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與朋友在花下飲酒吹簫,這首詩不僅意境很美,而且妙趣橫生
蘇軾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他才華橫溢,卻仕途坎坷;屢次遭貶,依然豁達開朗。他在黃州開墾荒地,自食其力;在海南入鄉隨俗,還積極地致力於發展當地的教育。蘇軾因為王安石而走向人生低谷,最後卻與他成為至交好友。蘇軾不僅具有人文精神,還極富生活情趣。下面這首詩描寫蘇軾與朋友在花下飲酒吹簫,不僅意境很美,而且妙趣橫生。
月夜與客飲酒杏花下
宋代:蘇軾
杏花飛簾散余春,明月入戶尋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間置酒清香發,爭挽長條落香雪。
山城薄酒不堪飲,勸君且吸杯中月。
洞簫聲斷月明中,惟憂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風惡,但見綠葉棲殘紅。
元豐二年三月,蘇軾在徐州任知州,他的弟子、同時也是蘇轍的女婿王子立也住在徐州的官舍,與他住在一起的還有王子立的弟弟王子敏,兩人多才多藝,不僅擅長詩詞,還會吹簫。蘇軾閑暇時便與他們一起外出遊玩,喝酒吟詩,心情高漲。
後來蘇軾從徐州又到湖州,之後再次返回京城,卻不料遭到不測之禍,被貶黃州團練副使,此時的蘇軾心灰意冷,極度鬱悶。等到他心情稍微好轉,便想起當年在徐州的一次聚會,當時二王方年少,吹洞簫,飲酒杏花下。可是彷彿轉眼間,王子立已經離開人世,蘇軾感慨不已,創作了這首詩,回憶他們曾經一起的快樂時光。
這首詩每四句一轉韻,描寫了月夜、杏花,也記錄了他們飲酒賦詩、吹簫歡樂的場面,意境眾多、畫面優美,不僅情景交融,而且錯落有致。前兩句「杏花飛簾散余春,明月入戶尋幽人」,開門見山,托出花與月。「杏花飛簾、明月入戶」,多麼美好的夜景,雖然花落春歸,但環境清幽、月色柔和,詩人邀月對飲、樂在其中。
蘇軾心情舒暢,踱步月光花影之中,靜靜地欣賞這空明涵漾、似水涵蘋的朦朧月色。「步月踏花影」,展現出月影婆娑;「流水涵青苹」,刻畫了月光如流水一般清澈。寧靜的月亮在詩人的筆端早已變得靈動,也似乎非常懂得與人互動。詩人徜徉在花海和月下,月亮也緊跟其後、不舍不棄,形影不離、朦朧飄渺,令詩人感到明月就是他最貼心的朋友。
中間四句描寫花和酒,美酒置於花間,酒香更顯濃郁。詩人聞著花香,趁著酒興,觀賞月下美景,賞花興緻也更加高漲。花與酒互相映襯,詩人此時不僅興緻勃勃,還詼諧風趣地說,「山城薄酒不堪飲,勸君且吸杯中月」,表明詩人對明月之憐愛,遠遠超出了對醇酒之喜好。可見蘇軾的名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也是通過平時的積累才逐漸地有了靈感。
最後四句情緒漸轉低沉,隨著時間的推移,月光流轉、簫聲漸息,杯盤狼藉、詩人壓抑。蘇軾雖然是自己申請來到徐州,其實也是被人排擠,不得已離開朝廷。「明朝卷地春風惡,但見綠葉棲殘紅」,明朝可惡的春風卷地颳起,就只見綠葉叢中棲息著的點點殘紅。這兩句寓意深遠,詩人展開想像,寄寓了對人生和命運的感慨。
這首詩聲調流美,情景交融,詩人筆觸靈動,展現了一幅明媚之月皎潔、幽居之人凄清的圖畫。詩人先物我相忘,然後又借花的凋零描寫惜春之情,並寄託身世之感,同時不斷變換筆墨,妙趣橫生。人生如逆旅,年輕時跌跌撞撞地摸索前行,等到成熟懂事時卻已不再年輕。詩人在人生路上有過迷茫,但總能在峰迴路轉處,感受到最美的風景。
※詩人曾是唐玄宗的愛妃,失寵後寫了一首詩,最後7個字讓人淚奔
※詩人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這首詩從小處著眼,卻詩味很濃
TAG:雲水心語 |