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生於矽谷,榮於好萊塢
有時,選擇就是比勤奮重要。
文 / 華商韜略 葉姝顯
單槍逆襲了好萊塢的數學老師哈斯廷斯認為,公司賬上的現金越多,說明創新動力越不足。
【十年計劃】
那個創始人曾表示「不急於在中國市場進行擴張」的美國流媒體巨頭Netflix,似乎並沒有真正放慢進軍中國的腳步。
早在2016年初,作為Netflix創始人,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就在一次電話會議上說:「我們有一個非常長期的願景,進入中國市場可能需要歷經多年的談判。」
為此,他還制定了個十年計劃。
聰明的他發現,獨資進入中國需要辦理一系列牌照,故決定先在中國找一位合作夥伴。
很快,在2017年,Netflix選中了愛奇藝。合作協議中,約定雙方將在劇集、動漫、紀錄片、真人秀等領域進行授權。
Netflix的原創內容《黑鏡》第4季和《怪奇物語》第2季都在愛奇藝收購的首批片單中;同時,Netflix也買下了愛奇藝出品的《河神》和《無證之罪》等劇版權。
不久,哈斯廷斯又強調:在中國的合作夥伴不會僅限於愛奇藝。
隨後,除了愛奇藝出品的劇集外,《後來的我們》《流浪地球》《白夜追兇》等在中國大熱的片子,也都在哈斯廷斯「買買買」的策略下被Netflix收入麾下。
今年5月5日,又傳出Netflix要對中國故事「下手」的消息。
據中國日報網報道,英國作家保羅·法蘭奇的小說《午夜北平:民國奇案1937》將被Netflix翻拍成電視劇,其中,警察署長韓世清一角由姜文飾演。
這位英國作家還透露,為演好這個角色,姜文目前每天會花3個小時苦練英語。
這則消息理解起來,頗像是矽谷公司Netflix對中國市場的「曲線」進軍。比起已有的版權合作,Netflix明顯想要更核心的東西,即:直接與中國內地電影人合作、聯合打造原創內容。
畢竟內容,是哈斯廷斯最不吝砸錢的。
如果說與愛奇藝的版權合作是Netflix中國戰略中用於試水的第一槍,那麼姜文主演的這部新劇,或許就是它在更深層次的中國本土化內容合作中的第一大步。
【對蘋果說不】
哈斯廷斯已掌舵Netflix22年。他出生於波士頓中產階級家庭,從小接受精英教育。大學畢業後接受海軍陸戰隊的訓練,後轉入美國和平護衛隊,還在非洲當過兩年志願數學教師。最終他在矽谷開始創業。
眼下,比起對於中國人的和善,他對同胞庫克可不太客氣。
今年3月,蘋果公司憑藉全球13億台活躍的IOS設備宣布入局內容領域,不但請來了Netflix的「反對者」斯皮爾伯格導演站台,還表示Apple TV 將投入10億美金製作原創節目。
華爾街馬上看好Apple TV 。有投行公開稱,蘋果的流媒體將是Netflix的「毒藥」。
Netflix股價應聲下跌。
4月,Netflix反擊,公開宣布,因「技術限制」,原創內容不會進駐蘋果視頻服務。
這也意味著,Netflix以後可以規避蘋果設備15%—30%的抽成。
不光是蘋果,Netflix的對手還有很多。
目前,除了宿敵亞馬遜虎視眈眈,迪士尼、環球等傳統電影公司也宣布進軍流媒體,而矽谷鄰居Facebook和沃爾瑪,也都來勢洶洶。
流媒體亂戰在即,有人問哈斯廷斯:Netflix如何生存下去?
他回答:集中精力做好內容,保持專註。
內容築起的護城河,是Netflix敢於向蘋果說不的底氣。
《毒梟》《傑西卡·瓊斯》《女子監獄》《王冠》《黑鏡》等,都是Netflix近年來出品的經典劇集。在2018年艾美獎中,Netflix甚至以112項提名,結束了HBO獨佔了18年之久的霸主地位。
Netflix還在全球擴張自己的版圖,憑藉「Netflix出品,必屬精品」的口碑,在巴西、德國、印度、韓國等20多個國家製作本土化影視項目。
所以,中國也一定不會是Netflix願意繞過的超級大市場。
頂級原創內容,讓Netflix在2018年佔據了全球網路流量的近20%,成為全球下行流量中的最大貢獻者。
除了稱霸電視劇市場,它還在傳統電影業的頂級爭奪中,撕開了奔向奧斯卡的通途。
今年2月,Netflix以流媒體的身份,意外憑藉15項提名領跑奧斯卡,差點成為史上第一家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流媒體巨頭,徹底嚇壞了一眾傳統電影業大亨。
就在今年奧斯卡宣布提名後一天,Netflix還完成了另一項足以載入史冊的勝利——
這家一直被電影界邊緣化的科技公司,被美國電影協會MPAA宣布成為新成員,成為歷史上首個加入MPAA的非電影公司,與傳統老牌電影公司迪士尼、索尼影業、派拉蒙、環球影業和華納兄弟平起平坐,躋身「新六大」。
這距離Netflix以1527億美元市值超越「六大」中的老大哥迪士尼、成為美國媒體新霸主,也不過大半年時間。
局外人入局,還能登堂入室。全球電影業的未來走向成了謎。
估計連哈斯廷斯自己也不會想到,自己當初這家小小的DVD租賃公司,能用短短22年時間就改寫了全球影視業的歷史。
對內容的專註,就是他撬動巨石的支點。
【用技術決定內容】
有時,選擇就是比勤奮重要。哈斯廷斯的成功,就得益於他率領Netflix的驚險兩躍。
第一躍是踏准了時代鼓點,從DVD租賃商城轉型為線上流媒體平台。
早在2001年,也就是Netflix憑藉傳統DVD業務成功上市的前一年,哈斯廷斯就決定投入100萬美元研究流媒體技術。
當時大多數人都不看好流媒體這一新事物,有記者甚至公開諷刺,哈斯廷斯「看起來像是在支持一匹已經要輸了的馬」。
但已逐步一統美國租碟市場的哈斯廷斯,早早看到了傳統DVD行業的大敗局,他預測:2013年DVD業務會達到極點,然後下滑。
不久,他又追投4000萬用於流媒體相關測試。
2007年,Netflix的流媒體上線。然而,這並沒有給Netflix帶來收益,反而讓哈斯廷斯迎來職業生涯中的「至暗時刻」——
因為新增流媒體服務,為了平衡支出,Netflix不得不把原來每月9.99美元的訂閱費上漲為15.98美元。
當月,Netflix流失80萬訂閱用戶,華爾街股價暴跌80%。媒體上充斥著《Netflix一年之內破產》《Netflix如何毀掉他自己》等文章。哈斯廷斯也被《福布斯雜誌》評為當年最差CEO。
最終,哈斯廷斯不得不出來向用戶公開道歉,但他認準了流媒體這條路。他很清楚:DVD是過去,流媒體是未來。
著力打造流媒體平台後,Netflix的商業模式一度為「燒錢買版權提流量」。但幾年下來,高價版權費讓它幾乎破產。
憑藉技術可以創建平台,但平台極易被複制,更有價值的是內容。哈斯廷斯意識到:要想不被別人擒住七寸、走得更遠,只有自己做出原創王牌內容。
這就是Netflix的第二次戰略性飛躍。
然而,如何打造爆款內容?沒人相信矽谷程序員哈斯廷斯能夠做好內容。
但哈斯廷斯深知——
核心在客戶,關鍵在技術。
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是,2007年,哈斯廷斯曾向全球公開了Netflix網站推薦引擎的智能演算法,並表示:誰能把「用戶喜好推薦」做得更好,就支付給誰100萬美元。最後,他真金白銀獎勵出了這100萬美元,因為他發現,有個人的演算法確實比網站原有的好10%。
哈斯廷斯對技術的重視可見一斑。
同時,Netflix也根據大數據,精確推演出了一套核心演算法。「核心演算法」只算兩件事:一,如何改善客戶體驗;二,客戶對什麼內容感興趣。
關於第一件事,Netflix首次讓劇迷能夠痛快「刷劇」。它打破每周播一集的傳統,一次性把最新劇集全放出來。
對於第二件事,Netflix建立了用戶偏好資料庫,分析用戶觀看體驗和模式,可以詳細到用戶在哪裡按下了暫停鍵、哪一段被重複觀看。
就是通過大數據,哈斯廷斯得出重合度很高的三個關鍵詞:凱文·史派西、大衛·芬奇和某出老版英劇。這三個關鍵詞加上1億美元製作費,造就了2013年世界級爆款美劇《紙牌屋》。該劇奠定了Netflix在電視劇市場的江湖地位。當年,Netflix全球付費訂閱用戶凈增約1100萬。
依靠技術更好地了解客戶體驗,進而支撐內容原創,再圍繞這一路徑不斷強化核心競爭力,從美國走到全世界。哈斯廷斯的Netflix帝國緩緩升起。
目前,Netflix的「客戶喜好推薦」系統演算法團隊多達300人,部門預算1.5億美元,在美國家庭流媒體市場中的滲透率高達74%,全球付費會員已接近1.5億,超過第二名亞馬遜和第三名Hulu的總和。
【殺出圍剿】
坐穩電視劇市場後,成功推出過短電影或長劇集的Netflix,不可避免地動了傳統電影巨頭和院線的蛋糕。而一些老派電影人也因為對傳統觀影文化的堅守而公開反對Netflix,堅持「電影就應該在電影院體驗」。
各方矛盾逐漸升級,從戛納到好萊塢,傳統陣營開始全力「圍剿Netflix」。
戛納電影節不但直接讓Netflix在2017年空手而歸,還在2018年特地針對它頒布了一條新規:參賽電影不能只在流媒體上播放過,還必須在法國院線公映過。
好萊塢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也曾在2018年表示,Netflix出品的影片更應該去參選電視劇艾美獎,而非奧斯卡電影獎。拍攝過《盜夢空間》《敦刻爾克》的導演諾蘭還放言:不會接受Netflix的合作邀請。
哈斯廷斯很早就料到了這種局面。他反擊的方式是:拿下奧斯卡,並從2014年開始早早布局。
「沖奧」之路必然不會順利。
2014—2016年,哈斯廷斯在奧斯卡上毫無斬獲。倒是競爭對手、另一家流媒體巨頭亞馬遜在2017年獲得了最佳外語片獎,並創造了流媒體拿下奧斯卡大獎的新歷史。
哈斯廷斯沒有放棄。他注意到,好萊塢大製片廠為了追求利潤,不屑於投資超級英雄之外的項目,這使中等成本電影市場被壓縮。可縱觀奧斯卡歷史,奪冠項目恰多出於此。
他決定遊說各大製片廠,買下後者看不上的中等成本項目。
哈斯廷斯風風火火買來一堆項目,立項、建組、開拍。可沒想又功虧一簣。
從《科洛弗悖論》到《光靈》,這些花大價錢買來的項目上映後,雖有各路明星助陣,但大多反響平平。哈斯廷斯也一度被諷為「好萊塢六大廠接盤俠」。
此路不通,怎麼破局?
與當年一樣,還得靠自己。
於是,哈斯廷斯組建了自己的電影原創部門。
負責過《諜影重重》的前環球影業副主席史杜博、開發過《美女與野獸》《花木蘭》的原迪士尼執行副總裁那加達,都在2017—2018年間被他重金聘請到Netflix。
隨後,人們又從哈斯廷斯的簽約名單中,看到了他對奧斯卡志在必得的雄心:馬丁·斯科塞斯、史蒂文·索德伯格、梅麗爾·斯特里普……
為了吸引這些導演和演員,哈斯廷斯對他們承諾:只管給錢,不干涉創作。
像不像如今的阿里影業?
無數次試錯後,哈斯廷斯終於等來阿方索·卡隆的《羅馬》。今年3月,該片一舉摘得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三項大獎,突圍好萊塢成功。
【內容為王學不來?】
如今小金人在手,哈斯廷斯通過互聯網對影視工業進行的顛覆和改變,才剛剛開始。
但在中國,流媒體市場與美國還是有著極大的不同。
每次Netflix在中國有大動作,媒體都會盤點一輪「誰最有可能成為中國的Netflix」「BAT與Netflix的不同之處」……可這麼些年來,Netflix,模仿者多,超越者無。
國內流媒體公司即使認同也很難完全學到的,是Netflix的商業邏輯——
公司主營業務只有流媒體一種,公司里唯一的KPI就是用戶數。由大數據倒推內容、再以無上限投入打造優質原創內容,進而繼續獲取大量用戶,賺取會費。
其中核心之一,就是肯為內容燒錢。
2018年,Netflix在內容創作上一共砸了120億美元,遠超所有對手。在2019年初的財報電話會議上,Netflix還繼續表示,他們的燒錢行為將在2019年達到巔峰。
這一點,BAT應該頗為認同。比如百度控股的愛奇藝,2018年內容成本達211億元人民幣,雖遠不如Netflix,但已較前一年增幅76%。
除了數字,另一個差距在於,Netflix大部分是獨立製作或者合制的原創項目,而愛奇藝目前只有30%為原創。
第二個學不來的痛點是,為了保證客戶的最佳觀看效果,哈斯廷斯一直堅持Netflix不設廣告、只收年費。
僅憑會員收入盈利這一點,國內暫時難以實現。因為我國視頻網站原創內容還遠沒有達到大範圍「留客」的水準。
然而,這些年雖然用戶在漲、收入在漲、股價在漲,但無上限的內容投入,也讓Netflix自身一直不怎麼賺錢,現金流為負。
樂觀的哈斯廷斯卻認為這沒關係:公司賬上的現金越多,說明創新動力越不足。
對於內容,Netflix有個理念:若想打造一個偉大的電影公司,就必須與偉大的電影人合作。
於是,這次講中國故事,他們選擇了姜文。
也正是一次又一次正確的選擇,定義了Netflix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參考資料:
《簡單到讓對手震驚,進取到讓自己毛骨悚然》李善友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2.4億車主、萬億級的大市場,將迎來第一個行業巨頭?
※非茶非咖啡,星巴克要和奶茶店搶生意了!消費者卻只想買杯子
TAG:華商韜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