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李商隱抒寫自己清高不容於世的詩,10個字寫盡自己悲慘遭遇!

李商隱抒寫自己清高不容於世的詩,10個字寫盡自己悲慘遭遇!

李商隱是唐代詠物詩的大家,他的作品大多托物言志,在仕途上他雖然曾兩度進入秘書省,但最終未能得志,處境每況愈下。於是便寫下了這首詩來表達他雖仕途不順,卻堅守清高之志的操守。

《蟬》

唐代: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詩的前半句聞蟬而興,重在詠蟬,以「高難飽」為詩眼。蟬本性清高而餐風飲露,以至於難求一飽。不得溫飽而作不平之鳴,亦不過徒勞費聲響而已。實際上,蟬並非真的是因身在高處,不肯飛下來乞討食物而吃不飽;它的鳴叫聲中也不帶任何恨意,只是因為詩人在其中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使得客觀事物也染上了感情色彩-----李商隱不肯屈就,結果落得生活困頓。他也曾像當權者陳情,但最終還是無人賞識,這不正是「徒勞」嗎?

「五更」一聯刻畫出蟬哀鳴聲凄斷的神韻,而無同情之人,高棲於樹,而樹油然自綠,毫無所感,毫無所動,顯示出環境的極度冷漠。字字歌詠蟬,卻字字是自況,表現出詩人因高潔而清貧的困境,以及哀苦無告的心情,內含著強烈深沉的悲憤之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這一聯短短十個字,就寫出了李商隱因官職低下而漂泊不定,就連家園中因長期沒有人居住都已經長滿了荒草,透露出詩人的悲慘遭遇!

最後一句是李商隱對蟬說的話,他感謝蟬對他的警示,並要求蟬繼續對他作警醒,並指出全家的生活也和蟬一樣清寒。至於李商隱從蟬的鳴叫中得到了什麼啟示呢?有人說他想及早回頭回歸故園,也有人認為他要像蟬一樣保持高潔的操守。

全詩層層深入闡發主題,隱顯分合,章法靈活多變,借蟬寓已清高而不見容於世道,從中也可以看出李商隱仕途不順,一生很不得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美詩畫 的精彩文章:

一位無名氏所寫的一首詩,其意境不輸唐宋著名詩詞大家!
詩詞背後的故事:虞世南的一首詠物詩,告訴我們怎樣獲得好名聲!

TAG:最美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