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釋迦牟尼佛為何出家修道?原來是「四門出遊」所致

釋迦牟尼佛為何出家修道?原來是「四門出遊」所致

釋迦牟尼佛不是神,不是上帝,而是歷史上的一個真實人物。在兩千多年前的今天,他誕生於皇宮,貴為太子,將來準備接替父王的位置來統領整個國家。如此尊貴的身份,為何想到的是出家修道呢?這其中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相傳,釋迦牟尼佛從小就異常聰明,文韜武略,樣樣精通,同時,他天生就具備一顆悲天憫人的情懷,即使是看見了泥土中的蟲子被鳥雀捕食,他也於心不忍,產生無限的同情,而導致他毅然出家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四門出遊」,我們一起來看看。

釋迦牟尼佛長大之後,得到父王的批准,可以在大臣們的陪同下,去城外的四周村落考察瀏覽。這也就是「四門出遊」的實踐。當他從王城的東門出來時,看見了步履蹣跚的老者,他發現他們年老體弱,行動非常不便,有的甚至駝著背,彎腰90度十分艱難的行走,其痛苦可想而知,釋迦牟尼佛產生同情之心,並想到,每一個人都會慢慢的變老,到老的時候竟然如此痛苦,實在是可憐啊。

當他從南門出來時,遇到了得了重病,在一旁奄奄一息的人,他們的樣子十分痛苦,看來早已被病魔折磨得生不如死了。釋迦牟尼佛由此感嘆,每個人都可能會生病,病痛帶給人的痛苦是十分巨大的,不僅是病人自己要承受身體和心理上的折磨,連他的家人也是身心摧殘,有可能一生的辛苦勞作所換來的財富,生一場大病就花得精光,甚至還負債纍纍,接下來又要承受貧窮潦倒之苦,實在是苦不堪言啊。

當釋迦牟尼佛從西門出來時,看見了身體僵硬,面目全非的死人。他更加感嘆萬千,每個人最終的結果都是死亡,無論貧富,無論貴賤,都逃脫不了這個共同的命運,而且人生是無常的,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亡,或者是老死,或者是病死,或者是意外死等等,擁有著無限的可能,那麼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人又該如何正確的面對生死呢?釋迦牟尼佛陷入了沉思。

當釋迦牟尼佛從北門走出來時,他見到了身披袈裟,修行悟道的僧人,因為當時正流行於出家修行,悟道解脫,又或許是受這個「風氣」的影響,再加上自己的所見所聞,不由得深深的感嘆,這更加強了他出家修道,以求解脫生死,救渡眾生的念頭。

據史料記載,釋迦牟尼佛於夜間偷偷離開了王宮,踏上了出家求道之路。終於經過多方拜師,修行有了些許成就,但是仍然不能得到究竟的解脫,直到他來到山中修苦行6年,最終在菩提樹下靜坐七天七夜,終於明心見性,得道開悟,究竟成佛。在後來的49年之中,他不辭勞苦,辛勤講法,救渡了無數眾生脫離苦海,創立了偉大的佛教。

更多佛學、國學及傳統文化知識,請關注「無為之善」,一起學習成長,歡迎評論交流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為之善 的精彩文章:

深入佛經里去研究,就可以修行開悟嗎?
佛陀教我們對治煩惱的「五大方法」,很管用!

TAG:無為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