的珍品。

西漢透雕雲紋白玉雞心佩

白玉,質潤光滑。呈橢圓形,一端尖頭,一端圓弧,中有一圓孔。兩面皆陰刻細線流雲紋,一端有透雕流雲紋附飾。紋飾優美,線條流暢。

西漢透雕鳳紋白玉雞心佩

白玉,質潤光滑。呈橢圓形,一端委角,一端圓弧,中有一圓孔。正面微鼓,背面略凹,兩面皆飾細陰線流雲紋。兩側附飾透雕鳥獸相搏紋。表面有硃砂痕迹。

西漢坐形白玉人

白玉,玉質潔白晶瑩。圓雕。玉人臉形瘦削,長眉短須束髮於腦後,頭戴小冠,冠帶扎於頷下。身穿右衽長衣,寬袖,腰間系斜格紋帶。憑几而坐,雙手置於几上。底座下面陰刻銘文五行十字:「維古玉人王公延十九年」。

玉印 西漢

白玉。圓形,印座為半球形,其上透雕一條蟠螭作紐。座緣下陰刻捲雲紋,印文篆體,陰刻「私信」二字。雕琢細膩,造型生動精美。

西漢玉舞人串飾

本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飾迦 的精彩文章:

農民一鐵楸下去,挖出驚世寶藏!
一個盜墓賊發現了歷史上最大的篡位案,顛覆了中國人的歷史觀

TAG:飾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