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孔融讓梨要謙讓,為何曹操卻以不孝罪名殺了孔融全家?
在《三字經》里可以看到「融四歲,能讓梨」這句話,說的就是我國古代東漢末年文學家孔融在年僅四歲時就懂得謙讓的禮儀,每次在家吃梨時總是挑最小的拿,大的都讓給哥哥們吃。他父親孔宙驚奇地問他為什麼這麼做?孔融振振有詞地回答:「我小兒,法當取小者。」
為什麼最後會以不孝之名被殺呢?孔融不顧妻兒,獨自逃脫。在漢獻帝繼位後,孔融擔任北海相。建安元年(196),袁紹之子袁譚攻北海,雙方激戰半年之久,戰士僅剩數百人,已經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孔融無計可施,只顧讀書,最後城池被攻破,他只管一人逃脫,不顧妻兒被袁譚所擄。
孔融散布不孝言論。曹操是以」孝」、」義」治理天下。而孔融不但不顧妻兒的性命,還公開對外說:「父母沒有什麼可親的,對父親來說,生孩子只是為了滿足情慾;對母親來說,肚子不過是容器,孩子只不過是暫時寄存在那裡而已,孩子生出來了和容器就沒有關係了」。
孔融這人其實是有大才的,當時的文人和百姓都信服於他,可謂是一代大儒,但似
乎歷代的大儒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很沒有政治頭腦,或者說是情商很低,不懂的察顏觀色,不懂的審時度勢,而孔融就是這樣典型的大儒,明明是寄人籬下,明明知道現在的朝堂不是皇帝做主,而是曹操做主,可是他偏偏就要和曹操作對,很多本來不該他管的時候,他就是要管。
比如當時曹操打敗袁紹進入鄴城之時,曹操的兒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這些曹家的私事本就不是孔融該管的,可是他卻管了,他寫信給曹操譏諷這件事是「武王伐紂,把妲己賞賜給周公」,甚至當曹操問他這是什麼意思的時候,他很不屑的說道「按現在的事情量一量,想當然而已。」
只能說孔融的死並非是什麼不孝,而是情商太低,亦或者是盲目自大,總是喜歡把自己放在道德的最高點去指責曹操,你說一次到還說的過去,但是你三番兩次的這樣去指責曹操,曹操這位梟雄忍的了嗎?即然你孔融這位大儒老是喜歡站在道德的最高點指責我,那我曹操就給你定一條不孝之罪,然後把你殺了,讓你遺臭萬年。
※誓死捍衛呂布的陳宮,是否選錯了主公?別被《三國演義》迷惑了
※《水滸》和《三國》有哪些人物設定,原著中的描述和作用相似?
TAG:深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