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少年說》霸道總裁被12歲女兒直懟:老爸,你太狠心了!

《少年說》霸道總裁被12歲女兒直懟:老爸,你太狠心了!

0101

文/洞見William

最近,新一期的《少年說》又火了。

一位總裁老爸的「狠心教育」,成了網路熱議話題。

節目中,剛剛上初一的女兒張錦彥走上高台,她對爸爸說的第一句話,不是感謝,而是「你真的太狠心了!」

聽完,主持人一臉的疑惑。

幾個月前,張錦彥小學畢業,也即將迎來她的12歲生日。

她收到了父母一份特別的禮物——為期三個月的軍事化訓練。

訓練的內容如下:

每天5:30起床,晨跑2000米;

跑步結束,參加跳繩,投球等各種體能訓練;

訓練結束開始做早餐,規定不得少於兩菜一湯;

早餐結束後繼續學習,中午準備一家人的午飯;

晚上負責做晚飯,完成功課後已經是凌晨以後;

最後,還要接受老爸的考核,按照任務完成情況打分。

當張錦彥在台上說完遭遇的「狠心」後,台下的老爸被周圍同學鄙視、責備的眼光,看得無地自容。

可是老爸沒有辯解,承認女兒說的基本屬實。

緊接著,他問了女兒幾個問題。

新學期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感覺學習苦不苦。

女兒回答:「不苦。」

「累不累?」「不累。」

「快不快樂?」「快樂。」

「都沒有軍訓苦。」

這時,台下響起了一陣掌聲,女兒突然流下了眼淚,好似明白了什麼。

為什麼對女兒狠心?

這位爸爸說:「看似是簡單的軍訓,卻是對人生更好的磨礪。你能堅持三個月,就能堅持初中三年,人生的30年。」

說完,這個霸道的總裁老爸,突然哽咽了。

「你能下來抱抱爸爸嗎?」

為了讓孩子堅持下來,為了讓自己狠心下來,他已經很久沒和孩子親近了。

演講結束後,主持人陳銘接過張錦彥軍訓的評分表,說了一句話。

「這就是痛苦的優勢。」

詩人於戈說:「你什麼都可以給孩子,唯獨對生活的經歷,喜怒哀樂、成功挫折,你無法給孩子。他經歷不到這些,他就沒有對生活的獲得感。」

我們常說,「小苦不吃吃大苦,小虧不吃吃大虧」。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對孩子狠一點。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必須讓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個困難的字眼。」

有時候,父母的心硬一點,孩子以後的路才能好走一點。

姜文一直是熒幕上的硬漢,可很少有人知道,他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是一樣的鐵血硬漢。

姜文拍完《讓子彈飛》後聲名大噪,但是很快又消失得無影無蹤。

後來有朋友說,他帶兩個兒子跑到新疆的沙漠里去了。

每天天不亮,姜文就拉著6歲和4歲的兒子出門拉練。

跑了200米,孩子就嗷嗷叫哭著要回去,姜文無動於衷。

「跑不完2公里不許走」

「吃的只有糙米飯和饢,不想吃就餓著」

「喝的只有羊奶,喝不慣就渴著」

……

原本打算反抗到底的兩個孩子,到了晚上,羊奶仰頭就喝,吃飯也不用菜了。

因為一天下來,姜文真的沒有給孩子任何吃喝。

而在沙漠里,一天不吃不喝是很危險的。

妻子周韻曾經說過,有一次她跑去沙漠里看孩子,看到後立馬眼淚就下來了。

兩個水嫩的「豆芽菜」變成糙皮的「紅豆杉」,全身上下紅得發黑。

但是不久她就發現孩子們變了。

以前在家裡摔倒了,沒人扶不起來,現在放在沙漠里能拿著弓箭追著動物跑;

以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現在不僅學會了做飯,生活上還能自己照顧自己;

有一次在阿爾金山無人區進行比賽,兩個孩子竟然和大人們一樣,表現出色。

姜文說,如今的孩子最缺的不是營養品,而是苦頭,如今的父母最缺的不是愛,而是狠心。

父母愛孩子這是天性,難的是狠下心讓孩子吃苦。

巴菲特說:「吃苦,會讓人一生受益。」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都會在心上插一把刀,他們寧願自己心疼,也要讓你強大。

高曉松曾經在《如喪》中描述了一次和母親的對話。

高曉松:「媽媽。」

媽媽:「你在哪?幹嘛呢?」

高曉松:「我在廈門,沒錢回來,你借我一千塊錢吧。」

媽媽:「我的地理知識沒出錯的話,廈門有碼頭。」

高曉松:「是的。」

媽媽:「我沒記錯的話,你20歲了。」

高曉松:「是的。」

媽媽:「一個20歲的大小夥子會在碼頭活不下去嗎?」

高曉松:「好吧,我懂了。」

看到這裡,有人會說媽媽太「狠心」,但是高曉松沒有這麼想。

我們都知道高曉松有一句名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這句話其實是母親從小告訴他的,為此,高曉松曾經隻身一人去流浪。

有一次,母親掏空了他的口袋,讓他身無分文去天津流浪,唱歌掙錢。

後來我們都知道了,高曉松26歲開演唱會,紅遍中國大地,流浪30多個國家,詞曲傳到國外。

有時候,父母的狠心會讓孩子一時受傷,但等到傷口結痂,那便是一生的盔甲。

現在很多父母自己小時候吃了苦,就不忍心孩子吃苦,卻沒有想過,一直抱在懷裡的孩子,永遠也學不會奔跑。

《金牌調解》有一期節目里,來了一對仇人母子。

兒子不停地指責母親:「要不是我媽,這個事情也不至於現在這樣。」

因為母親投資失敗,欠了一大筆債,再也不能給成家的兒子提供經濟來源,招致怨恨。

在兒子的心裡,母親從小到大都是他的保護傘,就要一直保護下去。

事實上,他已經徹底喪失了自力更生的能力和心理。

如果有一天,你不能滿足他,親人也會變成仇人。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愛是一個極度危險的東西,常常導致傷害,並且越愛越容易導致傷害。

既然你不能保護他一輩子,就要學會讓他辛苦一陣子。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有遠見的父母,往往都有點狠心。

說的是美國著名音樂大師,靈魂歌王雷·查爾斯的故事。

查爾斯7歲時突然雙目失明。

可是母親不僅沒有更加照顧他,反而對他愈加嚴苛,幾乎到了狠心的地步。

母親最常和他說的話就是:

「把眼淚擦乾,記住,你只是瞎了,但是你不蠢。」

「不要哭,我們沒有時間哭哭啼啼的,沒有人會可憐你這個瞎子。」

後來查爾斯的故事被拍成電影《靈魂歌王Ray》,其中有這樣一幕場景。

7歲的查爾斯剛剛失明還不能適應,在家不小心被椅子絆倒了,狠狠地摔在地上。

他哭喊著,「媽媽你在哪兒?我害怕。」

媽媽就站在旁邊,卻一直沒有說話。

查爾斯只能自己站起來摸索著,突然他把手伸進了暖爐里。

媽媽想要開口卻忍住了,看著兒子被火燒疼後縮回來的小手,幾乎要崩潰。

查爾斯就這樣慢慢,慢慢地靠著聲音尋找方向。

當媽媽看到兒子已經能夠靠著聽覺捉到靈活的蟋蟀時,她終於忍不住哭出了聲。

查爾斯問:「媽媽,你為什麼哭?」

媽媽說:「因為我很高興。」

後來查爾斯長大回憶那段艱苦時光說:

「旁人都認為她十分殘忍,可我母親一直認為,我必須要學會這一切,顯然,她是對的。」

老人們常說,「少時享福,長大無福」,你不對孩子狠心,長大後,社會和生活也不會對他仁慈。

今天,你對孩子的狠心,總有一天,會成為他掙脫牢籠的翅膀。

馮夢龍曾在《古今譚概》中寫過一則「翠鳥移巢」的寓言。

當翠鳥孵化小鳥的時候,往往會把巢築在很高的地方,這樣可以躲避災禍。

可是有一對翠鳥害怕小鳥掉下來摔壞,就不忍心築得太高。

等小鳥長出了羽毛,翠鳥更疼愛它了,把鳥巢移得更低。

小鳥越長越大,即使摔下來也不疼,它便不去練習飛翔。

終於有一天,來了一群人要來捉翠鳥,老翠鳥一振翅就飛走了。

可是小翠鳥不會飛啊,巢又築得低,輕而易舉地就被捉了去。

都說做父母難,做「為子女計深遠」的父母更難。

因為那不僅需要愛,更需要勇氣。

俄國評論家別林斯基說,不幸,才是一個人最好的大學。

沒有一種人生是在舒服和輕鬆里誕生的,光明從來都是需要跨過黑暗。

為人父母,千萬別在該狠心的時候,選擇心軟。

來源:洞見William,洞見(DJ00123987)旗下專欄作家。洞見,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新東方家庭教育經授權發布本文,轉載請聯繫作者。

生而為母是一種賭上性命的磨練。

網上有一則問題很火:

「哪一時刻覺得自己的母親老了?」

一條回答直擊人心,

「當我變得足夠勇敢,

願意邁開步伐,

去尋找遠方的時候,

她卻突然不能緊跟我的步伐」

"

我們急速成長的同時,

卻有一種不可逆轉的結果是,

母親在變老,

她蹣跚的腳步,

再也趕不上我們健步如飛的速度。

"

情人節的時候你在朋友圈曬過玫瑰,

生日的時候你一定曬過蛋糕,

外出旅遊的時候或許還秀過恩愛……

可是,媽媽呢?

也許她在你的照片里,

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子、陪襯的背景……

母親節將至,

曬出媽媽年輕時候的照片,

不向時間低頭,留住媽媽最美的時光。

後台發送母親照片,

我們會在母親節當天,篩選出10張照片在公眾號發出。

被選中在公眾號發出照片的粉絲,將獲得俞敏洪老師親筆簽名書一本。

活動時間

照片收集時間:5月7日 - 5月9日

發布時間:5月12日

兌獎截止時間:5月31日

活動規則

(1)拍攝1張關於母親的照片。照片內容要求:媽媽年輕時的照片,正面照側面照均可,或者你與媽媽的合照,任何時期均可;

(2)用一句話,說明照片當時的情形,要求言簡意賅;

(3)在「新東方家庭教育」公眾號後台,發送照片,以及相關文字,即視為上傳成功;

(4)上傳者應對上傳圖片及文字的真實性、合法性、正確性、完成性負責,並保證上傳圖片及文字無侵權行為。

注意事項

主辦方保護作者的隱私權及肖像權,未經用戶同意不會隨意透露用戶的個人資料。本次拍攝的肖像作品授權第三方使用。照片的原創性、真實性由作者承諾,如產生肖像權等法律糾紛,後果作者承擔,主辦方不負連帶責任。所有應徵作品恕不退稿。

新東方家庭教育對本次活動擁有最終的解釋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孩子放學回家,該不該繼續學習?
懂得持之以恆的孩子更優秀

TAG:新東方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