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羽敗走麥城,劉備慘敗夷陵和馬謖失守街亭,哪個對蜀漢最致命?

關羽敗走麥城,劉備慘敗夷陵和馬謖失守街亭,哪個對蜀漢最致命?

東漢建安二十年,鎮守荊州的關羽與江東的掌權人孫權產生矛盾,孫權派人去偷襲荊州以圖奪取荊州,劉備慌忙率軍支援,可此時曹魏陣營的張郃已經深入巴西郡(今四川腹地),打到了宕渠(今四川渠縣東北)。劉備慌忙與孫權講和,並劃界湘水,帶領張飛集中精力收拾張郃,並在瓦口關大破張郃。之後黃權與法正等人建議劉備奪取漢中,劉備採納了他們的意見命張飛和馬超出兵下辨(今甘肅境內),漢中之戰拉開帷幕。劉備集團與曹魏集團對峙了兩年,曹魏損失較大,而且關中地區對於曹操來說比較雞肋,不如捨棄。劉備就此贏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成了漢中王。至此之後劉備集團一發不可收拾,接連奪取了魏興、上庸、新城三郡,實力達到巔峰。但是頂峰之後必將走下坡路,在關羽敗走麥城,劉備慘敗夷陵,諸葛亮北伐時錯失街亭等一系列失利後,蜀漢的實力大大削弱,再也沒有爭奪天下的可能,那麼這三次戰事,哪次對於蜀漢來說是最致命的呢?

首先來看看關羽的敗走麥城。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率軍進攻樊城,大勝。江東大將呂蒙趁機偷襲荊州,攻佔了關羽的大本營江陵,如此一來不僅荊州失守,關羽還陷入了兩面受敵的困境。於是他趕忙率軍從樊城西撤,駐紮在麥城,後關羽在逃跑的路上被吳將截獲,斬於臨沮。諸葛亮的《隆中對》也因為關羽敗走麥城而失敗。但敗走麥城對於蜀漢還不足以致命。《隆中對》的核心思想是保持戰略支點二點平衡,也就是說蜀漢北伐需要有一攻一守的兩個根據地,保證大後方穩定。如今能攻的荊州雖然失守,可經濟命脈益州還在,蜀漢還能夠偏安一隅數十年。

丟失荊州沒有動搖蜀漢的根基,劉備得知關羽被殺後也是憤怒的要去討伐東吳,蜀漢的動員能力也是驚人,劉備很快就率領大軍進攻東吳,來勢洶洶,有戰勝東吳的可能,由此也可見丟失荊州雖然損失很大,但不致命。相比之下劉備夷陵慘敗對於蜀漢的打擊更大。

劉備本來就是將蜀漢的家底掏空了去討伐東吳的,可是經過夷陵之戰後大敗於東吳,人才流失嚴重,有生力量傷亡巨大。這場戰爭之後讓劉備對於未來產生了迷茫,在這之前劉備還能根據《隆中對》一步一步實行自己的戰略,但是關羽敗走麥城、夷陵之戰慘敗後,蜀漢下一步該怎麼辦已經無人知曉了,前途似乎一片黑暗,這對於劉備心靈的打擊時很大的。從此之後蜀漢只能轉為被動防守,劉備也於白帝城病死。

不過這兩件戰事還是比不上馬謖錯失街亭的損失。在諸葛亮北伐之前,蜀漢、東吳和曹魏的戰略要點都在襄樊與漢中地帶,但是在曹操平定西涼後就不再關注漢中,這可是蜀漢北伐的最好時機,若北伐能成功,統一天下指日可待。事實也是如此,蜀漢的第一次北伐在前期進展的很順利,但是街亭失守讓北伐前期積累的戰國盡失,使得曹魏轉變戰略,關注漢中。這之後蜀漢再也找不到北伐的入手點,進攻路線也被壓在祁山一線,無法進一步伸展。可見街亭的失守使得蜀漢失去了翻盤的機會,對於蜀漢是極為致命的。

蜀漢在經歷了關羽敗走麥城後,尚與東吳有一戰之力,在劉備夷陵慘敗後尚有北伐成功的機會,但在街亭失守後,再無問鼎天下的可能,興復漢室也成為了一句空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塵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隋文帝為何廢了作為嫡長子的楊勇的太子之位,導致江山盡失?
孱弱的清朝是怎麼在十九世紀末短暫的成為世界列強的?

TAG:風塵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