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雁門關對中原來說,意味著什麼?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這是出自唐代詩人李賀《雁門太守行》中的詩句,展現的是雁門關邊塞戰場慘烈的戰鬥場景。武俠迷對雁門關應該也不陌生,《天龍八部》中蕭峰阻止遼國皇帝耶律洪基侵宋,悲壯自盡的地方就在雁門關。
當然,雁門關被我們熟知,還是主要因為其在我國歷史上重要的戰略地位,畢竟能被稱為「三邊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的,自然非同一般。
雁門關,是我國古代極其重要的雄關要塞,位於今山西代縣以北約20公里的句(勾)注山上。句注山也被稱為陘嶺、雁門山,屬恆山山脈。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之間被橫亘東西的恆山山脈所隔開,雁門關附近的山勢趨緩,是相對理想的通道,扼守二者之間通道的就是雁門關。
雁門關有兩關四口十八隘,在漫長的歷史中,關址也並非固定不變的,主要以明朝為分界點。明朝之前,舊雁門關在西陘關,北口為白草口、南口為太和嶺口;明朝時,北部邊疆經常受到韃靼襲擾,為此設九邊重鎮。大同朔州一帶仍然是邊防重地,還要肩負拱衛京師的重任,九鎮中有大同鎮、山西鎮二鎮均在晉北,可見其重要性。
明朝在東陘關處新建雁門關,北口為廣武口,南口為南口。另外,還重修、加固十八關隘,修建長城,連接各關隘。你在明朝的地圖上,看到的那段內長城就是連接三關(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的第二道防線。
遙望雁門關,山高不可攀。鳥飛青嶂低,人在白雲間。雁門關位置險要,易守難攻,東西兩關互為倚防,扼守中原通往塞北的咽喉要道。
歷史上這裡是中原與北方游牧民族角力的前沿,是兵家必爭之地。古人說雁門關 「外壯大同之藩衛,內固太原之鎖鑰,根抵三關,咽喉全晉」,雁門若失,則忻定、太原無險可守,三晉不保,又可南下進取中原。據有關統計,歷史上發生在雁門關的戰事達上千次,如此高的頻度,可見爭奪的激烈程度和其重要性。
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曾在雁門大破匈奴十萬鐵騎。西漢初,韓王信在大同反叛,勾結匈奴欲取太原,漢高祖劉邦親征,追擊至雁門關外,結果被困於白登山。衛青、霍去病多次出雁門關北擊匈奴。東晉十六國時,北方一片亂糟糟,最後北魏統一了北方。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進行漢化,留在舊都平城(今大同)的太子不願意,就派兵把守雁門關,分庭抗禮。
五代十國時,後晉「兒皇帝」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給遼(契丹),以至於到北宋時,雁門一線成為與遼國的分界線,戰略地位就更重要了。然後就有了楊家將鎮守三關,楊業雁門關外大破遼軍,北伐不利最後戰死於雁門關。
雁門關如此重要,是不是想知道為何叫雁門關,而不叫別的名字呢?雁門一詞最早源於雁門山。早期的雁門山實際上並非如今山西代縣的雁門山(句注山),而是在大同市陽高縣和內蒙古豐鎮市之間。《山海經卷十一 海內西經》中記載:「雁門山,雁出其間。在高柳北。高柳在代北。」 意思是說雁門山周圍有大雁,冬天從那裡南飛,春天回來。雁門山在高柳的北面。高柳又在代北。高柳就是如今的大同市陽高縣,那裡戰國時期為代地,是中原農耕民族和蒙古高原游牧民族角逐的前沿。也就是說最初的雁門山是在陽高縣北,因大雁而得名。
在陽高縣東北約4公里處,就有一座海拔2116米的山叫雲門山,在其西段兩峰夾一峪,山勢險峻。按山海經的描述,雲門山極有可能就是最初的雁門山。
那為何後來山西代縣句注山的名字又成雁門山了呢?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大敗北地林胡、匈奴諸部後,設雲中郡、九原郡和雁門郡,很明顯,雁門郡的命名來源於雁門山這一塞北雄關。
秦統一六國後,雁門郡治在善無(今山西右玉縣南),其轄區範圍相當於今山西舊代州寧武之北部、朔平南部及大同東部北部。後來的朝代中,雁門郡的郡治多有變化,後漢時郡治移至陰館(今山西代縣西北),三國魏時郡治移至廣武(今代縣西十五里),後魏時又移至古上館城(今代縣)。
雁門關作為雁門郡最重要的關口,以郡名命名關名就比較容易理解了。歷史上東晉十六國、五代十國那幾段亂世,各方勢力你方唱罷他登場,沒人在乎那座山叫什麼名字,但是雁門關因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卻是無人不知,句注山改稱為雁門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更多山西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5張圖快速了解,明朝的五場重要戰爭
※二戰時西班牙跟著德國,盟軍為何沒懲罰?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