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啥名字?竟讓康震說聖人來臨,令董卿看到文明史!
在看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第一期時,一個選手的名字,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杜禹頡」。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這是一個飛行員小哥,從小就喜歡詩詞,因為所在的機艙總是播放《中國詩詞大會》,又點燃了他學習詩詞的熱情。
所以他和空姐張楊組成搭檔團,來到了節目的現場。
杜禹頡的開場語說的是「以夢為馬,不負韶華」,這可謂是說出了新時代人的心聲。
董卿一上來,也是帶著對他名字的好奇,這樣問他:「你平時,是怎麼跟人介紹你的名字呢?」
只聽杜禹頡,豪邁又鏗鏘有力的說:「杜甫的杜,大禹的禹,倉頡造字的頡」。
董卿聽後,呵呵的笑了起來,還忍不住連連讚歎的說:「你看看人家的名字!」
康震老師也立馬樂呵了起來,哈哈的笑著說:「聖人來到我身邊哈!」
接著,董卿又意猶未盡的補充到,「杜禹頡的名字,彷彿讓我看到了我們中華的文明史!」
這又把現場的人都說笑了,董卿的串詞總是那麼的水到渠成!
接下來杜禹頡進入到了他的答題環節。
但是很奇怪,看過那期節目之後,我對杜禹頡的答題,基本沒有記憶了,但對他的名字卻記得很深刻。
這可能就是,所謂的「論起名的重要性」吧!
既然寫到了這個話題,我這篇文就寫一下,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名字」!也順便說說「名字」與我們整個國民的文化和潮流的關係!
不知怎麼回事,說起人們的名字,我一直感覺民國的名字都起的好美,好有文化。
像「斯年」,「碧薇」,「幼怡」、「景窗」,「純如」,「從周」,「希齡」,「亞子」等等,一看見這些名字,彷彿一股書卷氣撲面而來。
其實,人家這些名字都有出處,有的是摘取詩詞,有的是詩詞意向的升華提煉。
還有那時的文化人,一些因不滿最初自己的名字,給自己改的,也是極美極具內涵的,如「林徽因」,「梁思成」,「徐悲鴻」,「張恨水」,「張大千」,還有「林語堂」等等,感覺有這些名字,想不成為大師都難!人家的名字才是人家人生的最強文案!
反觀我們建國後的名字,一切都開始千篇一律了起來,可能是因為當時,人們的家國意識特彆強烈,所以那時人的名字里,不是帶著「國」就是帶著「華」。
如愛國,國棟,國營,保國,振國,衛國,國平,振華,華強,華盛,衛華,等等等等。
雖然這些名字,讓人看到了大無畏,讓人感受到了衝天的豪情,但是禁不起品,這些名字沒有後勁,乾巴巴的!念多了,有點讓人口乾舌燥。
也可能是,那時候的人們忙勞動,忙生產,根本也沒時間好好的想著給孩子起個名字,就隨當時的大流,隨便叫了!
到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國家的目標變成了要「強國」,所以那個年代人名字里,不是「偉」就是「強」。
如軍強,國強,利強,華強,亞強,永強,志強,書強,建強,偉強,國偉,利偉,偉華,建偉,等等等等。
細一想,大概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像我們民族一樣,名字基本上都是時代的產物。
時代在發展,所以名字的故事還在繼續。
隨著那批「強」和「偉」長大成人後,隨著社會各方面的進步和深入,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給子女起名字也變得比較自我起來。
名字里,再沒有了「國」和「華」!
也許是物質不再貧乏,人們也開始注重精神上的追求了,所以現在幼兒園和小學裡的娃娃們的名字里,開始帶上了很多「涵」和「語」。
帶「涵」的有:「亦涵」,「文涵」,「博涵」,「雨涵」,「詩涵」,「子涵」,「亦涵」,「梓涵」,「莫涵」,「文涵」,「書涵」等等。
帶「語」的有:「語喧」,「之語」,「語飛」,「馨語」,「語彤」,「詩語」,「若語」,「語欣」,「語桐」,「語軒」等等。
這些名字,是比他們父輩們的名字文雅多了,但是終究還是人們思想潮流的產物,所以滿大街了,也就難免俗氣了!
但名字是父母起的,子女們現在還只能默默接受。
也許下一代人,她們會因為自己的豐富,而讓自己的後代們的名字豐富多彩起來。
不過在寫《中國詩詞大會》的過程中,我已經發現,這豐富已經初露端倪!
承蒙一些朋友的抬愛,後台留言,讓給他們新生的寶寶起個名字,他們還有要求,說最好是《詩經》或者《宋詞》里的。
這說明,我們有很多朋友,現在起名字,又開始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了。
所以說學習詩詞怎麼會是沒用的呢?詩詞讀的多了,最起碼能給自己的寶寶,或者親朋好友的寶寶,起一個響亮而又美妙的名字,也能為他們的人生,打造一個的最強文案,讓寶寶們在將來,都能有大師品相!
朋友們說我說的對嗎?歡迎暢所欲言的,說一下「詩詞與名字」的那些事!
中國詩詞大會:憑直覺錯答,讓康震蒙曼表情亮了,李白詩到底好不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激動評說千古一醉,蒙曼埋怨他把黃河裝進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