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20萬「撿漏」文物,專家估價8.8億元,後無償上交國家
都說「亂世黃金盛世古董」,其實,在我國亂世古董也非常的值錢。清末民國時期,社會非常的動蕩,然而這一時期,中國有一種文物的價格非常的昂貴,那便是字畫。早在清朝時期,清宮就收藏了無數的文物,尤其是歷史上名人的字畫。然而當時的清宮文物並非是「國有」,而是「愛新覺羅」家族的。然而,朝代在變更,故宮中的文物也成為了中華民族共有的文物。但是在朝代變更中,故宮原收藏的很大一部分珍貴字畫流失,包括這稀世珍寶《平復帖》。
準確來說,《平復帖》不是在清末朝代變更時流失的,也不是溥儀出宮是帶走的。而是光緒年間為恭親王奕?的孫溥偉、溥儒賣掉後流入民間的。這裡不得不提一提《平復帖》,這是是晉代文學家、書法家陸機創作的草隸書法作品;字帖上共九行、八十四字,是陸機寫給一個身體多病的友人的一個信札,因其中有「恐難平復」字樣而得名。歷代以來,這幅珍貴的書法文物被各界人士所收藏,直到清末民國時期溥儒為籌集親喪費用,而將這一幅珍貴的書法文物賣出去。至於最終購買得此畫之人,便是著名收藏家、民國四公子之一的「張伯駒」。
眾所周知,張伯駒是民國時期一富豪,最大的愛好便是「收藏」。至於張伯駒到底是怎麼與這被譽為「天下第一祖帖」《平復帖》結緣的呢?1936年,四川發生了大饑荒,當時全國舉行了不少大型的賑災活動,而湖北舉行的是「賑災書畫展」。恰好當時張伯駒也在湖北,一向對字畫有著濃厚興趣的大收藏家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在這一次書畫展上,張伯駒便對這《平復帖》日思夜想。最後聽說溥儒要將此書法文物賣了,張伯駒立即通過自己的關係網,與溥儒取得聯繫,最終花了20萬大洋將其買下。這20萬元在當時看來無疑是天價,但在今天看來卻像是「文物撿漏」。
為何這麼說呢?要知道,張伯駒不僅是一收藏家,還是一愛國人士。在建國後,張伯駒在民間發現了不少的珍貴文物,每看到一件都會將其買下贈給博物館,或者通知故宮將其買下。他還將自己曾經收藏的字畫統統捐給自己的工作單位,也是這些字畫文物本來收藏的地方——故宮。1956年,張伯駒夫婦決定將自己最心愛的《平復帖》無償捐給國家,最終被收藏於故宮。
幾十年以來,《平復帖》在故宮都被當成國寶級文物。儘管故宮沒有公開說這就是「鎮院之寶」,但國家已經將其列為「鎮國之寶」。因為在2012年,國家在選舉「九大鎮國之寶」時,故宮收藏的這幅《平復帖》被選為古書法的鎮國之寶。人人都知道這是國寶級文物後,便對文物的價值很感興趣,當然了,民間說的這價值就是文物的市場價值,而非文物的藝術價值以及歷史價值。
其實,還真有專家對《平復帖》進行估價。湖北衛視《大揭秘》曾揭露,在2012年民間以及部分專家對文物進行了估價,最終估價為8.8億元。真可謂一字千金,這84字的文物,如果說按照單字價值來說的話,一個字就價值千萬以上。當然了,這只是估價而已,國家以及故宮是絕對不會拍賣文物的,更加不會讓文物遭受到任何的破壞,畢竟這是文化的傳承者。
※我國發現遠古「金字塔」,出土神秘頭顱後,考古家:女蝸補天遺址
※盜墓者夜襲「九層妖塔」,盜掘文物賣1.8億元,一夜暴富後被抓
TAG:文物學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