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600年來,故宮幾乎沒有積水?老祖宗的智慧太厲害了

為何600年來,故宮幾乎沒有積水?老祖宗的智慧太厲害了

身在南京,每年夏天都會看海。這不是因為小編去了海邊,而是因為夏季多雨的南京,就是一座「海城」。每年夏天,只要雨水不少,南京的地面必然是一片汪洋,公交車像是在水面飛奔,一些大學裡還經常能看瀑布,甚至公然有人弄個皮艇出行。

這種現象在很多城市都有,尤其是暴雨頻發的季節。但是,如果你留意一下就會發現,在名勝古迹尤其是城牆皇宮中,很少有這種現象。

南京的明城牆,每次大雨季節就會出現「龍吐水」現象,城牆外邊會不斷有水注出現,就像神話中的龍在吐水一樣。2003年,安徽壽縣發洪水,城外面簡直就是大海,水已經淹到了城門最上面,但城內的人卻安居樂業,壓根沒有發水的現象。故宮更是如此,前幾年北京暴雨,城市街巷積水嚴重,紫禁城內卻幾乎沒有積水,城內城外,儼然兩個世界。

明明在同一個地方,為何會出現這樣完全不同的結果呢?

因為古人在設計城市、城牆等時,早已經把排水功能考慮在內了。以故宮為例,故宮建造於1406年,耗時14年才建造完成,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60米,佔地面積達到72萬平方米之多,之所以能夠600年來無積水,就是因為其排水系統相當完美。

為了便於排水,故宮在最初設計時,就已經考慮了許多排水功能,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營造地位置選擇

作為都城,皇宮內苑,故宮在最初營造時就考慮到了選擇地。《管子》有云: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足用;下毋近水而溝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規矩、道路不必中準繩。

意思就是說,營造國都時,如果不是在山下,就一定要在河流之上。因為如果太高,就容易乾旱,而且供水很難;如果不是有河流,那麼取水困難,而且不利於排水。所以說要根據天時地利來,不一定要按照規矩,怎麼方便怎麼來就行。

紫禁城正是這樣,它順應了北京的地理環境,整體走勢呈北高南低、中間高兩邊低的趨勢。而且南北地平略有坡度,高低相差約2米,這一坡度為自然排水創造了有利條件,可以保證有積水時能自動緩慢排泄。

元大都和北京內城,位於永定河沖積扇的脊背地帶。這樣有兩種便利之處,其一是可免遭永定河洪泛水患,其二是利於排除雨澇積水。

第二:明溝暗溝便於排水

據故宮博物院前任院長單霽翔說:紫禁城排水系統可以分為三大類,分別是建築排水、地表徑流和地下暗溝。地下暗溝的作用就是:當雨水從建築落到地下時,能順著明溝流到暗溝中。直接落地的雨水則形成地表徑流,流進明溝中。明溝若遇有台階或建築物,則從「錢眼」穿過,流入暗溝。據統計,故宮內明溝暗溝總長約8000米。

「錢眼」其實就是暗溝入水口,因為像古代銅錢,上面有五個孔眼,所以叫「錢眼」。

暗溝最終通到內金水河中,而內金水河則與故宮周圍的護城河相通。為了防止金水河堵塞,故宮每隔幾年都要派人進行掏挖疏通,保證不會因為垃圾或者淤泥而堵塞。

清朝最後一次大規模疏通河流和溝渠,是在光緒三十一年,大概修了三年,耗費白銀20多萬兩,主要就是掏挖2100多米的內金水河,修繕小橋以及大小明溝暗溝。

第三:龍吐水與御花園

三大殿的台基中心高於台邊約有1米,這也方便排水,而且效果極為明顯。另外,台基周圍石欄杆的每塊欄板底邊都有小洞,望柱下面有「螭首」。「螭」也是一種龍,因此「螭首」也叫龍頭,龍口內打通,可以輔助排水。每逢大雨,三層台基上的 1142 個龍頭就成了「千龍吐水」,排水的同時也顯得頗為壯麗。

故宮之中,御花園排水不容易,因為假山、水池很多,但這難不倒古人。他們利用道路把御花園先是分為東西兩大排水區,各排水區又分成多個小排水區,每個小排水區的最低處都設有地漏,這樣就能保證雨水都從地漏流入暗溝。

為了保證這些排水渠道能夠經久不壞,無論是溝渠還是螭首,全部都採用石制,這樣可以延長使用年限,不用每年都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去更新換代。

當然,這些只是冰山一角,實際上故宮的排水系統很複雜,如果有機會,還是要親自去看看才能了解得更透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代戰爭中,步兵、弩兵和騎兵是怎麼作戰的?李靖說得很清楚
身為提轄,魯智深為何不用權力懲罰鎮關西?看看鄭屠的靠山

TAG:我們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