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香港的《賭神》之流,這部好萊塢電影才稱得上是最好的賭片!
上世紀80年代末,香港中文大學畢業的才子王晶自編自導出一部《賭神》,上映後反響空前熱烈。
至此,香港電影中又誕生出一種新的主流商業類型片——「賭片」。
自《賭神》出現之後,港片中陸續湧現出數量龐大的同類型作品,觀眾也對「賭神」、「賭俠」、「賭聖」等經典銀幕形象如數家珍。
在「賭片」這個特殊的領域,香港電影堪稱是獨樹一幟!
不過,在當時巨大票房的利益驅使下,香港的「賭片」多數都更側重於娛樂性,往往不會更深層次的探討博弈中體現出的人性。
換句話來講,儘管無數人對賭博趨之若鶩,但骨子裡還是把它歸類為一種不太正面的娛樂活動,更何談深度?
但黑格爾在《法哲學原理》中說過,無論任何東西,存在即是合理。
賭博,同樣有它存在的意義,而且其意義絕不只是金錢上的輸贏。
在這一點上來看,上映於1998年的好萊塢電影《賭王之王》,則在保證一定觀賞娛樂性的基礎上,更為透徹的探討了博弈中的人性,以及對命運的選擇。
賭博,不過只是一種途徑。真正的目的,是領悟人生的真諦。
本片雲集了當時好萊塢的兩大當紅小生,馬特·達蒙和愛德華·諾頓。
達蒙一如既往的塑造著他最擅長的「天才式」人物,而諾頓則出演一位讓人恨得牙痒痒的「小混混」形象。
他們一個是天生具備察言觀色,洞察他人心理活動的賭博天才。一個是只會玩弄「老千」,卻還負債纍纍的低級賭徒。
前者將賭博視作人生的至高理想,後者將賭博當作贏錢享樂的工具。
很明顯,我們在生活中最常見的賭徒形象就是愛德華·諾頓飾演的「蟲子」,貪得無厭又爛泥扶不上牆。
愛德華·諾頓將這個人物塑造的極為生動,他確實是同年齡段中演技最突出的好萊塢男演員。
編劇巧妙的將他們的關係設定為多年摯友,用兩種極端的人物交錯來凸顯戲劇的張力和達到故事內涵的升華。
對於習慣香港賭片的觀眾而言,這部電影中的賭注實在顯得過於可憐。
主角片尾時的「大決戰」中,所涉及到的最大賭注也不過區區3萬美金,和港片中動輒就上百甚至上千萬的巨額賭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本片的故事卻顯得更加寫實,讓人感同身受。
既沒有近乎於魔法的特異功能,也沒有場面勁爆的槍戰戲碼。
全片的劇情高潮都在於馬特·達蒙面對一次又一次的選擇所做出的決定,尤其最後面對挑釁時毅然決然的回到賭桌上繼續賭,彷彿讓我們看到了最真實的自己。
本片中另一個重要的人物是大學法律教授,他用自己親身經歷啟迪了馬特·達蒙,讓他明白人永遠都會回歸於自己最擅長的領域,這是來自命運的安排,甚至連選擇都談不上!
他放棄了學業,放棄了漂亮的女朋友,也放棄了挽救不回的損友。
最終去往拉斯維加斯,追尋自己世界冠軍的夢想。
比起《賭神》之流的娛樂性作品,這部好萊塢電影才稱得上是最好的賭片,強烈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