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形學理論詳細分析論證:宇宙有可能是被創造設計出來的
當探索研究宇宙越加深入,便會越加發現宇宙存在有太多的不可思議。無論向宏觀世界延展,還是向微觀世界尋源,都能發現令人驚嘆的一個事實:宇宙是如此的有規有序,又是如此的有形有狀(大自然萬物之形態),這究竟是誰的傑作?
如果宇宙起源於奇點大爆炸,根據熵增理論,宇宙應該變得越來越凌亂不堪才是,怎麼可能演化出如此井然有序的宇宙世界?宇宙萬物又怎會各遵宇宙之法有條不紊地演化發展?探索科學,探索宇宙,水木長龍與您繼續我們的探索之旅。
宇宙大爆炸理論之說,仿如紅日西墜,蹣跚著留戀的腳步,用最後的餘溫,竭力為給與它70年榮譽的那些古老科學家們維護著最後的尊嚴。然後,它將會像「地心說」一樣,仿如划過天邊的一顆流星,再也不會升起,留在人類記憶里的,只是那曾經的一縷光芒。
美籍數學家本華.曼德博,在20世紀70年代探索大自然的奧妙時,發現大自然中普遍存在著一個有趣的現象:大自然中的無論大小事物,任取其一小部分,然後將其放大,都會得到與原先事物的整體極為相似的結構。
無論是遠處連綿起伏的群山,還是遠處高低相連的海岸線,無論是天空緊簇成團的白雲,還是地上各種花草樹木,無論破碎的玻璃碎片,還是不規則的磚瓦斷面,無論是宏觀宇宙,還是微觀世界,哪怕動態的事件,比如,人類心臟的跳動模式,歷史的演變進程,結晶體的生長過程,甚至電子在加速器里的高速運行軌跡,都能從中尋找到這種一直困惑著無數科學家的「自相似性」。
宇宙宏微萬物,普遍存在著有違宇宙起源之說的 「自相似性」,後來演變成了科學上的一個重要分支——分形理論科學。
如果不太能理解,可以對照「德羅斯特效應圖」理解,德羅斯特效應圖是分形幾何圖的特殊視覺遞歸形式——局部與整體圖相同,無限循環。
如果整個宇宙結構,都是以「分形幾何原理」構造而成,宇宙萬物以及宇宙中正在演變發展的各種大小事件,也都是以「自相似性」循環展開——至大無極,至小無盡,那麼是否不言而喻地印證了一個可能性:宇宙絕非起源於奇點大爆炸,而是精心被設計創造出來的。
宇宙設計師,不但精通物理,還必須精通數學幾何,並且精通透視原理學,唯有如此,才能設計出如此精巧之作,才能將宇宙萬物束縛在宇宙的框架之內,令其圍繞宇宙法則井然有序地運作著。
在大自然中,我們隨處可見的大多數是靜態的「分形圖案」,其實,動態的「分形圖案」也無處不在,只是我們的視覺所能感應到的時間跨度太過短暫,所以看到的只是大跨度時間中的小跨度時間內的事件——而這也恰恰是時間的「分形圖案」。
舉個例子。比如,每年7月20日至8月20日,英仙座基本上都會降流星雨。而在一年的時間間隔內,幾乎每天都會有其它星座降流星雨。這就是動態的「分形圖案」(或者叫「分形事件」)。
再舉個更通俗易懂的例子。比如,人類一代代的繁衍,對於每一代來說,都是動態的「分形圖案/分形事件」。當然,地球上的生命形式的繁衍時間長跨度中的任一小跨度——任一代——也都屬於動態的「分形圖案/分形事件」。
了解了宇宙萬物的演化模式,接下來我們不妨來進一步思考一下,我們的這個宇宙是否也是誕生於「分形圖案/分形事件」呢?
研究者曾對人的大腦結構與宇宙星繫結構進行對比,發現兩者有著驚人的相似度。又對植物細胞不斷進行微觀探尋,最終發現與宇宙空間結構極為吻合。科學家用電腦模擬宇宙星系不斷縮小圖,最後發現,凝聚縮小的宇宙空間,與植物細胞並無二致。
這不正印證了宇宙是根據「分形幾何原理」設計出來的嗎?
如果我們的宇宙從一開始就是誕生於動態的「分形圖案/分形事件」,那麼,也就說明我們的宇宙只是更大宇宙中的一個小分支,同時也印證了量子力學理論里提出的「平行宇宙」之說——既然我們的宇宙只是「分形圖案/分形事件」的一部分,那麼必然還存在著無數的其它類似結構的宇宙。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對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長龍」原創,轉載標明出處,謝謝!
TAG:水木長龍探索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