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行業加速洗牌 走出困境路在何方?
隨著國家對環保問題日益重視,以及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近些年來,我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大力支持電池產業的成長、落地,並積極推動電池市場擴張,幫助電池企業發展,使得電池行業與新能源汽車行業均取得了長足進步。
動力電池行業加速洗牌 走出困境路在何方?
不過,為了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擠掉各中「水分」,政府開始調整相關補貼政策,對電池行業產生了巨大影響。同時,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發展以及自動駕駛汽車的加速商用,對於電池技術的升級也具有較強的緊迫性。在多重因素影響下,我國電池產業或將迎來一輪殘酷洗牌。
補貼退坡或引發連鎖反應
2019年3月26日,業內盛傳已久的補貼政策調整終於落地。新政規定,新能源客車補貼單輛最高標準調整為9萬元,補貼係數變更為1、0.9、0.8三個等級。與前兩年相比,補貼新政持續出現退坡,且幅度相當大。
事實上,據業內人士表示,電池行業的整體毛利率已經處於低位,此番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變動,將使得整車廠面臨補貼退坡的巨大壓力,而很顯然的是,這些壓力將不可避免地轉嫁到電池等上游產業鏈企業。
具體而言,受到補貼退坡影響,整車廠將會對電池企業施加壓力,提出降價等要求,這對電池企業的利潤增長將造成實際威脅。另外,由於整車廠失去了補貼資金的支撐,有可能會出現拖欠電池等上游企業貨款的情況,這無疑又會對電池企業的資金運轉、日常運營形成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一些實力欠缺的電池企業或許很難支撐下去。
根據近期國內部分電池企業披露的年報看出,上述情況似乎正變為現實。綜合年報信息來看,動力電池企業的盈利水平較之前兩年正逐漸萎縮,不少企業都已經處於微利甚至虧損狀態,可謂是風光不在。雖然電池行業整體發展仍在持續向上,但是年報反饋出的形勢變化仍然值得高度警惕。
安全隱患是另一把「高懸之劍」
對於電池企業而言,特別是主打汽車電池的企業,除了因為補貼問題遭受的連鎖反應外,電池安全隱患也是一柄高懸在頂的利劍。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急劇增長,其安全問題也愈發突出,特別是汽車起火事件尤其受到公眾關注。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僅2018年,國內新能源汽車起火事件就超過了40起。近期,部分知名新能源汽車品牌旗下的產品出現自燃、起火事件,更是引發廣泛爭議。儘管不是所有起火事件都是電池的問題,然而電池仍然是其中的重要誘因。
專家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採用鋰電池較多,但是鋰電池其自身的穩定性不太理想,活性物質成分較多,如果內部某個部分發生不可預測的失控狀況,就有可能會出現故障,或者引發自燃等情況,甚至會引發爆炸等嚴重險情。
行業洗牌趨勢下如何破局?
從數據來看,國內動力電池行業已經進入加速洗牌期。據相關媒體統計,2018年我國動力電池企業數量出現較大幅度下滑,2017年時還有超過130家企業,一年之後便減少了40餘家。業內人士預計,接下來的兩年內,隨著外資企業的積極入局,國內電池企業數量還將進一步減少,行業市場份額或更加集中。
受形勢所迫,在後補貼時代,業內企業要想生存下去,甚至發展得更好,而不是被市場淘汰,就需要在技術研發上持續加大相關投入,將重點放在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優化等方面。只有佔據技術創新高地,解決電池安全問題,電池企業才能獲得穩定的發展環境和更多發展機遇。
※養殖業颳起「智能風」 技術轉化急需專業「紅娘」
※智能照明市場風口已至 高品質燈具用途廣泛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